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人寄予厚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IT信息技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技术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前景、社会的生产样貌、人民的生活福祉。加大对IT青年的成长教育和成才培养,重要性不言而喻。立足于南航服务IT青年成长成才的现状,本文以南航当前的IT行业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考察、座谈研讨等方式,描绘当下南航IT青年发展现状,致力于探索适应当前和今后服务南航IT青年成长成才的策略。
关键词:IT;青年;成长;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1.043
0 引言
IT信息技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说道:“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承载着信息技术发展前景的IT青年,其成长成才的环境、方式、效果,对行业乃至国家的科技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1 IT青年成长成才的现状
IT青年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产生并稳定发展的青年群体,有着与其他青年群体共性的特征,同时由于其所在行业的高科技的性质以及网络环境这一属性,又具备较为突出的特征。
1.1 作为IT从业人员的绝对主体 在研发创新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南航的IT部门的青年员工占总人数的75.%(数据截至2019年10月),在专门研究计算机算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技术密集型的研发部门,青年占比约为92%。青年身体素质好、精力旺盛,是信息系统建设的主力军。在业务骨干中,40岁以下青年所占比例约为 53.36%,程序编码、项目开发等专业岗位的员工几乎全都是青年员工。近年来,在南航信息化发展中有突出创新贡献、获得奖项的开发研究人员中,绝大多数为40岁以下青年。
1.2 追求进步、渴望成功的职业态度
IT业青年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总和为87.15%,充分体现出IT行业智力高度密集、高学历集中的特质。这个群体呈现着一种争着做、赶着跑、拼着干的状态。他们渴望夯实业务技能,培训深造。当前,IT青年的学习方式包括在职读研、参加公司业务培训、参加相关课程或自学等。
IT信息化的发展竞争激烈、变化极快,IT青年普遍信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信条。在访谈中,过半的IT青年都表示要“靠自己的努力”,坚持深度学习,不断自我突破;当遇到好的工作机会,他们“要以自己的实力参与竞争、把机会抓在手里”……
1.3 热爱与压力并存的职业现状
行业的特点、要求,造就了IT青年适应能力强、学习速度快、心理素质好等特点。他们对IT发展的前景表示乐观。“人工智能在当前以及未来将会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几乎所有IT青年都表示内心有强烈的危机感,一是源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二是源于较大的工作强度;三是源于工作之外家庭、生活等压力。
高投入直接导致对于高回报的高期待。“IT行业比其他行业具有更为明显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IT青年对收入的高期望会影响职业、岗位选择的倾向性以及工作稳定度。当被问及“影响工作的最重要的因素”时,48.73%选择了“薪水与待遇”,44.27%选择了“职务晋升和个人成长平台”。
1.4 大数据时代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南航的IT青年的成长成才面临着极大的时代需要和发展前景。
建设网络强国和信息化事业,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强调:“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已然上升到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的高度。”
同时,推进智能化发展,是南航战略框架落地的重要一步。目前,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思路已然渗透在南航日常生产、运行中的方方面面,运行、服务、管理等领域的信息化需求与日俱增。
2 当前服务南航IT青年成长成才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南航IT青年成长成才现状
目前,南航在培养IT青年成长成才方面的主要抓手为在青年员工入职三年时期内将其纳入“青年员工三年培养计划”。入职三年后,培养的方式转变为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接受培训、夯实技能、提升自我。多部门协同,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年员工培养。
为工作3年内的30岁以下新入职青年员工配备管理导师和专业导师,专业导师主抓专业能力与工作作风,明确专业培养的方向和标准,重点提高新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关注思想动态;管理导师定期与新员工沟通,侧重新员工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重点提高新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管理和沟通能力的提升、职业发展的修正。同时,组建辅导员团队,协助开展工作,为导师反映情况、提供建议和支持。
2.2 目前南航IT青年成长现状调研
第一,培养方式深入人心,具体落实过程中问题较多。大部分青年员工都清晰地了解培养方案,2016年入职的小李说:“专业导师具体安排学习和工作任务。入职约三个月后,我开始自主工作。”然而,出于某些客观原因,部分青年员工只和某一位导师有短暂的交流经历。
第二,导师在IT青年踏入职场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因人而异。大部分青年员工收获到三个方面的帮助:一是收获专业的知识、经验分享和指导;二是得到指引,快速找到状态、融入环境;三是得到关怀、调整心态。同时,有些导师性格内向或工作量非常饱和,所发挥的作用因人而异。 第三,在多维度满足青年员工成长的需求方面,还有空间。服务IT青年成长成才的工作只停留在精进技能、熟悉环境、保障生活等方面远远不够。IT青年的需求还有很多,包括在不同岗位上锻炼、了解更多业务知识、接受系统而丰富的培训等。
2.3 IT青年成长成才现状的启示
第一,反馈渠道缺失,工作难以反馈。由于导师工作调动等原因,导致青年员工无法真正参与到“青年员工三年培养计划”,青年员工的需求无处反馈,只有独自消化内心的迷茫和焦虑。
第二,导师能力不一,难以实现效果。一名优秀的导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日常的工作和相处中教学相长。
第三,考核方式不够全面,考核效果片面。目前的培养考核主要是针对新员工的,但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影响因素也在于“老師”的培养和帮助。
第四,青年干部的储备、培养工作缺乏规划,不利于长效开展。培养工作缺乏对长期规划和顶层设计。培养缺乏提前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储备优秀的复合型青年管理人才库的有效措施,为专业技术扎实、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行端正、有能力有意愿向管理型人才转型发展的优秀IT青年提供系统、全面地提升个人管理、沟通协调能力的机制,帮助他们实现更优的职业发展。
3 探讨服务南航IT青年成长成才的更优策略
3.1 加强思想理论学习,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首先要不断加强对科学理论的学习,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充分掌握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对我国的国史、国情、党史、党情有全面的认识,为理想信念的逐步形成奠定基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头脑,引导青年明确历史使命,练就实现中国梦的过硬本领。
3.2 重视培养制度规划,加强对关键岗位人才的培养
在培养专业素养高、全面能力强的IT青年人才之前,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人才结构体系,高度重视、加强对关键岗位人才的培养。架构师、产品经理等关键岗位对于系统建设至关重要,建议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在不同岗位锻炼、派入业务部门工作、专项培训等方式,有意识地储备和培养人才,积蓄发展后劲。同时立足发展全局,对不同的岗位开展有针对性的成长培训。
3.3 形成保障机制,优化培养模式
一是优化反馈渠道,组织青年员工与部门管理人员、培养负责人的座谈交流及时发现和提出问题;二是建设导师队伍,培训内容除了技术知识教学外,还包括团队建设、传授技巧、教育心理学等内容,帮助技术人员完成向教育、管理人员的转变;三是开展双向考核,一方面导师考核青年员工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青年员工评价导师的培养工作是否称职到位,实现全面、客观的考核效果;四是丰富实践形式,首先在不同的系统、岗位开展轮岗,找准定位;其次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实习,从技术开发到项目管理等岗位开展实践,之后在不同的业务部门深度调研;五是形成长效机制,根据工作整体规划明确IT发展所需的人才结构,建立能力素质模型,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3.4 加强青年员工培训,完善基于岗位的IT人员培训体系
多角度完善培训,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完善基于岗位的培训体系。第一,根据培养需要,建立能力素质模型,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第二,立足整体,全方面塑造并不断夯实青年员工的职业认知。首先延伸培训的深度,选取成系统的培训课程,让员工在合理的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增长能力;其次拓宽培训的广度,扩展选课的领域,适量增加员工感兴趣的培训项目,如职业规划类、心理类、社交类等培训科目。
3.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阳光向上的IT文化氛围
丰富形式,加强青年对公司精神的认同度,引导树立阳光心态、将个人的发展与公司的前景融合。为青年员工打造阳光生活,通过工会为青年员工打造参与各种文体活动的平台,鼓励他们磨炼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通过EAP、专业的心理辅导等课程,助青年员工建设阳光心理,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定期开展座谈会,为青年员工解决困难,帮助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3.6 加强优秀青年干部管理工作的规划性,储备青年管理人才库
进一步加快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持续选拔推荐优秀人员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班,持续做好专业类人才队伍盘点、建立人才库,常态化扎实推进职位评聘工作,持续加强对优秀专业类人员的培养使用,重点强化管理培训,持续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方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年参与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3]青方俊,肖峰.年与科技的亲和性:两种向度的思考[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02).
[4]邢建辉.第六代青年对当代中国的历史性贡献[J].中国青年研究,2015,(01).
[5]肖峰.技术哲学视野中的青年及其认知特征[J].中国青年研究,2013,(09).
[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关键词:IT;青年;成长;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1.043
0 引言
IT信息技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说道:“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承载着信息技术发展前景的IT青年,其成长成才的环境、方式、效果,对行业乃至国家的科技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1 IT青年成长成才的现状
IT青年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产生并稳定发展的青年群体,有着与其他青年群体共性的特征,同时由于其所在行业的高科技的性质以及网络环境这一属性,又具备较为突出的特征。
1.1 作为IT从业人员的绝对主体 在研发创新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南航的IT部门的青年员工占总人数的75.%(数据截至2019年10月),在专门研究计算机算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技术密集型的研发部门,青年占比约为92%。青年身体素质好、精力旺盛,是信息系统建设的主力军。在业务骨干中,40岁以下青年所占比例约为 53.36%,程序编码、项目开发等专业岗位的员工几乎全都是青年员工。近年来,在南航信息化发展中有突出创新贡献、获得奖项的开发研究人员中,绝大多数为40岁以下青年。
1.2 追求进步、渴望成功的职业态度
IT业青年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总和为87.15%,充分体现出IT行业智力高度密集、高学历集中的特质。这个群体呈现着一种争着做、赶着跑、拼着干的状态。他们渴望夯实业务技能,培训深造。当前,IT青年的学习方式包括在职读研、参加公司业务培训、参加相关课程或自学等。
IT信息化的发展竞争激烈、变化极快,IT青年普遍信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信条。在访谈中,过半的IT青年都表示要“靠自己的努力”,坚持深度学习,不断自我突破;当遇到好的工作机会,他们“要以自己的实力参与竞争、把机会抓在手里”……
1.3 热爱与压力并存的职业现状
行业的特点、要求,造就了IT青年适应能力强、学习速度快、心理素质好等特点。他们对IT发展的前景表示乐观。“人工智能在当前以及未来将会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几乎所有IT青年都表示内心有强烈的危机感,一是源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二是源于较大的工作强度;三是源于工作之外家庭、生活等压力。
高投入直接导致对于高回报的高期待。“IT行业比其他行业具有更为明显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IT青年对收入的高期望会影响职业、岗位选择的倾向性以及工作稳定度。当被问及“影响工作的最重要的因素”时,48.73%选择了“薪水与待遇”,44.27%选择了“职务晋升和个人成长平台”。
1.4 大数据时代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南航的IT青年的成长成才面临着极大的时代需要和发展前景。
建设网络强国和信息化事业,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强调:“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已然上升到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的高度。”
同时,推进智能化发展,是南航战略框架落地的重要一步。目前,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思路已然渗透在南航日常生产、运行中的方方面面,运行、服务、管理等领域的信息化需求与日俱增。
2 当前服务南航IT青年成长成才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南航IT青年成长成才现状
目前,南航在培养IT青年成长成才方面的主要抓手为在青年员工入职三年时期内将其纳入“青年员工三年培养计划”。入职三年后,培养的方式转变为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接受培训、夯实技能、提升自我。多部门协同,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年员工培养。
为工作3年内的30岁以下新入职青年员工配备管理导师和专业导师,专业导师主抓专业能力与工作作风,明确专业培养的方向和标准,重点提高新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关注思想动态;管理导师定期与新员工沟通,侧重新员工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重点提高新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管理和沟通能力的提升、职业发展的修正。同时,组建辅导员团队,协助开展工作,为导师反映情况、提供建议和支持。
2.2 目前南航IT青年成长现状调研
第一,培养方式深入人心,具体落实过程中问题较多。大部分青年员工都清晰地了解培养方案,2016年入职的小李说:“专业导师具体安排学习和工作任务。入职约三个月后,我开始自主工作。”然而,出于某些客观原因,部分青年员工只和某一位导师有短暂的交流经历。
第二,导师在IT青年踏入职场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因人而异。大部分青年员工收获到三个方面的帮助:一是收获专业的知识、经验分享和指导;二是得到指引,快速找到状态、融入环境;三是得到关怀、调整心态。同时,有些导师性格内向或工作量非常饱和,所发挥的作用因人而异。 第三,在多维度满足青年员工成长的需求方面,还有空间。服务IT青年成长成才的工作只停留在精进技能、熟悉环境、保障生活等方面远远不够。IT青年的需求还有很多,包括在不同岗位上锻炼、了解更多业务知识、接受系统而丰富的培训等。
2.3 IT青年成长成才现状的启示
第一,反馈渠道缺失,工作难以反馈。由于导师工作调动等原因,导致青年员工无法真正参与到“青年员工三年培养计划”,青年员工的需求无处反馈,只有独自消化内心的迷茫和焦虑。
第二,导师能力不一,难以实现效果。一名优秀的导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日常的工作和相处中教学相长。
第三,考核方式不够全面,考核效果片面。目前的培养考核主要是针对新员工的,但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影响因素也在于“老師”的培养和帮助。
第四,青年干部的储备、培养工作缺乏规划,不利于长效开展。培养工作缺乏对长期规划和顶层设计。培养缺乏提前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储备优秀的复合型青年管理人才库的有效措施,为专业技术扎实、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行端正、有能力有意愿向管理型人才转型发展的优秀IT青年提供系统、全面地提升个人管理、沟通协调能力的机制,帮助他们实现更优的职业发展。
3 探讨服务南航IT青年成长成才的更优策略
3.1 加强思想理论学习,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首先要不断加强对科学理论的学习,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充分掌握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对我国的国史、国情、党史、党情有全面的认识,为理想信念的逐步形成奠定基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头脑,引导青年明确历史使命,练就实现中国梦的过硬本领。
3.2 重视培养制度规划,加强对关键岗位人才的培养
在培养专业素养高、全面能力强的IT青年人才之前,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人才结构体系,高度重视、加强对关键岗位人才的培养。架构师、产品经理等关键岗位对于系统建设至关重要,建议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在不同岗位锻炼、派入业务部门工作、专项培训等方式,有意识地储备和培养人才,积蓄发展后劲。同时立足发展全局,对不同的岗位开展有针对性的成长培训。
3.3 形成保障机制,优化培养模式
一是优化反馈渠道,组织青年员工与部门管理人员、培养负责人的座谈交流及时发现和提出问题;二是建设导师队伍,培训内容除了技术知识教学外,还包括团队建设、传授技巧、教育心理学等内容,帮助技术人员完成向教育、管理人员的转变;三是开展双向考核,一方面导师考核青年员工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青年员工评价导师的培养工作是否称职到位,实现全面、客观的考核效果;四是丰富实践形式,首先在不同的系统、岗位开展轮岗,找准定位;其次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实习,从技术开发到项目管理等岗位开展实践,之后在不同的业务部门深度调研;五是形成长效机制,根据工作整体规划明确IT发展所需的人才结构,建立能力素质模型,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3.4 加强青年员工培训,完善基于岗位的IT人员培训体系
多角度完善培训,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完善基于岗位的培训体系。第一,根据培养需要,建立能力素质模型,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第二,立足整体,全方面塑造并不断夯实青年员工的职业认知。首先延伸培训的深度,选取成系统的培训课程,让员工在合理的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增长能力;其次拓宽培训的广度,扩展选课的领域,适量增加员工感兴趣的培训项目,如职业规划类、心理类、社交类等培训科目。
3.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阳光向上的IT文化氛围
丰富形式,加强青年对公司精神的认同度,引导树立阳光心态、将个人的发展与公司的前景融合。为青年员工打造阳光生活,通过工会为青年员工打造参与各种文体活动的平台,鼓励他们磨炼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通过EAP、专业的心理辅导等课程,助青年员工建设阳光心理,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定期开展座谈会,为青年员工解决困难,帮助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3.6 加强优秀青年干部管理工作的规划性,储备青年管理人才库
进一步加快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持续选拔推荐优秀人员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班,持续做好专业类人才队伍盘点、建立人才库,常态化扎实推进职位评聘工作,持续加强对优秀专业类人员的培养使用,重点强化管理培训,持续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方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年参与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3]青方俊,肖峰.年与科技的亲和性:两种向度的思考[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02).
[4]邢建辉.第六代青年对当代中国的历史性贡献[J].中国青年研究,2015,(01).
[5]肖峰.技术哲学视野中的青年及其认知特征[J].中国青年研究,2013,(09).
[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