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到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城市批判与范式转换——以新城市学派为例

来源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城市学派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城市批判相结合的研究,并致力于实现马克思城市解放这一中心议题。随着资本主义城市功能和主题转换,新城市学派批判范式开始由生产到日常生活的转变。其中,列菲伏尔由原来宏观上立足于经济基础、生产方式交互作用的资本主义生产运作机制基础之上的政治经济叙事批判,转向微观生活领域的日常生活批判;卡斯特从资本和阶级批判转向集体消费和网络社会批判;哈维从以资本积累为理论中轴的生产方式批判转向社区和城市权利批判。总体上,新城市学派城市批判呈现两大特点:一是理论远离宏大叙事,走向微观生活领域;二是
其他文献
近些年,在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推动下,商务英语专业获得快速的发展,逐渐被社会各界所熟知,对商务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对翻译工
虚静思想是《老子》中需要凝练的概念,它是《老子》思想中较有特色的内容。《老子》之道的本体状态、观物的态度和思维方式、统治术的指导思想,都与虚静思想直接相关。《老子
科技对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帮助,科学信息内容能否实现顺利传递,对于社会发展进步有着深远影响。如何使变译理论服务于科技英语翻译,是现阶段翻译人员应考虑的问题,诚然这亦是
商务翻译不仅涉及语言符号转换,而且传递着承载的文化信息。本文借鉴传播模式审视中泰语境下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因素,阐释了从众多传播模式中选取香农一韦弗模式的原因,将该
英语自主学习研究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堂派是一款高校的在线课堂管理平台,具备学生管理和作业批改等多项功能。
在人类历史上,学科先于大学而出现,随着大学的兴起而成为其主要支撑体系。早期欧洲大学的学科并未细化,现代学科划分始于19世纪德国洪堡大学,在20世纪的美国发扬光大,而中国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建设是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重要内容,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和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建设是教育生态环
“双一流”建设的启动让日趋边缘化的高校学术期刊人看到了走出困境重回学术传播中心的机遇,但要抓住这个机遇却非易事。“世界一流”的目标意味着“双一流”建设必须对标国
顾炎武一生于酒,经历了年轻时的好酒善饮、中年后的即兴畅饮和晚年时的非礼勿饮。《日知录·禁酒》之意并非提倡禁止酿酒、买卖酒和饮酒,顾炎武在其中所提“先礼后刑”的
地方族群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比于中华主体文化,其英语译介发展严重滞后,亟待得到更多关注。为进一步促进海内外文化互鉴,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本文以赣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