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估算的价值吗?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如何让学生理解体会估算的价值,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能力,如何正确评价估算的结果等系列问题的思考三个方面谈谈如何避免尴尬,真正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关键词:估算;思考;估算价值;能力培养;估算评价
  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认识估算的价值,并让学生充分体会理解估算价值,在教学中师生也要共同增强估算意识,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学习行为。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体会估算的价值,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能力和方法?带着以上问题,我对估算教学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 估算教学如何变“尴尬”为“快乐”?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以及灵活地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落实到教学中就是要重视估算教学。
  尽管在低段的教学中,估算出现了“尴尬”的境地,但是从课标的要求来看,作为重要目标提出,我们还是势在必行。我想首先从体会估算价值、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做起。通过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接触估算,走进估算,使学生体会估算不神秘、估算处处都在,真正懂得估算的价值。
  笔者曾经很幸运地听过吴正宪老师上过一堂有关于估算的课,在新课导入环节,吴老师通过多媒体创设了一个很贴近实际的生活化情境:
  视频中的妈妈在商场一共选了五个不同的商品,这五个商品的价格分别为69元、16元、48元、23元、31元。接着,吴老师再根据这个生活化小视频设置了几个小问题,并且让学生思考一下在下面哪种情况下,相对于精确计算,估算更有意义一些,问题如下:
  (1) 买了这五件商品之后,妈妈想着200块钱够不够用;
  (2) 售货员要将这几件商品的价格输到收款机当中;
  (3) 售货员告诉妈妈要付多少钱。
  吴老师在讲解这节课的时候,并没有直接问学生“妈妈买这些商品需要多少钱”,而是给学生出示了几个具体的题目,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精确计算,什么情况下需要估算,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清清楚楚感受到估算的作用以及意义。
  而后,吴老师用学生感兴趣的曹冲称象,通过称六次石头让学生估计大象的重量。在此老师给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表达了心中的想法,最精彩的是那群机灵的学生竟然给自己的估算方法命名为“大估”、“小估”、“中估”、“大小估”、“调凑估”、“四舍五入估”等等,吴老师欣然接受了,并把这些名称全都写在了黑板上。最后,通过两道练习题,让学生逐渐感受到并没有固定的估算方法,用什么方法来估算,要看实际情况。
  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当生活中一些可以估算的数学模型在学生大脑中生根发芽之后,也会对估算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到估算学习中,相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从小养成估算的好习惯。
  例:情境小故事:智慧老人带着淘气和笑笑为班里购买体育用品,商店柜台前标注着每套体育用品98元,智慧老人问淘气和笑笑:“我只带了400元,你们帮我算算,我这些钱可以买4套體育用品吗?”笑笑连忙掏出纸笔,对智慧老人说道:“我来帮您算。”一旁的淘气立马坚定地说道:“这些钱肯定购买4套体育用品。”智慧老人笑了笑问淘气:“你还没有动笔去算呢,怎么知道我这些钱就够了呢?”讲到这儿的时候,老师可以停顿一下,然后向全体学生提问:“同学们,小明说的是正确的吗?你们猜猜他是怎么想的?”学生们争先恐后举起手来回答:“淘气说得对,因为每套98元还不到100元,就当是100元,4套是400元,每套多算了,400元还够,所以淘气不用算就知道肯定够了。”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估算的优越性、实用性。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能力?我想,首先,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借助教材本身的素材做出相应的分析与判断。作为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要根据题目中已知条件的性质和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估算。
  三、 如何对估算结果进行有效评价?
  估算中,学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估算方法,就会有不同的估算结果。如何对估算结果进行有效评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摆脱传统的答案标准化和唯一论的思想,在估算的评价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变通应用“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是一种良好的估算方法,在估算的时候可以进行使用,但是要把握好恰当的时机,不能使用过早。数学老师在进行估算教学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让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运用生活经验,结合问题的需要,灵活使用估算方法,不一定要严格按照“四舍五入”方法进行估算。
  (二) 重视估算方法的评价和交流
  在估算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和对估算方法进行交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评价一个好方法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能够解决问题,是否符合估算的目的等。因此,对于不同的情境,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估算方式。有的时候在进行估算的时候需要将所有的数全部估小,有的时候在进行估算的时候需要将所有的数都估大,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估计的精确度。
  (三) 对估算的结果进行正确评价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听到老师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评价“某某同学真棒,估算的结果与准确值最接近”、“同学们比一比谁估算的结果最准确”等。这种评价方式让学生过于重视估算结果的精确度。实际上,估算结果具有多样化,并不是说估算的值与准确值越接近越好,在对估算的结果进行评价时,要看学生的估算过程是否合理。
  (四) 计算结束之后养成自觉估算的习惯
  估算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数学知识,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这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积累和训练的过程,老师要持之以恒,经常给学生提供估算的机会,为学生创设贴近实际的估算情境,走进学生的生活,并通过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开发出他们无限的创意和智慧,教师也会从中收获意外的惊喜。让课堂因估算而增辉;让生活因估算而绚丽。
  参考文献:
  [1]章锦周.小学数学“估算教学难”的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数学》,2008.3.
  作者简介:
  石丹,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工程识图是非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本文以培养学生的三维实体构型能力为目标,开展工程识图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期培养各专业学生的三维构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为将来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各个实践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工程识图;三维构型;CAD  一、 引言  工程图是工程设计人员表达设计思想的主要体现,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的工具,也是管理和施工人员的工作依据。工程识图是非机械类专业的
摘要:“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巨大影响。把互联网和传统教育行业结合起来,产生互联网思维的教育实践,推动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互联网 ”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变得更高效、更有趣、也更开放。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上,更加倚重教师的智慧,要求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更加精准。  关键词:“互联网 ”信息技术;语文素养情境创设课堂实效;教学情境导入  “人
摘要:在现在中考中,简单的题目很容易得分,但是为了区分,还会有几道压轴的综合题,很多同学遇到后都不懂如何入手,因而常常考不出理想的分数,所以如何解综合题在中考中尤其重要。  关键词:综合题;旋转;迁移  综合题是初中数学中综合性最强的题型,它既考查了初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又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迁移整合能力。综合题常常结合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愈加的重视,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科目,对小学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阅读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甚至体现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所以,必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便必须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将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切实提高学生阅读
摘要: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是时代教育的需求,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探究”为核心,通过体验式课堂的构建,通过积极的启发和引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意义;培养对策  邓小平同志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世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要求现代的学生也应当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学位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课程教育,对学生科学素质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尤为重要,本文从目前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入手,简要介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提高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进一步扩大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范围。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自然课程被科学课程所取代,成为小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科目,在
摘要:估测是数学估计的一种常见形式,数学估计则是指个体对于那些无法或者是不用做出精确的数字处理或者数字运算情境的理解和把握,并且能运用相应的数学方式和策略适时给予接近答案的能力。  关键词:小数数学;估测;估测能力;估测策略  我国正在推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测量之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估测技能。学生在估测过程中合理的选择策略能够提高学生估测的速度与准确性。  一、 课程标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