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p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是时代教育的需求,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探究”为核心,通过体验式课堂的构建,通过积极的启发和引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意义;培养对策
  邓小平同志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世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要求现代的学生也应当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对现代教师的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小学阶段教学的核心内容。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都是习惯于“直观”学习,而不是“原理”学习。因此,作为小学阶段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从细微之处入手,通过体验式学习、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在长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国家输送大量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 小学阶段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
  从本质上讲,小学阶段教学的核心要义,应当是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如下积极的意义:
  1.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网络发展对社会的冲击不言而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拥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远远比知识本身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在这样的时代,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和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和传授。正是因为时代发展的要求,科学课程才作为小学阶段的必须课程进入到学生的世界。而影视教育理念的影响,又让很多教师通过知识灌输的方式给学生讲解科学课程,这样的教学模式,失去了科学课程作为一门现代化课程的实际意义。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
  自2001年起,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现代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自此,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了教师教学的核心任务。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不断推动和改革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俗易懂的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目的是为了改变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推动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 从细微之处入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结合前面分析我们可见:小学生是“直观”思维,他们很难用哲理化的思想来思考世界。正是因为这样的思维方式,才促使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通过细微之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1. 重视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在这个段落中,笔者主要强调的是教师要重视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而这里面包含了两个关键性的词语,一是探究,二是兴趣。从根本上讲,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不习惯于受到束缚和约束,不喜欢在成人的强制之下学习。因此,唯有不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方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欲望。这一点和新课程改革的三维教学目标是不谋而合的。而“探究”,则是要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改变传统被动接受知识的被动思维模式,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两个细微之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 构建体验式课堂,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体验”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切忌不能讲解一些虚无缥缈的空洞的理论和知识,而应当立足实践,通过体验式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在这种体验的大环境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讲,体验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如同一张白纸,他们需要在不断的体验和感悟中,获取知识的感悟,并在自己的生活中,感悟身边事,懂得用科学的眼光分析所见所闻,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通过体验式课堂的构建,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实际的体验活动中,在不断的感悟中悟出真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例如,教师在知道学生学习《养小鸡》这个章节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全面参与到小鸡的孵化、成长过程,让学生在学活动中,亲自饲养小鸡,并在此过程中,写“小鸡宝宝日记”,这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对于现代化的小学生而言,具有无穷的乐趣和无尽的意义。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才能够实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科学教育目标。
  3. 善于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中,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应当改变传统知识讲解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通过积极地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质疑过程中,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地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资源,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赋予现代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改革强调:科学学习应当以探究为核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的兴趣;通过体验式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科学化的思维和能力;通过积极的启发和引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学武.浅谈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
  作者简介:
  欧阳贽,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一直困扰着我。“疑探式”教学模式悄然来到了我的身边,我尝试着在语文教学中使用这种教学模式,但不拘泥于既定模式,而是根据每节教学内容和学生现状对其环节做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今,我的语文课堂变得“老师乐教,学生乐学;老师轻松,学生愉悦”,真正让学生投入其中,成为课堂的主体。  关键词:疑探式;教学模式;乐学;乐教;新四备  新课程改革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被联合国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在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开展通识型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围绕“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运用第二课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比较普遍,这两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前者与专业结合度不高,后者受众面较小。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把创新创业教育嵌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的“嵌入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阐述了实现“嵌入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步骤。  关键词:创新创
摘要:2014年4月的一天,在我们学校工作了20多年的临时代课老师,我曾经的班主任,现在的同事,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因意外触电身亡,听到这一消息,我愣了,悲伤、同情、哀悯,思绪万千,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关键词:内容充实;情真意切;读书解惑  现在马上就是我的语文课了,我带着沉重的心情走进教室。原计划要教一篇文言文,可我临时改变主意,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我向同学们讲述了英语老师的不幸遭遇,讲完事情
目的:在体内研究选择性环氧化酶-2( cyclooxtgenase-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Nimesulide,NIM)单独应用以及联合顺铂(Cisplatin,CDDP)对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机制
摘要:工程识图是非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本文以培养学生的三维实体构型能力为目标,开展工程识图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期培养各专业学生的三维构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为将来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各个实践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工程识图;三维构型;CAD  一、 引言  工程图是工程设计人员表达设计思想的主要体现,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的工具,也是管理和施工人员的工作依据。工程识图是非机械类专业的
摘要:“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巨大影响。把互联网和传统教育行业结合起来,产生互联网思维的教育实践,推动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互联网 ”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变得更高效、更有趣、也更开放。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上,更加倚重教师的智慧,要求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更加精准。  关键词:“互联网 ”信息技术;语文素养情境创设课堂实效;教学情境导入  “人
摘要:在现在中考中,简单的题目很容易得分,但是为了区分,还会有几道压轴的综合题,很多同学遇到后都不懂如何入手,因而常常考不出理想的分数,所以如何解综合题在中考中尤其重要。  关键词:综合题;旋转;迁移  综合题是初中数学中综合性最强的题型,它既考查了初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又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迁移整合能力。综合题常常结合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愈加的重视,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科目,对小学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阅读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甚至体现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所以,必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便必须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将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切实提高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