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运用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at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一直以来都在提倡不断的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去充分的激发我们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活力,将一些复杂难懂的概念真正的化繁为简,让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去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贯彻落实到生活中。在探索中,我们发现通过活动教学这种全新的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明确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自发的去学习高尚的品德,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关键词:活动教学;道德与法治;初中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敏感期,在这一阶段如果实施有效的教学手段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活动教学这种模式有着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让学生展现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真实的感受到法治知识魅力,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深刻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如何才能更生动有效地实施活动教学。
  一、在情景剧中进行真实感受
  在学习、理解知识时需要学生对知识产生足够的兴趣,这样学生才可以在兴趣的鼓舞下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这样才可以配合教师的教学,提高我们课堂教学效率。活动教学可以通过排演情景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这样新颖的课堂中去切实的感受知识、理解知识,这样一来的,也激发了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课程中就要合理的去安排情景剧,通过趣味情景剧的排演,让学生了解明确法治知识。
  例如在《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一课时中,教师就可以去安排几场情景剧: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带领着检察官们宣誓。教师来扮演检察长,其他学生扮演检察官,教师带领着学生们一起在宪法前宣誓,在情景剧排演完毕后,教师顺理成章的向学生提问:我们作为检察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呢?以此来让学生们明确宪法意识;第二场情景剧就让学生们扮演在田地中埋头苦干的农民、被分红的农民,以此来让学生明确我们的经济制度…通过一系列的情景剧,让学生们在真实的表演中去感受宪法带给我们的保障。
  通过情景剧的排演,学生就可以更加真实的感受到宪法带给人民的保障,从而牢牢掌握这部分的知识点,事实上通过这样有趣并且生动的情景剧学生不仅可以在扮演中切实理解宪法意义,还会因扮演成功而产生成就感,在这种成就感的形成中学生会更加愿意积极的去参与到情景剧中,这样一来,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就可以真正的活跃起来。由此可见活动教学法可以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全新的转变与生机,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利用这个教学方法,必然会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从而培养我们的学生能够知法懂法,依法守法。
  二、真实体验中加深印象
  不同于以往面对面的授课模式,活动教学更加强调确认学生进行亲身体会,通过亲身体会将课堂上的知识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弥补了我们传统教学中不足,遵守了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初衷,也就是让学生可以灵活的运用知识。因此,教师要想良好的运用生活教学法,就必须要不断的劝学生创造一些可以真实体验的机会,带领着学生们去走出课堂,切实的去感受生活中的一些道德与法治知识,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去感受到我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魅力,从而加深对这些知识的印象。
  就比如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社区访谈会,带领着学生去到社区中采访社区的工作人员,通过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展示去看到宪法给我们的制度保障,并且通过访谈可以了解我们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到底有哪些。再比如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每次带领着一些小组去进行街头采访,通过采访去了解如今的青年对于宪法的理解与感受,以及他们的权利是否得到了保障等等。在这样的亲身体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心得记录,记录下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所感所想。
  当然无论是在访谈会还是在街头采访结束之后,教师都一定要去给学生做一个总结,通过教师的总结学生才可以对知识点有更明确的感受。这样一来,通过教师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真实体验机会,学生就可以不断地去亲身的体验宪法各个知识,相较于传统课堂,这样的真实感受给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从而不断的树立宪法意识,这样一来我们道德与法治课堂就可以培养学生成为知法,懂法的人。可以说活动教学就是要不断的去强调,增强学生的亲身体会,通过活动的增加去给教学带来活力。
  三、作品创作中提升意识
  通过情景剧以及创造一些真实体验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去树立自己的相关意识,但对于我们初中的道德法治课堂来说,不仅仅要求学生去树立意识,更要求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内容落实到实际中,因此我们的活动教学提出了让学生进行作品创作。
  比如说在学习完宪法的相关知识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绘画作业:如果宪法成为了活生生的人,那他会是怎样的形象?通过这样有深度的作业布置,让学生切实的去感受宪法,在创作中可以提升自己的宪法意识;还可以让学生进行随笔创作,描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违法宪法的行为会怎样做?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宪法意识,从生活中去维护宪法。
  当然这样让学生进行作品创作是一种全新的模式,让学生在展现自我中更好地体会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去脱离课堂,而是在这种作品创作中增强对于我们课程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我们课堂的兴趣,让学生更愿意去了解道德与法治的知识。
  四、结语
  我们的活动教学模式从排演情景剧、到创造真实体验机会、再到让学生进行作品创作,展示自我,都是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不断的感受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认识到学习这部分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自发的去学习高尚的品格与我们的法治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判断。当然让活动教学模式更加顺利展开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应当不断的去探索,不能止步于此,这样才可以探索出更加适合的教学手段,让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充分发挥其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陈为,毛建明.活动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路径探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8(11):7-10.
  [2]李静荣.探究与分享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开展研究[J].科学咨询,2020(5):108-109.
  [3]夏陽.浅谈活动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2019(27):118-118.
  [4]吴梅姐.探究笔记:合作学习的好伙伴——道德与法治“网络新世界”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88-90.
  [5]左军丽.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20(12):183-183.
  作者简介:王志杰(1981.4.9- ),女,汉族,广东惠州人,惠州市田家炳中学教师,中学一级职称,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教育。
  (广东省惠州市田家炳中学 广东 惠州 516000)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作品当中,打击乐器在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民族打击乐的曲风以及韵律在舞台中的表现力较强,体现出我国民族艺术的魅力。其中,民族打擊乐主要特点就是地域性和民俗性,丰富的节奏代表着对乐器的灵活应用,而且民族打击乐的重奏艺术中也体现出了较强的艺术特色。除此之外,不同的地域环境以及常年的熏陶演变让民族打击乐的音乐形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将对民族打击乐重奏艺术特色进行分析讨论。  关
期刊
摘要:会计学是经济管理学科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基础会计则是为学生今后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由于基础会计包含的内容较多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学习内容也比较抽象,所以往往会给初学者带来困惑,甚至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基于此,本文章对基于职业能力的基础会计实践教学重构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职业能力;基础会计;实践教学;重构  引言  基础会计是财会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教学目标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说明铁心的作用和型式,卷铁心的技术特性,将卷铁心变压器的产品结构、制造过程及技术性能特点与传统产品作了对比分析,并说明了铁心结构的优化改进对电力变压器性能的影响,对卷铁心变压器的技术经济性和发展前景作了分析。  关键词:铁心的作用和型式;卷铁心结构;对比分析  一、卷铁心变压器产品结构与制造简要说明  1铁心结构  三相卷铁心配电变压器的铁心结构如图。铁心窗口四角为圆角(一般圆角半径
期刊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能有效激发中职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间复杂抽象的数学公式、概念、知识等转变为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使其简单化、具象化、生动化,进而逐渐提升中职电商专业的数学教学成效。鉴于此,本文先是阐述了中职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又分析了现階段中职电商专业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最后详细研究了中职电商专业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仅供相关人员进行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中职电商专业;生活化
期刊
摘要: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概念理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高中化学学习的全过程,又是高考化学的热点、重点。这部分的学习是从高一必修第一册开始的,高一部分内容是承上启下的,与后续元素及其化合物、离子反应、电化学等知识的有效学习非常相关,以至于对高考题型中工业流程题、反应原理题、实验探究题的解题都会有较大影响。高一教师应该更合理、更有效、更具有系统性和衔接性的开展新高一年级氧化还原反应板块的教学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是需要学生们掌握的一个重要手段。利用“猜想验证”方式,能够让学生们在主动求知的过程中,从简单情况入手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促使这些策略内化为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为此,本文围绕“猜想验证”探究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猜想验证;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
期刊
摘要:创新是让学生具备创新的意识,从而运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获知的信息,产生出新颖、独特的思想或设想,进而创造出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因此,创新能力培养的重心,在于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提高发现、吸收新信息、提出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意识;职业教育;教育理念  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能力,现代职业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是识字教学的关键时期,学生拥有良好的识字基础能力,能够给阅读、写作、语言表达等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对学生的未来生活、工作等都有着关键作用。探索多元识字教学的有效措施方法,能够在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之下,给学生提供一个趣味性识字学习的基础条件,让学生在理解字词知识的前提之下,将自己的基础知识学习范围扩大化,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课程学习水平。  关
期刊
摘要:伴随现代化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开始在各个行业与领域当中得到广泛应用,英语教学便是其中之一。通过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英语教学,能够令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同时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制约。基于此,本文将主要以“口语易”教学平台为例,针对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有效应用新媒体平台展开探究。  关键词:新媒体;小学英语;口语易  引言: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课程作为学生日后发展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要求学校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对高中学生进行地理教学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可以将所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实践当中,加强对学生的地理教学。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思考进行探究,意在提高对高中学生对地理教学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