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K视域下物理师范生的学生知识调查及分析——以高中物理电磁学版块为例

来源 :物理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45724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教师的“学生知识”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中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实现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电磁学”版块内容为载体,对PCK视域下广东省重点师范院校的部分物理师范生进行“电磁学”版块内容“学生知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物理师范生在整体层面上对高中生易错点的预测结果与高中生的真实作答情况存在一定偏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知识水平师范生的“学生知识”存在差异,师范生的“学生知识”来源单一,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物理师范生“学生知识”的培养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有源超构表面因其对电磁波的灵活、动态调控而备受关注.本文设计并分析了一种有源可编程超构表面单元,并探讨了其在双波束、多波束独立可重构方面的应用.理论分析了如何实现对称双波束、非对称双波束电磁波辐射以及多波束独立可重构,并对所设计的编码超构表面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全波仿真结果表明,超构表面具有较好的辐射性能,主瓣辐射方向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作为实验验证,我们加工了样品并在标准微波暗室中进行了测试.实验测试与仿真分析结果吻合良好,均表明该超构表面在微波频率能够对双波束进行独立的动态调控,且波束方向
功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通过它可以实现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当力的作用对象是非质点时,对功的概念的理解时常出现争议和误解.本文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的性质出发,阐述对功的概念的理解和计算.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和应用模型解决物理问题时,要弄清模型的使用条件,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本文就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到极板上,求稳定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例,先通过理想实验得出一个佯谬,说明由于模型本身的局限性,不要直接应用其他模型中的某些结论.再探讨“佯谬”出现的原因以及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分析此类问题的方法和理由.进而强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以重视,引导学生们通过推理论证,认识物理模型的局限性,加深对能量、运动与相互作用等物理观念的理解.
球槽模型中,仅当槽、球质量比大于或等于相应的临界质量比时,小球才会在最低点获得最大速率.临界质量比与静止释放的初位置有关.通过数理解析和数学软件绘图分析,得到了槽、球临界质量比与静止释放初始角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是对已有文献结论的补充和推广.
将电磁感应中的双杆问题情境扩展到一般情况(导轨粗糙,两杆长不等,磁感强度分布不同)后对整个回路的电流以及两杆的加速度做了理论分析,发现在恒定外力作用下两杆最终的加速度之比有一个非常简洁而美妙的结果.
本文研究InGaN作为AlGaN/GaN插入层引起的电子输运性质的变化,考虑了AlGaN和InGaN势垒层的自发极化与压电极化对AlxGa1-xN/InyGa1-yN/GaN双异质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中极化电
课程思政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略;课程思政作为高校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大学物理课程作为高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在实施“课程思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伴随着亟待破解的难题和挑战.物理学深邃厚重的历史底蕴、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严密的推导和唯物辩证的研究方法,为大学物理课程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基于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从实施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实施思政教学的途径以及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3个
运用求导法对第3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预赛(江苏赛区)第15题中关于绳子拉力的求法进行分析探讨,在分析体系加速度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动力学方程,从而实现对细绳拉力大小的求解.
电磁感应教学中有教师会让学生记忆电荷量与磁通量变化量、导体棒切割运动的位移成正比的结论.以一道含容电路试题为例,分析指出电磁感应含容电路问题中该结论的错误,并提供了正确的设问范例.
单斜氧化镓(β-Ga2O3)材料因其独特而优异的光电特性在日盲紫外探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工作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c面蓝宝石衬底上制备了未掺杂和氮(N)掺杂β-Ga2O3薄膜,研究了N掺杂对β-Ga2O3薄膜结构及光学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筑了未掺杂和N掺杂β-Ga2O3薄膜基金属-半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