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你这么美,一定是男孩子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k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摊开西方的油画,不由开始疑惑:画中男性虽不乏威武之士,但有的为什么“美”得这么扎眼?
  路易十四是世上第一个穿高跟鞋的人,又喜欢跳芭蕾舞,被网友称为“世上最早的女装大佬”。一双大长腿尽显“白丝诱惑”,没错,青少年时期的他就已有“祸水潜质”。
  路易十四所在的文艺复兴时期,在古希腊“花美男风”的带领下,那时艺术品中的男性普遍呈现阴柔之态。仔细回想,古希腊雕塑中的男性似乎都长这样。
  深V领、超短裙、 “蕾丝”上衣,画里的人是伊丽莎白宫廷时代的托马斯上尉。欧洲历史上,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秀大腿都是男性的專利,能炫耀出色的运动能力。手腕看似软弱无力,其实是在暗戳戳地展示盔甲。
  这个手叉腰、抛媚眼的男人就是征服了半个世界的亚历山大大帝,碑文上还写着“我,亚历山大,以自己的力量征服了整个世界”。这样霸气的话搭上这样风骚的画,真是反差巨萌。
  14-16世纪,受文艺复兴的影响,西方社会推崇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上流社会的男性和女性都开始热衷于美妆事业。浓艳妆容作为一种社交手段,也成了人们摆脱道德束缚的重要标志。
  17-18世纪,男性开始像女性一样将大量铅粉涂到脸上,他们开始使用腮红,还追求美白,甚至“白色丝袜”都是男性为凸显腿部肌肉线条而发明的。
  其实,早在古埃及,男性就开始化妆了,据说是为了显示气概,还表示追随法老王,同时起到驱蚊、防晒的作用。而1世纪的古罗马人更是喜欢把红色颜料涂在脸上,让自己显得血气十足。
  14-16世纪的油画中,男性看起来女性化,除了个人喜好,与服饰文化的演变有关。路易十四发明的高跟鞋迅速在贵族中盛行,军官发现穿高跟鞋能更好地踩紧马镫跟,因此当时高跟靴成了男性专属。
  “巴洛克”是1600-1750年在欧洲盛行的一种艺术风格,当时的男装变化极具特色,由过去用作军装的“卡扎克”式宽松外衣变成从背部和两侧收腰下摆张开、以便骑马的“究斯特科尔”式服装。
其他文献
1846年,爱尔兰自治运动领导人查尔斯·帕内尔出生于爱尔兰(1801年并入英国)一个条件优渥的地主家庭,其祖父和父亲均毕生反对英国对爱尔兰的政治控制,认为位于伦敦的议会离英格兰太远,难以反映爱尔兰人的呼聲。受此影响,帕尔内从小便立志为实现爱尔兰自治而奋斗。29岁时,他加入爱尔兰自治党,并很快成为其领导人。不久,他又成功当选为英国议会议员。  在他的领导下,爱尔兰自治党迅速强大起来,并且与英国政府进
蒋介石性情多变,为数不少的地方大员就因为看不懂他的脸色,吃亏不小;而能看懂蒋介石脸色的人,即便犯了错,也不会着急发慌,因为蒋介石的脸色中写着自己的安危祸福。  有一次,蒋介石的侍卫长王世和随蒋介石去湖南,临行前,蒋介石对他谆谆告诫:不准吃宴请,不准收受地方官员礼物。王世和在蒋介石身边待久了,知道他喜怒无常,通常不敢任意胡为。但到湖南后,省主席一心想结交他这位“天子近臣”,对他恭敬有加,不仅吃好喝好
朱元璋虽是布衣出身,无文凭缺学位,却很重视教育。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全国尚未统一,朱元璋便在应天府(今南京)的集庆路附近开办了明朝第一所国立重点大学——国子学;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又及时恢复了中断多年的乡试。洪武十五年三月,国子学改称“国子监”。朱棣夺位后,将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于是明朝有了两所国立重点大学,即南京国子监(南雍)和北京国子监(北雍)。  国子监是出贤人的地方,招
19世纪的欧洲人卫生观念很落后,连勤洗手的意识都没有,尤其是本就充满病菌的医院更是弄得脏兮兮的,很多病人因此死亡。此时,一位洁癖患者用洗手这种方式拯救了万千生命。他就是匈牙利妇产科医师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  塞麦尔维斯从小就特别爱干净,1844年,26岁的他进入维也纳总医院担任妇产科医师。当时在医院分娩的产妇非常容易患上产褥热,即分娩后就开始发高烧,最终在痛苦挣扎中死去。医院对此束手无策,而塞麦
在菩提祖师那里学会72变后,孙悟空一路从地下砍到天上,最后惊动了玉帝。在太白金星的举荐下,孙悟空被天庭招安,封为弼马温,后因不满弼马温的职位,擅自回到了花果山。一般认为,孙悟空不愿当弼马温是因为嫌弃官职太小,配不上他的能力。但事实上,他罢官并非如此。  弼马温的工作确实不起眼,就是养马,但天庭这样的小官比比皆是。镇守天庭的四大天王主要职责就是看守四个天门,充其量就是门卫保安,工作还不如弼马温有趣。
母爱如伞,在寒风大雨中为你遮风挡雨;母爱如热茶,在你伤心时温暖你的心田……  放學后,我放下沉重的书包,坐下来埋头开始写作业。这时,我身后响起了轻快的脚步声——原来是母亲,她来检查作业了。她的神情是那么严肃、认真。突然,一阵哭声传来,妹妹醒了,妈妈连忙过去哄她。  天色不早了,妈妈放下妹妹,开始做饭。烟火熏着妈妈,一滴滴汗珠滴落下来,妹妹还在那“咿咿呀呀”地吵闹,妈妈只好边应付她,边炒出一盘盘丰盛
滑铁卢战役让威灵顿公爵声名显赫,路上时常有人对他挥舞手帕,或脱帽致意,像国王般备受礼遇。他的官衔也步步高升,于1827年就任陆军总司令,并进入政府核心。次年,当英王乔治四世面对首相空缺的难题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国家英雄。就这样,著名的战争英雄成了英国首相。  乔治四世选择威灵顿公爵,是希望他的国家英雄形象能凝聚内阁,提升政府形象。但出身托利党的威灵顿公爵一旦成为首相,内阁中就有一大批天然的反对
1913年,德国为它的非洲殖民地制造了一艘客貨混装轮船,命名为“戈岑伯爵号”。可惜,戈岑伯爵号的运气不太好,在非洲刚试水航行就遭遇了第一世界大战,被迫参军入伍。更不幸的是,德国战败,戈岑伯爵号作为战败品被沉入湖底。  但戈岑伯爵号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一名瑞典人花了很大心血把戈岑伯爵号打捞上来。可戈岑伯爵号重见天日没多久,一场大风暴又把它吹回了湖底。五年后,英国人偶然发现了湖底的戈岑伯爵号,又把它打捞
一  嘉靖十二年(1553年)七月,大同(今山西大同)巡抚上奏朝廷,说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将渡过黄河、大举内犯。经过商议,朝廷决定派兵部侍郎刘源清为总制(相当于总督),领兵前去抵抗。外敌来犯,朝廷如此部署也算应对得当,万万没想到,这一看似稳妥的方案在执行中出了大问题。  当年十月,大同总兵鉴于大同辖下的天城防务不足,便提议在天城左边疏浚壕沟40里,用来阻挡蒙古骑兵。刘源清对此颇为赞赏,批准了,但急性
欧洲上古时期的贵族教育最初是宗教性的,比如地中海东部的教师多由祭司担任,他们知识不太多,巫术却不少。  因为希腊天气炎热,大家穿衣服少,户外活动又多,动辄去广场演讲、朗诵戏剧;农业落后,航海发达,战时又是全民出征,做这些事都得有个好身体。所以古希腊上等公民的教育项目便是锻炼身体、跳舞、音乐,再是基本政治理论(教你怎么表决)、修辞学(教你怎么说话)、基本的战术素养、航海学等,每个公民都用得上。  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