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不愿当弼马温并非嫌官小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e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菩提祖师那里学会72变后,孙悟空一路从地下砍到天上,最后惊动了玉帝。在太白金星的举荐下,孙悟空被天庭招安,封为弼马温,后因不满弼马温的职位,擅自回到了花果山。一般认为,孙悟空不愿当弼马温是因为嫌弃官职太小,配不上他的能力。但事实上,他罢官并非如此。
  弼马温的工作确实不起眼,就是养马,但天庭这样的小官比比皆是。镇守天庭的四大天王主要职责就是看守四个天门,充其量就是门卫保安,工作还不如弼马温有趣。而且孙悟空作为职场新人,刚进入天庭体制内工作,既没工作经验也没资历,即便他的本事再大,也总要从底层慢慢做起,向领导证明自己的能力。
  孙悟空也明白这个道理。他是著名的猴急,一言不合就闹腾,如果非常在意官职大小,按照他的性子,当玉帝封他当弼马温时,他就会当即询问官品或者事后立即打听,但他都没有。只是在一次与下属们喝酒时,孙悟空“忽停杯”问起了自己官职。一个“忽”字表明他完全是随口一说。这时据他上任已半个多月,如果他有意问官职,怎么可能憋上半个月。显然,孙悟空并不是嫌弃官小。相反,孙悟空一开始对弼马温的工作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
  他上任后主要做了三件事情:召集所有下属开动员大会,“他在监里,会聚了监丞、监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员人等,查明本监事务,止有天马千匹”;了解家底和分配工作,“这猴王查看了文簿,点明了马数……”;通宵加班完成绩效指标,“弼马昼夜不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都养得肉肥膘满”。
  这时的孙悟空是个废寝忘食的工作狂,丝毫没有厌倦工作的迹象。所以,孙悟空辞官显然不是嫌弃官小,而是其属下说的一番话:“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意思是,你工作做得再好、马喂得再肥也是没用的,顶多就是领导说声好罢了。一个“好”字是弼马温这个工作能够得到的唯一反馈。你的态度和才能,领导完全不会在意,更不会因此给你加薪或者提拔,让你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孙悟空听完,“不觉心头火起”。
  孙悟空为求学漂洋过海用了十年,跟随菩提祖師学艺又是十年,终学一身本领。他来到天庭是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因此努力工作,想要证明自己,以便日后提升。
  他以为弼马温只是自己人生的起点,结果发现,起点就是终点。
  而且,整个天庭中,身居高位的老职员们一般都修成了长生不老之身,孙悟空根本没有上升通道。这一点从玉帝封弼马温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玉帝先问天庭有什么职位空缺,武曲星君说:“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天庭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当下只有弼马温的位置空缺,所以孙悟空就去了。玉帝不可能说,天蓬元帅你把位子让出来给孙悟空,或者说孙悟空你干得好就去接替太上老君的职位。
  所以,在这种僵尸一样的体制下,孙悟空一辈子只能当弼马温,注定精力被耗尽、才华被湮灭。正是明白了这一点,孙悟空才辞官不做,回花果山当起了齐天大圣。
  编辑/羽川
其他文献
范仲淹有个表弟叫滕元发,此人恃才好强,行为常常出人意料,不同流俗,所以欣赏他的人,认为他骨格清奇,豪放旷达;反对他的人,认为他狷狂、孤傲。  这么个备受争议的人,他的出生也不同寻常。他原名滕甫,他母亲生他时,梦见一轮皎洁的月亮穿行在白莲花般的云层里,忽然一只大老虎从月亮中跳了下来,滕元发就这样神奇地出生了。滕元发后来虽然没有成为大老虎,但是这种虎虎生风的性格却渗入了血液中。  滕元发是个不折不扣的
沧海一粟  北齐后主高纬突然对乞丐产生浓厚兴趣,在后宫华林苑建造“贫民区”,穿上乞丐衣服模仿穷人买东西,无比认真。  苏东坡任知州时,有次下乡出席庆祝丰收的社日活动。女人们忙抹上平时舍不得用的胭脂、穿上压箱底的红罗裙,争先恐后挤在村舍的“棘篱门”后围观。苏东坡大约深感欣慰,填一阕《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以资纪念。  乾隆退位时已八十多岁,竟又纳了一位妃子——晋妃。当时很多人以为她经过选秀,入宫要
1517年,英国政府颁布法令:红衣主教一顿饭只能上9个菜,公爵、大主教、侯爵、伯爵以及主教一顿饭只能上7个菜。除身份外,吃几个菜还和收入有关系:年收入在40到100英镑之间的人每顿饭只能有3个菜。且每年用于食品的总花销不能超过其年收入的10%。  受到限制的那些人当然会有意见,有人甚至找出了冠冕堂皇的借口。他们称大吃大喝的风气来自于恐惧。在过去的100年里,欧洲人的生活不怎么平静,在严重的饥荒降临
在贤相丛生的宋代,叶衡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人才。据《宋史》記载,他最后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在军、政两方面都兼任要职。当时,南宋最为圣明的一代君主宋孝宗十分信任他,考虑军机大事时,常常召见他参与研究。那么,叶衡是怎么成为一名既深得君王赏识、又深受百姓爱戴的贤相的呢?  叶衡做首都临安府下辖的于潜县知县时,豪门大户多居住于此,他们常常为少缴纳赋税而虚报数字。当时的赋税制度,是按当地人口规模来规定一定数字,再
士蒍(wei)上任晋国大司空之后,晋献公立即给了他一个大单——重建聚城。两年后,聚城重建完毕,改名为绛,成为晋国的首都。  第一次接这么大的单,又是首都这么重要的地方,士蒍尽心尽力。因为工程质量得到晋献公的认可,在絳建成之后,士蒍又拿到两个大单——晋献公在蒲为二儿子重耳建城,在屈为三儿子夷吾建城。  这两个工程与首都建设相比,工程量和重要程度都差得多,再加上已经有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士蒍便玩起了花样
二战期间,德军以每晚平均200架飞机的数量连续57天对伦敦进行轰炸,仅头两天就造成八百多人死亡,刚刚担任首相的丘吉尔面临巨大压力。  面对德国的狂轰滥炸,英国政府决定修建几个军用机场,以便用更多战机来对抗德国空军。一天,丘吉尔在国会和议员们开会,一名议员反映有一处新机场需要占用一些居民住宅,但有一家人执意不肯搬离,导致机场没法建设。丘吉尔听后点点头,說:“这件事已经被媒体报道,我也留意了,人们也纷
1846年,爱尔兰自治运动领导人查尔斯·帕内尔出生于爱尔兰(1801年并入英国)一个条件优渥的地主家庭,其祖父和父亲均毕生反对英国对爱尔兰的政治控制,认为位于伦敦的议会离英格兰太远,难以反映爱尔兰人的呼聲。受此影响,帕尔内从小便立志为实现爱尔兰自治而奋斗。29岁时,他加入爱尔兰自治党,并很快成为其领导人。不久,他又成功当选为英国议会议员。  在他的领导下,爱尔兰自治党迅速强大起来,并且与英国政府进
蒋介石性情多变,为数不少的地方大员就因为看不懂他的脸色,吃亏不小;而能看懂蒋介石脸色的人,即便犯了错,也不会着急发慌,因为蒋介石的脸色中写着自己的安危祸福。  有一次,蒋介石的侍卫长王世和随蒋介石去湖南,临行前,蒋介石对他谆谆告诫:不准吃宴请,不准收受地方官员礼物。王世和在蒋介石身边待久了,知道他喜怒无常,通常不敢任意胡为。但到湖南后,省主席一心想结交他这位“天子近臣”,对他恭敬有加,不仅吃好喝好
朱元璋虽是布衣出身,无文凭缺学位,却很重视教育。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全国尚未统一,朱元璋便在应天府(今南京)的集庆路附近开办了明朝第一所国立重点大学——国子学;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又及时恢复了中断多年的乡试。洪武十五年三月,国子学改称“国子监”。朱棣夺位后,将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于是明朝有了两所国立重点大学,即南京国子监(南雍)和北京国子监(北雍)。  国子监是出贤人的地方,招
19世纪的欧洲人卫生观念很落后,连勤洗手的意识都没有,尤其是本就充满病菌的医院更是弄得脏兮兮的,很多病人因此死亡。此时,一位洁癖患者用洗手这种方式拯救了万千生命。他就是匈牙利妇产科医师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  塞麦尔维斯从小就特别爱干净,1844年,26岁的他进入维也纳总医院担任妇产科医师。当时在医院分娩的产妇非常容易患上产褥热,即分娩后就开始发高烧,最终在痛苦挣扎中死去。医院对此束手无策,而塞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