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正当青春期,父母谨防言行成“色诱”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8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期是孩子的身体、心理迅速变化的时期。虽然大部分父母会注意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注意思想品德教育,注意饮食营养,但很少有父母注意到,有时自身随意而不检点的言行会成为“色诱”孩子的那枚“禁果”,从而激发孩子对性的好奇……
  
  
  儿子“收藏”妈妈的胸罩和内裤
   (吴秋梅,银行职员,儿子14岁)
  事件 我是个说话做事不拘小节的人。自从和丈夫离婚后,一转眼几年过去,儿子浩浩也从一个小男生长成了上初三的大小伙儿。浩浩聪明好学,成绩优异,如果能保持状态,将来考个好大学没有问题。因此,我一直以儿子为骄傲,常跟同事或朋友夸他:“除了性格有点内向之外,其他的都没得说,很少让我操心。”直到发生那件事,我对儿子的看法一下子改变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想趁天气好打扫一下卫生,无意中在浩浩的床下角落里发现了一个硬纸盒子。我有些好奇,干吗把纸盒子放在床下?浩浩的床上铺着拖地床单,平时打扫卫生时我很少掀起床单看床下,应该说那个角落很隐蔽。出于好奇,我打开了盒子,一看不禁大吃一惊:里面竟是我早先丢失的几条内裤和几个胸罩!有些还汗渍斑斑,明显都没洗过。我是个粗线条的女人,平时换过的内衣内裤,喜欢随手一扔,晾晒内衣内裤时也从不避讳儿子。衣服刚丢时我还以为被我随手一扔掉进哪个角落了,或者晒在阳台上时被风吹走了,也懒得费劲去找。我万万没想到,自己一时的粗心大意,使儿子有了可乘之机,这些小东西竟然都被他“收藏”了!我当时又急又气,想了很多:他是不是变坏了?是不是有心理问题?为何这么下流、龌龊?幸好当时他不在场,否则我肯定会控制不住扇他两记耳光。
  解密 身为单亲家长,一定要从理解的角度看待孩子的青春期性萌动,平时应多与孩子交流,尽可能采取多种方式告诉孩子迫切想了解的一般性生理知识。这时的孩子产生性冲动、对异性所使用的东西好奇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不能陷入病态之中。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付出更多的爱,要鼓励男孩儿多与父亲交往,女孩儿多跟母亲交流,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假如亲子之间有性别差异,比如母亲带儿子,父亲带女儿,就应注意在孩子面前保持慎重,隐私物品切忌乱扔乱放,给心怀好奇的孩子以可乘之机,把他们“培养”成“收藏癖”甚至“恋物癖”,那将十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当认识到,正常的生理变化和生理需求,是自然和健康的。孩子出现了一些不当行为,我们也不应简单地回避、应付甚至责骂,而应该用自然、坦率的态度去解答孩子心中的困惑,也可以引导孩子把精力放在学习、锻炼上,充实生活,树立理想,从而淡化他们想了解异性的迫切心理,摒弃各种杂念。
   女儿对爸爸睡觉“感兴趣”
  (何冰洁,幼师,女儿12岁)
  事件 12岁的晶晶一直是我和丈夫眼中懂事又乖巧的好女儿,因为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她一直都很少让我和丈夫操心,所以,除了衣食住行,我对她别的方面很少过问。事情发生在今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我从卫生间出来时,看到女儿正倚在我们卧室的门口往里窥视,神情很不自然,一会儿探头探脑地往里看一眼,一会儿又局促不安地退回来。那副犹豫而又专注的样子,让我误以为她一定是找我们有什么事,于是我走到她身后悄声说:“晶晶,爸爸正在午睡呢,有什么好看的?有事可以跟妈妈讲。”不料,突然听见我说话,晶晶竟吓得浑身一颤,脸也涨得通红,支吾道:“没……没事。我……我出去玩会儿。”说完就跑了,留下我一个人站在那里莫名其妙。直到我走进卧室,一眼瞧见睡在床上的丈夫,才洞悉了女儿的秘密:因为天气炎热,丈夫只穿着贴身内裤睡在床上,也没盖东西,窄小的内裤似乎无法掩盖“春光”,男子汉的“魅力”尽显……怪不得女儿一脸慌张和娇羞,原来是瞅见了她爸睡觉的“丑”态!
  解密 很多父母早已习惯了在孩子面前大大咧咧地暴露自己的身体,认为家人之间没什么秘密可言,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性诱导行为。孩子尚小时,这种裸露不会产生危害,但在处于青春期的异性孩子面前裸露身体,就有害而无益了。建议家长,当孩子到了十一二岁,要逐渐改变以前养成的不良习惯,在教导孩子注意保护隐私的同时,父母也应在孩子面前保护自己的隐私。比如不在孩子面前穿着过于暴露的衣服,如有的妈妈在儿子面前只穿胸罩、内裤,有的爸爸在女儿面前只穿三角短裤等;午休或夜里睡觉时,要掩上卧室的门,别让孩子看到你“玉体横陈”的样子。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父母穿着过于暴露或睡觉时毫不避讳,都会传达相应的性信息,这样的“真人秀”甚至比孩子通过影视、网络等途径看到某些不良信息时所引发的性冲动更加强烈,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危害更大。更可怕的是,一些观念比较正统、内心比较单纯的孩子,甚至会对自己无意中的偷窥行为或某种不良心理产生极大的厌恶或恐惧,最终可能导致他们患上各种性心理疾病,比如畸形性心理甚至成年后的性功能障碍等。
  夫妻性爱谨防隔墙有耳
  (刘大军,教师,儿子13岁)
  事件 因为条件所限,我们一家三口住在一套旧式楼房里。房子陈旧不说,隔音效果也不太好。就在一个月前,一天晚上风清月明,在妻子的暗示下我们有了一次“身体对话”。正当我们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妻子突然不配合了,还一再用眼神示意我停止“动作”。我屏气凝神,听见一阵的脚步声从门口消失了。儿子竟然在偷听我们的“床戏”!当时我气冲脑门,想给这个不懂事的家伙一点颜色瞧瞧,幸好妻子拉住了我。
  那天晚上我们草草了事不说,从那以后每次亲热我们都像一对地下工作者,得等儿子睡熟了,得敛声屏气以免弄出声响……真没想到,儿子的偷听竟然给我们的私生活套上了一个无形的箍。
  解密 青春期的孩子对性都有遏制不住的想法,如果一味压抑,有可能因性心理发展迟滞而引发“性敏感症”。家长不恰当的管束教育可以让孩子在身体和智力方面高人一筹,而性心理水平则有可能低于常态。与其让这些孩子在青春期煞费苦心地去琢磨、探索,以致在迷茫之中变态,还不如教给他们科学的性知识,让他们通过顺利过渡完成性心理的成熟。比如在孩子10岁左右,父母应教给他们有关的性知识,像男孩遗精、女孩月经之类的生理知识,以及男女结婚、生育的奥秘等。通过这种性教育,让孩子获得“后天免疫性”,那么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就不会把男女之间的事情看得那么神秘莫测了。
  “多事之秋”家长要谨言慎行
  由于性激素的刺激,青春期的孩子可谓处于“多事之秋”,对异性格外好奇,也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父母必须正视这一阶段孩子的变化,有意识地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灌输一些性知识。同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乐园,父母应该在衣着和言行方面谨慎一些,不要一时疏忽让家里变成不利于孩子身心成长的“大染缸”。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孩子朝夕相处,亲密无间,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假如孩子有了上述几类问题,家长应保持平和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知识和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首先,要用理解的心态和目光接纳孩子。不要一看到孩子的某些反常变化,或者发现孩子的不当行为就大呼小叫、惊慌失措甚至上纲上线,更不要打骂训斥、横加指责。否则,只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他们和父母的隔阂。其次,做孩子的朋友。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被尊重,就是能够独立,就是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大人对待。这就要求家长转变角色和教育观念,改变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单向教育,采取平等的探讨式的双向教育。最后,父母还要学会引导孩子,从科学的角度为青春期的孩子提供心理辅导和行为帮助。这样,孩子对父母才会心服口服,最终平稳度过“多事之秋”。
  【编辑:冯士军】
其他文献
手机阅读损坏视力  安康  如今,对中小学生来说手机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在他们手里,手机的功能被更多地利用起来,上QQ、看电子书、玩游戏已经成为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记者从各大医院了解到,手机阅读现已成为当前损坏孩子视力的一大“杀手”。   李先生的儿子今年14岁,已经戴了两年眼镜。最近,李先生又带孩子来到医院眼科,因为孩子的眼镜度数不够用了。通过询问记者了解到,李先生的儿子喜欢看玄幻小说,由于父母
谢娜娜今年16岁,在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一。她学习成绩优异,尤其英语学得最棒,每学期开学的升旗仪式上,都由她朗读英语誓词。但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女生最近却出了“状况”,迷上了吸血鬼题材的英语原声影视作品,《暮光之城》看了十来遍,《吸血鬼日记》《吸血女王》《真爱如血》更是一集不落,即使被吓得缩成一团,目光仍紧盯屏幕。她的妈妈董女士渐渐感觉不妙,苦劝女儿改看世界名著改编的原声影片。谢娜娜嗤之以鼻,仍沉迷在光
[摘 要] 以知识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高中政治课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必须寻找新的教学路径和师生内心共鸣点,而议题式教学适应了这种要求。它能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与分享中理解、思辨、体验、感悟与行动,进而牢固生成学科素养。高中政治课涉及四大核心素養,本文举例说明如何借助议题式教学具体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议题式教学;高中;思政课;核心素养
她的女儿刚上初一就患上了“数学焦虑症”。为了提高女儿的数学成绩,她咨询专家,根据女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办法,帮助女儿克服了“数学焦虑症”。在2015年的中考中,她的女儿数学获得满分,如愿考入北京市一所心仪的学校。  韩海英:家长要守护好自己的情绪  “奥数班”让女儿很受伤,刚进初中便患上“数学焦虑症”  2012年11月中旬的一天,在北京市直某机关上班的董玉珠接到女儿初一班主任
讲述李岩的故事需要勇气,因为我无法做到心平气和。他的沉沦与奋起,他的烦恼与欢喜,人们很难体会,当然也很难理解。但他的故事是真实的,像撕碎的纸无法复原那样,真实得让人不愿意相信。  父母离婚,尖子生迅速沉沦  三年前,李岩上初二,因学习成绩迅速下滑,经校方介绍找到我做心理辅导。刚见面,我问他叫什么,他说他叫“差生”,没好气的表情,还死活不肯落座,好像随时准备离开似的。  李岩的妈妈孔女士告诉我,李岩
我和妻子都出身于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好不容易才在城市落了脚,双双在中学当老师。我们薪水不高,供着房子,还得每月拿出1000元孝敬双方父母,所以,我们很穷,可能是学校里最穷的一家。有同事委婉地问我,生活压力这么大,怎么还整天乐呵呵的?我笑答:“这叫安贫乐道。”我所说的“道”,指的既是为师之道,也是为父之道。  我的儿子小麦今年上初一,是个阳光男孩,性格中没有一丝自卑的影子,学习成绩也不错。看儿子健康
宝宝发热,能不打针就不打  小红  儿童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呼吸道感染。虽然说发热是人体对感染的正常反应,但是当患儿腋下温度超过38.5℃或肛温超过39℃,且烦躁不安时,应及时给予退热治疗。但有些父母只要发现孩子发热,就抱其到医院打退热针,急于把孩子的体温降下来,这种做法并不好。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向父母们建议:儿童发热,不要随意打针。  儿童退热,能不打针就不打针。因为用于儿童退热的针剂主要是氨基
自从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后,我就时常为儿子感到忧虑。也许因为比较胖的缘故,儿子不爱运动。每次考试成绩公布,儿子都会恹恹的,哭丧着脸跟我说:“妈,这次看总分我又完蛋了。文化课跟我差不多的同学,因为体育分高,总分能超出我很多。有些文化课成绩比我差的,也会因为体育成绩特别好而在总分上超过我。”我趁机跟他说:“那你加强锻炼啊!”他信誓旦旦地答应:“明天就开始跑步!”可惜,他总是坚持不了两天就被自己的惰性打
孝顺父母不仅是一种美德,还能让人们更容易找到真爱。据美国媒体报道,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高质量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增加人们找到真爱的机会,让人更快走进婚姻殿堂。  研究人员选取了2000多名年龄为20~32岁的志愿者,通过让他们回答一系列问题,如亲子关系、恋爱状况等,来评价亲子关系对恋爱情况的影响。结果发现,关心父母、与父母联系多、亲子关系好的志愿者,与伴侣之间的亲密浪漫关系质量也较高。 
[摘 要] “折腾”一词来源于满语的音译,它有三种基本解释:对事物进行翻来覆去、反复地做和折磨的一种动作形态;没事找事,无事生非;朝令夕改,忽左忽右,就是重复做一些无意义无关联不必要的事情。联系当下的教育,深感我们的基础教育真的不能再折腾了,而应该静静地教,温馨地教,人性地管……   [关键词] 折腾;教育一、淡化行政干预,弱化政治色彩  地方政府是教育的主体,也是造成教育折腾的主要推手。如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