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情理开启作文新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ub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当你看到盈盈夏水,你可发现那水底下早已流动着闪闪的金秋;你面对皑皑雪天,你可发现那地下早已攒动着报春的芽儿。春鸟放飞,让我们领略趣境的新鲜美丽;夏水盈盈,让我们体验情境的融和深沉;秋空澄彻,让我们品悟理境的晶莹明净。趣境,情境,理境,相融共生,为我们创造出一片自由作文的新境。
  第一境界:趣境——
  春鸟放飞趣境美
  春鸟传递着春天的信息,放飞着美丽的幻想。它,引你观察,去寻找种种乐趣;引你想象,去寻找种种幻趣。
  观察细致,才会叙述具体,才会形象鲜活,也才会引人生趣。大作家老舍先生曾说:“写晴天要使读者感到天朗气清,心情舒畅;写一棵花要使人闻到香味!”可是,我们写晴天也好,写一棵树也好,就只能写出它的色彩,却不能使人心情舒畅,使人闻到香味,也就是说,不能生出情趣来。比如写“烈日”,我们往往习惯于抽象地说:“今天天气特别热”,“今天天气热得要命”,这是无法引起读者的感觉,无法产生情味。而老舍先生却具体地写出烈日下,树“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狗趴在地上吐着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作者写出了在烈日下,树叶、柏油路的状态;狗、骡马的反应;人的感受。只有完全用一个个形象、一个个细节来表现,才能写得如此生动,富有趣味。如果是抽象的语言,就会味同嚼蜡,索然无味。而这些生动、形象的描写是离不开平时的细致观察和用心感受的。事物观察得越细,越能抓住了细节特征,也就越能出新意,有趣味。
  上面说的是一种观察景物形态而获得的趣味,本书称为形趣,还有一种事趣,生活中好多事情,本身就有趣。例如张爱玲的《独白》的开头:
  那年我七岁。
  三哥指着我的碗说:“你的碗漏了!”
  我不信,抬起碗看。
  三哥说:“看看,还有汤淌出来呢。”
  我把碗扣过来查看,汤撒了一桌子。妈妈问原因,三哥笑得前仰后合,我才知道上当。
  没打,也没训,妈妈从此知道:她的女儿是个傻大姐。
  留心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语言、行动,就可以捕捉到一种生活的乐趣。还有些事,一经观察、琢磨、思考,就能寻找出某种美趣。
  趣境,是一种审美心境。品赏《在烈日和暴雨下》可读得一种形趣,从《独白》、《等待》中可读到某种事趣、真趣与语趣。这种来自生活的趣味,是作文之本原。文章中的一切艺术魅力,一切精彩美妙都发源于此。如若舍弃这个本原,文章就成了无源之水,流而难续;成了无水之花,艳而不鲜。
  来自现实而得真趣,幻化现实而得幻趣。须知没有想象的作文,就如同没有翅膀的鸟儿,不能放飞春风的神奇,不能播撒春花的芬芳,不能飞扬春氛的幻趣。高尔基说:“没有想象,艺术性简直是不存在的。”想象的翅膀张得越大,文章就越有光彩。如果没有想象,且不说《西游记》、《丑小鸭》这样的神话童话写不出来,就是像朱自清写现实生活的《春》,也无法那么精彩美妙。试想,我们如果抽掉《春》中的这些句子,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春天的脚步近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如果没有这些奇丽的想象,如果去掉这些美丽的形象,那么这篇文章就会顿然失色,那春色的美丽,那春韵的情味,那春的气息与活力,就会荡然无存。
  在想象性的创造中,一切奇异之境或者质朴之境,清澈之境或者浑厚之境,淡远之境或者激越之境,无不充溢着美趣,蕴含着深情。
  第二境界:情境——
  夏水盈盈情境融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的情感往往渗透、溶解在作品的叙事、状物之中。有人说,情感才是艺术的灵魂,这话不无道理。
  文章的感情,有如夏天的河水,盈盈漫溢,浑浑丰厚。由此营造的情境,丰富深厚,情景交融。
  我们不妨比较一下两首同名在当时也差不多齐名的唐诗:《登鹳雀楼》。先看王之涣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再看畅当的: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川。
  第一首开头两句写白日依山,黄河入海,有情采,有气魄。后两句跳出了对眼前景物的描述,注入了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和势力,给读者以深刻的感受和启发。第二首四句写景,内容也算丰富。写楼的高耸,真实可信,没有虚夸,没有滥调。遗憾的是停留在一个平面上,仅仅给了读者一些美的片断,没有情感的波涌,也无精神的张扬,无怪乎没能与第一首诗展翼齐飞,传颂于世人心中。
  诗人荒芜,曾翻译了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一首写“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诗:
  我拾起一块石头。
  我听见一个声音在里面吼:
  “不要惹我,我在这里来躲一躲。”
  借荒诞奇异的意象、幽默讥讽的意味表达出了浓烈的情感。这是一种无处倾诉的愤怒与控诉,这是一种令人酸涩的同情与哀婉。设想一下,如果改为平实的叙述,用“我走到一个角落”代替“我拾起一块石头”,那完全没有了情味,也就没有了诗。
  情感的丰富性、深厚性和情景交融性,在叙事性的文章中更能得到处充分的表达。《我和书》就是一个同学写自己一段独特的生活情感经历。文章记叙了一个穷苦孩子酷爱读书却买不起书,为了参加读书比赛能获得一套《战争与和平》,竟至于积想成梦,饮泣而醒,令人扼腕叹息。比赛结果,幸而获奖。文章写道:
  发奖以后,我抱着书,满怀兴奋地回到家中,第一个告诉妈妈。妈妈终于露出了很久不见的笑容。然后她也送给我一包礼物。当我打开的时候,一看也是一套《战争与和平》,不由得怔住了。妈妈像明白了我的心事似地对我说:“我怕你得不到这套书太失望……”说着,我们两个人的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儿。我不知是辛酸还是高兴,禁不住紧紧地抱着两套书,因为一套代表着荣誉,一套代表的是母爱。
  结尾两句,简直是神来之笔!作者饱蘸感情的笔触,入木三分地抒写了母爱的醇美和深沉。如此准确、凝练而富有创造性的表达,完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有创意的表达”。而这种表达,完全来自母子情感的心心相照,来自于孩子独有的曲折的感情经历。
  有情还必须有理。“理”是情的内核。有理性内涵,情感才不虚泛,才有深度,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情”中之“理”,需要思索,需要概括。作者眼前的两套书,概括为一套是“荣誉”,一套是“母亲”。文章如果仅仅写到“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儿”,跳不出感情的圈子,没有下文这理性的概括,文章还是出不了“新意”,达不到“有创意的表达”。青少年写作研究专家范守纲先生对“新意”,做了一个精辟的概括:
  应该说,文章的“新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的,它是感情的自然流露,生活思索的结晶,写作灵感的外化。
  新意=独特的感情经历 深刻的思考分析 恰当的文字表达。
  这,可以借用为我们趣情理自能作文的写作公式。让我们进一步探讨公式中的“深刻的思考分析”吧。
  第三境界:理境——
  碧空明净理境莹
  在上一章“情境融”中我们已经感知到,一篇好文章,有了赏美创美的趣味和深厚交融的情感,其间必有一种理性思考。这理性思考,要求我们在运思成文中,初则求条理清楚,继则求事理明彻,终则求哲理莹晰,从而达到理境晶莹的境界。
  在这种理境中,记事状物必有某种条理和线索。记事往往以某人或某种感情,以某物或中心事件为线索。状物则往往以空间方位或物理性质或时间发展为线索。即使是小到具体的言语表达,也应有一定的逻辑关联。有了这种条理,这种关联,就能使读者与作者、作品在趣味、情思上,协调和谐地发展。
  形象与理思结合在一起,就可获得一种够你回味的理境和理趣。青春年少的初中学生,会想象,爱思考,常常把想象与思考,形象与理思结合起来,升华提炼,往往能截取闪光的思维。比赛场上为投中了篮球而响起了一片喝彩声,一个同学就摄下了一个思维的闪光——《篮球》:
  别人为你喝彩
  是因为你落入了
  已设置好的圈套
  这里选取了一个贴切的生活形象,寄寓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如果有形象而没有哲思,就会像纸糊的灯,难以闪光;如果有哲思而没有形象,就会像和尚念经,一片云雾。形象与哲思的融合,正是青少年思维的本色。这种融合,在记叙或议论性的文章里也会燃烧出美点、亮点,迸射出思维的灿烂火花。请看一篇中考作文——《生活中的发现》:
  在这个世界上活了整整十六个春秋,不经意间,我发现我老了,你别笑,我的确老了,要不然,为什么青年人应有的红朴朴的脸颊,变得如此蜡黄?要不然,为什么曾一步跃三个台阶的脚步,变得如此蹒跚?
  我发现我老了。虽然眼镜片越来越厚,但黑板上的字却越来越看不清,这不是上了年纪的人才有的“老眼昏花”吗?该死的历史年代,我背了一遍又一遍,但还是记不住,这不是老年人常说的“记忆力衰退”吗?我曾经喜欢打蓝球听音乐,可是现在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不是“老化”的见证吗?
  文章接着写“生活中的我,也发现自己‘老了’”,然后进一步由己及人“同学也老了”。由点及面,表明青少年“老化”正是一代莘莘学子疲于奔命的缩影。从现象看本质,从花季年龄惊人地感叹着“老”,从而引出对应试教育危害性的深刻思考:
  刚满十六岁的我已经老了,这不太惨了吗?太惨了,又有什么办法?为了考高中,考重点,考名牌,无可奈何也。
  ……
  临“卷”涕零,不知所云!
  这些深刻的思考,来自切身的感受。结句借诸葛亮语翻出新的哲思理趣,让读者深思。这些思考,就是在一种趣境、情境和理境的融和中产生的。
  趣情理三境界,趣境新美,美在有真境,有幻境;情境融融,融在丰富,深沉而情景交融;理境莹莹,因有条理、合事理而明莹,因与情趣交融而生理趣。趣情理三境互融共生,自能作文的灿烂之花,定能竞相催放。
  
  李涓,教师,现居贵州贵阳。
其他文献
白马,冷月。  他戴着人皮面具,带着那把十年来都未曾离开过他的剑,来到这片枫林,没有谁能阻挡他。这一天,他等了十年。  他要与一个人重逢,重逢后,就是一场生死决斗。他没有把握,但是,为了报孪生哥哥的仇,他不惜一切代价。  突然,林子那边“嗖”地蹿出一个──他警惕地跳起,却只听得“喵嗚”一声。他吁了一口气,手心捏了一把冷汗。他暗嘲自己无能,俯下身,将那只小猫抱起,轻轻抚摸它。也许,它是他生命最后一刻
与正常对照组100例比较,65例患者治疗前血栓弹力图(TEG)表现为膏凝状图象者48例,γ、K、M值缩短(分别为2.80±0.81、1.10±0.30和26.40±5.98分),Ma值明显增宽(66.42±8.11m
素玉挎了大荆条筐。得挎个大的,万一捡到的东西多呢,筐里还放了把小镐,万一能从田鼠洞里扒出东西呢。素玉挎着大筐在田间慢慢逡巡,看见什么捡什么,萝卜叶子捡进来,嫩些的苦菜薅下来,捡到两个青棉花桃子,捏捏没捏动,放进筐里,回去在窗台上晒两天,不咧嘴也能捏开,棉瓣撕巴撕巴,就是棉花。素玉看见一小片苣荬蒜,叫了声哎哟,忙撂下筐一阵刨。可转了老半天时间,筐里还是一层薄薄的绿。田鼠洞看到两个,已被人扒过了,翻到
“婢”字由“女”、“卑”二字构成,可见婢女在古代地位之低贱。这个被侮辱被损害、最无力主宰个人命运的群体中间,常常产生智慧美貌双全的女子。  《世说新语》里说,“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的姑母有个鲜卑族婢女长得很美,阮咸的母亲去世了,姑母带此女来娘家奔丧,阮咸就和这个婢女恋上了。为母治丧,虽然是个悲痛日子,七情六欲当应克制,但阮咸不管那么多。本来阮咸跟姑母说好了,把这个婢女留下给自己当老婆,姑母也答应了
一、问卷的编制1.调查目的:了解中等专业学校物理教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物理教学如何认识、如何实施以及实施的效果如何?为提出相应教学模式和策略提供依据。2.调查方法:问卷
本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网架抗震特性,并用文中提出的以最大总应变能为准则的一种结构优化设计的新方法进行了两个网架的抗震优化设计,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In this paper, the
REACTIONSOFPYRITEINCATALYTICALOXIDATIONACIDLEACHINGSYSTEM¥Xia,Guangxiang;Tu,Taozhi;Yang,Hanlin;Shi,Wei(InstituteofChemicalMet... REACTIONSOFPYRITEINCATALYTICALOXIDATIONACIDLEACHINGSYSTEM ¥ Xia, Guangxiang; Tu, Taozhi; Yang, Hanlin; Shi, Wei (Institute of
期刊
正方文理分科,遵循自己的意愿父母是人生的导师,比自己走过更多的路,会有一些多年经验带来的普遍判断,可是这样的简单判断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就像同一种类型的数学题,也许最
锁儿和母亲坐在一辆驴车上,沿着尘土飞扬的荒路晃晃悠悠地回他们小山沟里的家去了。壮壮还没出院,他现在该打过第二遍针了吧?锁儿想起了壮壮。他和壮壮几乎是同时入院的。一
开 始  蚱蜢从蓬草里蹿了出来  没有坏消息,也没有好消息  “秋天了!”  满地的叶子被吹到旁边的小河里  像小船一样漂流  风太美了  我经过的这条路  藤草上开满了喇叭花  蓝色的  它们正年轻  云朵的声音  被一朵白云包裹的心  最轻最软  夕阳落在身边茂密的桃林  有一种纯净的美  蜻蜓、蚂蚱和枝丫间投下的点点光斑  正悄然爬上那根牵牛藤  暮色漫过胸口  我无法告诉你  微风轻轻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