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今后知识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研究
阅读对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古往今来,凡大成者都酷爱阅读、博览群书,因为书是几千年文化的结晶和思想的精华。阅读不仅能获取知识,了解社会,更能得到精神的喜悦和享受。所以,学生从小学开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终身受益。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承担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任务,必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务必做到科学合理,求真务实。
一、坚持自主阅读,保证学生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受传统教育习惯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总是不放心学生阅读,很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束缚学生的思想个性,也很难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因此,老师首先要摆正位置,课堂主人是学生而不是老师,阅读教学也是同样,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阅读,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老师则进行引导、监督和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阅读、喜爱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所以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坚持确立学生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这样阅读教育就能达到目的,学生语文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二、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读书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小学生来说,喜欢阅读就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最大的成功。因为小学生天生好动,对于枯燥的文字肯定没有多大的兴趣,并且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所以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情并茂,让学生置身其中,感觉新奇、真实、有趣,在阅读教学中产生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比如讲到《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秋天》等涉及自然景色、花鸟鱼虫的阅读教学内容,我会带他们到教室外、公园里,认真观察树叶、花草的变化,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开阔视野,又有全新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
三、保证阅读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一辈子收益,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首先,阅读的时候不能三心二意,一心不能二用,必须做到手到、眼到、心到,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优美的文字中。其次,阅读要有充足的时间保障,包括课堂时间保证和课外时间保证。为鼓励孩子多看书,我们可以开展一些阅读活动,例如每天早读,师生共读;放学回家,减少作业量,和父母一起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再次,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由学生决定读书的时间,按时阅读,形成很好的阅读时间安排,比如周末在家什么时间是必须阅读的,多长时间去图书馆和书店寻书。一旦确定,就必须坚决贯彻,持之以恒。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精神食粮,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会达到,同时语文水平自然会提高。
四、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在进行课内阅读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表述自己的观点。个性化阅读中的学生是充满个性的、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完成课内阅读基础上的,然而教科书的文章总是精读精讲的,使学生对课文厌倦失去热情。因此,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把学生的阅读引向课外,鼓励学生多读各种各样的书和各种报纸杂志,不断加大课外阅读量,在课外阅读汲取中更丰富的精神养料、思想的启迪、多元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语文素养。教师要坚持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坚持在教学中严格执行,为学生的长远考虑,做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相结合及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五、力求读练结合,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阅读不仅仅是读书,要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我,使阅读达到最优效果,还必须读练结合。如果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过关,光读不练,那么语文阅读对学生的情操体验、人文感悟就毫无意义。因此,语文阅读同样应该把“练”放在突出的位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读练相结合,才能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全面提高。比如在低年级学生看过一个故事以后,可以在全班学生面前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阅读的注意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高年级学生则要养成勤动手的阅读好习惯。如在遇到优美的语言和文字时,把它画出来,或者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以便请教老师,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可以摘抄名言警句,奇闻异事,可以写点读书笔记,把对书中读到故事的认识和感想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可以和学生分享,也可以开展读书笔记比赛。只有这样不断阅读,让学生养成爱读乐读勤读勤写的好习惯,才能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
六、巧用评价方法,鼓励学生热爱阅读
评价是导向,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法宝。因为小学生处于培养学习兴趣的阶段,所以我们必须巧用评价,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兴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比如让一位男学生读课文,他平时语文学习成绩一般,但是普通话流利,再加上声情并茂,整段文章读得相当有感觉,让人听了非常舒服。于是,我就走到学生这位学生面前,竖起大拇指,然后和这位男生握了一下手,并真诚地说:“你读得真好,比我读得好,以后肯定能当播音员,加油!”学生马上报以热烈的掌声,从此以后,这位学生上语文课特别认真,也越来越喜欢阅读了,自然语文成绩慢慢提高。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总结、实践、完善,才能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研究
阅读对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古往今来,凡大成者都酷爱阅读、博览群书,因为书是几千年文化的结晶和思想的精华。阅读不仅能获取知识,了解社会,更能得到精神的喜悦和享受。所以,学生从小学开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终身受益。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承担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任务,必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务必做到科学合理,求真务实。
一、坚持自主阅读,保证学生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受传统教育习惯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总是不放心学生阅读,很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束缚学生的思想个性,也很难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因此,老师首先要摆正位置,课堂主人是学生而不是老师,阅读教学也是同样,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阅读,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老师则进行引导、监督和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阅读、喜爱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所以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坚持确立学生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这样阅读教育就能达到目的,学生语文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二、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读书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小学生来说,喜欢阅读就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最大的成功。因为小学生天生好动,对于枯燥的文字肯定没有多大的兴趣,并且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所以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情并茂,让学生置身其中,感觉新奇、真实、有趣,在阅读教学中产生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比如讲到《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秋天》等涉及自然景色、花鸟鱼虫的阅读教学内容,我会带他们到教室外、公园里,认真观察树叶、花草的变化,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开阔视野,又有全新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
三、保证阅读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一辈子收益,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首先,阅读的时候不能三心二意,一心不能二用,必须做到手到、眼到、心到,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优美的文字中。其次,阅读要有充足的时间保障,包括课堂时间保证和课外时间保证。为鼓励孩子多看书,我们可以开展一些阅读活动,例如每天早读,师生共读;放学回家,减少作业量,和父母一起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再次,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由学生决定读书的时间,按时阅读,形成很好的阅读时间安排,比如周末在家什么时间是必须阅读的,多长时间去图书馆和书店寻书。一旦确定,就必须坚决贯彻,持之以恒。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精神食粮,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会达到,同时语文水平自然会提高。
四、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在进行课内阅读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表述自己的观点。个性化阅读中的学生是充满个性的、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完成课内阅读基础上的,然而教科书的文章总是精读精讲的,使学生对课文厌倦失去热情。因此,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把学生的阅读引向课外,鼓励学生多读各种各样的书和各种报纸杂志,不断加大课外阅读量,在课外阅读汲取中更丰富的精神养料、思想的启迪、多元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语文素养。教师要坚持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坚持在教学中严格执行,为学生的长远考虑,做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相结合及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五、力求读练结合,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阅读不仅仅是读书,要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我,使阅读达到最优效果,还必须读练结合。如果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过关,光读不练,那么语文阅读对学生的情操体验、人文感悟就毫无意义。因此,语文阅读同样应该把“练”放在突出的位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读练相结合,才能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全面提高。比如在低年级学生看过一个故事以后,可以在全班学生面前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阅读的注意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高年级学生则要养成勤动手的阅读好习惯。如在遇到优美的语言和文字时,把它画出来,或者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以便请教老师,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可以摘抄名言警句,奇闻异事,可以写点读书笔记,把对书中读到故事的认识和感想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可以和学生分享,也可以开展读书笔记比赛。只有这样不断阅读,让学生养成爱读乐读勤读勤写的好习惯,才能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
六、巧用评价方法,鼓励学生热爱阅读
评价是导向,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法宝。因为小学生处于培养学习兴趣的阶段,所以我们必须巧用评价,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兴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比如让一位男学生读课文,他平时语文学习成绩一般,但是普通话流利,再加上声情并茂,整段文章读得相当有感觉,让人听了非常舒服。于是,我就走到学生这位学生面前,竖起大拇指,然后和这位男生握了一下手,并真诚地说:“你读得真好,比我读得好,以后肯定能当播音员,加油!”学生马上报以热烈的掌声,从此以后,这位学生上语文课特别认真,也越来越喜欢阅读了,自然语文成绩慢慢提高。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总结、实践、完善,才能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