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糟求精 优化教学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4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研究方法等。才能随时随地发挥作用。使人终身受益。
  ——米山国藏[日]
  缘起
  邻居家的小刚是个数学迷,家里藏有很多数学方面的趣题集。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自己想当然地就成了他的挚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小刚为“如何找出次品”焦头烂额、欲罢不能。教育直觉告诉我这是个好问题,以“找次品”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失为一个好的创意。
  由于我们使用的苏教版教材没有安排该知识点,类似问题也没有提及,上网搜索,发现人教版和青岛版教材中都有出现。其中人教版在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安排了4个页面,青岛版在《数学与生活》中安排了2个页面。由此可见,四十分钟的活动时间很难覆盖所有找次品问题的类型,知识难度的挖掘上也不能过深。重新选择素材吗?几经心里盘问,还是很难割舍。徘徊之后,最终打定主意仍用“找次品”的资源,知识难度不往深处去,推理比较的方法倒是可以传授,运筹规划的思想也可以感悟。以“最优化”的思想主线串联“找次品”“学习经历”“生活经历”等,弱化数学知识的难度。强化学习活动的经验。指导思想明确后,我制定了两个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推理、讨论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方法的高效性。2.感悟假设、分类的数学思想,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第一次试教
  [教学设计]
  一、問题引入,比较方法
  1.引入问题:怎样在3包糖果中找出质量不足的那一包?学生口答。
  2.看图理解天平称重的过程。思考: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质量不足的那一包?
  评析:图的呈现能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为后续在多个物体中寻找铺垫思维。
  二、问题深入,感悟优化
  1.思考:5个物品中怎样找出次品?小组操作,画图记录操作过程。
  2.小组汇报,比较不同的解决方案。板书课题,介绍“最优化”。
  3.画图表示在8包糖果中找出唯一次品的方法。
  4.拓展介绍“你知道吗”。
  三、问题拓展,运用优化
  1.观看视频《田忌赛马》。
  2.思考:按照其他的顺序比赛,结果会怎样?感叹孙膑卓越的运筹天赋。
  3.回忆自己学习生活中运用最优化方法的经历,
  4.赠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教学思考]
  1.教学思想明确吗
  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渗透与运用的思想方法有很多,如推理、符号化、化归、分类、方程、集合、画图、优化、函数等。而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想让它承载过多的思想,不免有炒杂烩之嫌。倘若剪不断,则理必乱!借用天平称重找次品时,学生已经在观察“3找1”的图式中理解了推想的过程,很多同学也能直接口述“5找1”的方法,如果再在这里强调画图就成了画蛇添足。解决寻找次品的问题其实重在培养学生解决方法调试的意识,当确立一种方法后要进行逻辑推理。因此不能仅仅满足于结果的获得,还要敢于大胆尝试其他方案,在不同的方案之间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最优化、最便捷的称重方案。这里要突出的是推理和优化,而优化在这节课更具有代表性。因此,可以删去画图记录的教学要求,让学生自由地进行动手操作、口头交流,如若要画图也是学生自发进行。
  2.活动形式合适吗
  全班共有43名学生,由于天平数量的限制,只好分为6组,每组约7人。课前准备糖代价较大,所以用玻璃弹珠代替糖装在喜糖包里。数学课上要使用天平。对学生而言是件新鲜事,加上7人小组是课前临时组建的,刚开始上课就看出他们掩饰不住的兴奋。实际操作时,天平托盘较小,4包糖放在上面很不稳妥,有好几个小组的糖包滑落下来,弹珠满地跑,教室内不时有嬉闹声。一个字——“乱”,天平的操作成了几个调皮鬼玩耍的好机会。痛定思痛,天平的操作必须吗?小组的人数合适吗?比较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两个学段“综合与实践”的要求发现:第一学段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而第二学段需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方案制定”。后者更注重实践活动的研究味,重归纳、重推理、重数学模型的思考。诚然,实践活动课中需要操作,但学生已能在头脑中进行“5找1”的推理思维,就可以不需要小组的称重。但又不能全部取消,毕竟班级中还有不少学生想象不出也想象不了推理的过程,如果没有亲眼所见的称重,他们可能就成了课堂的看客。总之,动手操作是思维的拐棍,探究过程中必须用,但还要注意不能让拐棍羁绊了前进的步伐。
  第二次试教
  [教学改进]
  一、问题创建。引入“最优化”
  1.引入问题:怎样在3包糖果中找出质量不足的那一包?学生口答,感受天平称重的快捷。
  2.图式理解并回答:至少几次保证找出质量不足的那一包?
  评析:数量较少时能轻松地进行推理思考,但数量增多、问题复杂时,没有图式的支撑很难完成多步骤的推想。这里的抽象图式既是对“3找1”合情推理的延时理解,也为后续自主探究“8找1”“12找1”做好铺垫。
  二、问题深入,感悟“最优化”
  1.问题:怎样在8包糖果中找出质量不足的那一包?独立思考后4人小组内验证操作。
  2.汇报不同称法,寻求最优化的方案。
  3.头脑风暴:如何3次从12包中找出质量不足的那一包?口头汇报。
  4.揭示课题,板书认识“最优化”。
  三、问题延伸,运用“最优化”
  1.回顾学习中曾使用最优化方法的经历。(简便运算、租船方案)
  2.列举生活中运用最优化方法的事例。(理发顺序、路径选择)
  3.重温《田忌赛马》,探寻不同的比赛顺序,交流感受。   4.赠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教学感想]
  1.精心选取素材,有效促进思想的感悟
  课程资源由可能状态进入实际应用领域有一个判断、鉴别、开发、建设、管理、应用和共享的过程,资源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是利用课程资源有是否合适之别。比较两个版本的教材在“找次品”数量上的不同,发现人教版安排的是先从“5找1”中引出天平,再在“9找1”中比较发现“3份法”最快捷:而青岛版的安排是直接在“8找1”的实验中发现“3份法”最省事,再通过“9找1”对“3份法”进行运用验证,两者不约而同地总结了“3份法”。诚然,他们的教学重点是“找次品”的问题模型,很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拓展,而自己的重点不是掌握“3份法”,只是想让学生在不同的方案中感知“3份法”的最优化。优化的前提是多樣化,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很多种“8找1”的解决方案:
  课堂上能涌现出如此多不同的方法,说明学生具有敢于挑战、主动思维和积极交流的学习品质。每呈现一种方案,学生就需要对它进行合理的推想,这其实就是对“找次品”核心数学思想——推理的反复运用,而多样化的结果又为优化比较提供了条件,这里把“8找1”素材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后面头脑风暴思考“12找1”奠定了认知基础,也使学生对“3份法”的最优化价值有了深刻体验。
  2.耐心检索资源,有效整合学科间的联系
  数学不是孤立的,它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和存在方式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味,我们不可能关起学科的门来只谈数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明确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课中播放《田忌赛马》的视频,学生一方面感叹孙膑的聪慧,另一方面也从数学的视角去探索“还可以有其他赢的顺序吗”,这就是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样是《田忌赛马》,语文中的人物分析是那样的文采飞扬,数学课上的方案推想同样精彩纷呈。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学整合创造了便利条件,我们没有理由做井里的青蛙。课中适时介绍“百度”,搜索“最优化”的相关词条,从而更清晰地明确思想的运用价值,也让学生感受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这是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
  3.用心创设问题,有效帮助品质的养成
  找次品的问题或许学生还有些陌生,但优化的数学思想其实早就运用。以最常见的简便运算为引子,学生一下子打开了记忆的阀门,回想出很多一题多解的经历,“怎样租船最省钱”“怎样安排理发的顺序使得等候的时间最短”“走哪条路最近”等,当然也包括了许多教科书中的开放题。这些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学习问题鲜活地在头脑中再现,帮助学生感悟了优化的思想价值。
  说到底我们给学生的不能仅是知识,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执着追求、勇于创新的理性精神。“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仅是语文课上的口号,也是数学课上要践行的态度。列举学习生活中运用“最优化”的事例,不仅让学生知道优化的思想无处不在,还要知晓“怎么解决问题”的后面接着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这是对自己的挑战,也是对自己的超越。我想这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深远而有意义的。
其他文献
饲料中甜菜碱对动物的生产性能会产生许多积极的作用。最近利用源自甜菜蜜糖的甜菜碱进行的一系列研究,探索了这种天然来源的甜菜碱是否能够替代肉鸡饲料中一定数的蛋氨酸。  甜菜碱(Betaine,BET)或者三甲基甘氨酸是一种具有两性离子结构(双极结构的中性分子)的季铵类化合物。它首先发现于甜菜蜜糖汁中,随后又在其他植物(菠菜)、动物(虾、有壳水生动物)和微生物中被发现。在细胞线粒体中,BET在胆碱氧化酶
中图分类号:S814.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03-0039-01  孵化场收集大量数据以监测生产性能和确保孵化器在设定的操作参数内运作。这些数据对孵化场很有价值,可用于发现问题并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为达此目的,对数据的正确处理和分析至关重要。  有效的数据分析要求数据储存于数据库中,理想方式是将待分析的数据存储在单一的表格或者由连续的行和列组成的Excel工作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5)11-0071-02  家禽舍温暖和可挡风避雨的环境,并有充足的食物和饮水,为有害生物的栖身和繁殖提供了理想场所。受环境的吸引,有害生物会给家禽带来特殊的健康风险。大鼠、小鼠、苍蝇和野鸟都因其能够传播疾病而在养殖业中臭名昭著。  在商业化家禽生产场中,大量的家禽采用密集的方式进行饲养,传染能以惊人的速度发生,威胁着家禽舍
Riemer于1904年首次报告了在家禽上发生的一种流行性败血症。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被认为是一种新的鸭病——鸭败血病或传染性浆膜炎,是生长期鸭的一种常见败血性疾病,在全球都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S815.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10-0021-02  多年以来,鸭疫里默氏杆菌还被命名为许多不同的名字,这种情况已经导致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发病率和治疗产生
上期回顾:上期主要介绍了硒与动物繁殖力之间的关系、哺乳动物精液的脂肪酸组成以及精液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中图分类号:S816.7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8)08-0058-04  4 公猪精液的抗氧化系统  在进化过程中,生物体会形成众多特殊的抗氧化保护机制来应对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作用。因此,正是有了这些天然抗氧化剂
母猪正变得越来越高产,导致生产出更多但更脆弱的仔猪。同时,母猪在哺乳期要承受较大的体重损失。通过稳定的肠道微生物菌群保持一个健康的胃肠道,这对母猪获得较高的采食量并产生充足的初乳至关重要。  经济形势促使养猪生产者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生产猪肉。这包括使每头母猪能提供尽可能多的仔猪,以维持较低的仔猪成本。多年来,通过引进科学的育种计划和追求集约化的选育,母猪已经变得越来越高产了。它们应该能产下许多窝和每
母猪在分娩和哺乳期间采用舍内无束缚的饲养方式是澳大利亚生猪生产商Laurie Brosnan的目标。这种饲养方式会带来更多的管理挑战,其中包括如何保持较低的仔猪死亡率。  澳大利亚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领跑于未来的养猪生产,并为此铺平道路。2014年,Laurie Brosnan在Bettapork建造了一个规模为1 400头母猪的新猪场。在该新猪场中,哺乳母猪在
中图分类号:S815.9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7-0065-01  一个月以前,美国瘦肉率为53%~54%的商品肉猪价格为9.15元/kg(60美分/lb)。上周五,瘦肉猪的价格飙升到11.40元/kg(74.74美分/lb),也就是说,每头猪的总价在一个月内增加了204元(30美元)。现在,养猪生产者已经开始盈利,不再处于亏损状态。我们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周中
植酸酶在单胃动物饲用酶制剂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年销售额超过5亿美元。通过促进磷的消化吸收以及提高能量和氨基酸的利用率,当前优质的植酸酶有望使生产成本成倍缩减。  中图分类号:S816.7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01-0050-03  尽管植酸酶已被广泛使用,其作用方式也已得到大量的证实,但有关确保其在动物体内发挥最大效益的最适添加剂量的探讨尚无定论。  20年前,
摘 要: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被认为是猪发生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病原体,PMWS也是全球主要的猪病之一。PCV2还与其他统称为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s,PCVD)的发生有关。然而,在研究PCVD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