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破坏了宝宝的安全感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u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感是婴幼儿的第一心理需要,对其身心发展具有基础性重大意义。宝宝的安全感主要来自父母,遗憾的是,父母的无心之举常常破坏宝宝的安全感,给宝宝的心理造成暗伤。
  信口开河留祸患
  【案例】被吓坏的雯雯
  4岁的雯雯是幼儿园里有名的胆小鬼,只要有小伙伴恶作剧对她说一句“我不喜欢你”,雯雯就会马上大哭起来。如果小伙伴们做游戏忘了叫她,她不是勇敢地要求加入,而是坐到角落里生闷气。
  家访时幼儿园老师了解到,雯雯的妈妈是个缺少耐心的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吓唬雯雯,还喜欢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比如,雯雯在家吃饭时闹着让妈妈喂,妈妈就不耐心地呵斥:“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感觉到自己可能被抛弃,雯雯马上屈服。如果雯雯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妈妈不知从何说起,也懒得跟4岁的孩子解释,就信口开河地说:“你是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雯雯信以为真,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吭。
  【分析】父母说什么,宝宝信什么
  4岁左右的宝宝,对情绪的理解能力有限,往往通過父母的面部表情、行为去认知父母的情绪,而对成人一些复杂的内心体验难以理解,会把爸爸妈妈声称的离开,当成是真的离开,甚至是永别。所以,用“妈妈不要你了”这样的话吓唬宝宝通常很有效,但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大伤害,会大大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对策】父母要管住自己的嘴
  首先,父母不能随随便便地吓唬宝宝,也不要对孩子贴“你是笨小孩”之类的标签,因为这样的负面评价会让宝宝受伤,他会相信自己真的很笨。
  其次,宝宝到了一定年龄便会提出“我从哪里来的”之类的问题。
  缺乏母爱结恶果
  【案例】离不开妈妈的倩倩
  4岁的倩倩每天早晨都会在幼儿园门口大哭一场,她抱住妈妈的腿,死活不让妈妈走。周末和节假日在家,倩倩也想与妈妈寸步不离,但是妈妈做不到,因为妈妈很忙,每天早出晚归,很少持续陪她超过两个小时。妈妈在家的时候,倩倩和保姆玩,十分听话,一旦妈妈要出门,倩倩就哭得一塌糊涂:“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妈妈不要走……”没有妈妈的场合,倩倩变得十分任性,蛮不讲理,动不动就大哭大闹。
  【分析】缺乏母爱后果严重
  妈妈在与不在身边,为什么倩倩判若两人?究其原因,是她获得的母爱不够而导致的安全感缺失。像倩倩这样的宝宝,在平常生活中很多。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的概率日益提高。许多父母由于工作忙碌,不得不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照顾。虽然说在物质上宝宝并不缺少什么,但是宝宝最不可缺少的母爱却遗失了,后果不堪设想。
  【对策】给孩子充分的母爱
  为了保证宝宝享有充足的母爱,妈妈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给予宝宝无微不至的触肤情感刺激。妈妈经常抚摸孩子,是宝宝建立安全感、心情平和的基础,同时,妈妈给予宝宝所需的心灵交流,也是宝宝精神愉悦、笑迎生活的资本。
  2.经常且规律的亲情陪伴。对于宝宝来说,父母就像是玩伴一样重要,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宝宝很难养成良好且规律的生活习惯,安全感自然也就无从培养了。
  3.不要急于把孩子推向独立。孩子走向独立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即使孩子已经6岁了,他依然需要你给他小婴儿那样的爱。不要今天还帮孩子穿衣服,明天就送他去寄宿学校,那么快就让孩子独立,会害了孩子。
  4.不要将教养责任推出去。养育自己的宝宝是父母的责任,保姆和幼儿园等只能提供协助,无法取代父母在宝宝心中的地位。
  家庭气氛要改善
  【案例】小霸王小光
  5岁的小光是幼儿园的小霸王,经常欺负小朋友,只要未遂其意,他必定要用拳头来为自己“讨公道”。他甚至不服从老师的管教,老师批评他,他就做仰天长啸状,向老师示威,甚至对老师动粗。
  家访时老师了解到,小光的父母感情不好,几乎天天吵闹,有时还打架,闹得四邻不安,居委会和派出所经常干预。小光的蛮横和暴力倾向是不是受父母影响呢?
  【分析】蛮横是在自我保护
  宝宝的认知能力有限,几乎全都来自观察和体验,所以,宝宝的行为都是家庭的产物。小光的暴力倾向无疑是模仿父母,但心理基础与父母大相径庭。
  由于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性格粗暴,使宝宝对其产生了戒备、抵触心理,很自然会将这种心理反应在了行动上。其外表的强悍其实是在自我保护,证明了其内心的敏感与脆弱,严重缺乏安全感。
  【对策】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如果宝宝是树苗,那么家庭氛围就是土壤,所以,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是父母应尽的义务。父母至少应该为宝宝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如果经常处于父母言语或肢体冲突的不安环境中,宝宝会有恐惧的猜测:爸爸妈妈是不是因为我不乖才吵架?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了?他们会不会离开我?由于孩子对大人们的争吵无能为力,因此只能躲在角落里暗自哭泣,或是独自胡思乱想,然后把怨气累积在心中,长大后会有扭曲的价值观。因此,拥有一个安康快乐的生长环境,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2.拥有稳定的经济基础。父母应该有能力保障宝宝生活的基本需要,让宝宝衣食无忧。有的留守儿童常年生活无着落,就会缺乏安全感,而缺乏安全感又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厌学、辍学、小偷小摸,被惩罚又会让他们安全感尽失。因此,给宝宝夯实经济基础是父母的责任。
  3.别把应酬带进家。如果家里有3岁以下的幼儿,家中的访客不宜过多或来往过于频繁。除了宝宝可能会模仿客人的不良习惯,如打麻将、大声喧哗之外,宝宝平时规律的生活规律也会因访客的到来而紊乱。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来说,除了公园和书店之外,尽量不要带孩子去嘈杂的场所,因为外在环境有太多不可预知的突发状况,单纯而规律的生活环境及作息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更为有利。
  4.每天都有约定的亲子时光。父母的近距离陪伴是宝宝所期盼的。除了一起做游戏,父母可以和宝宝约定一个相对固定的亲子时光,比如睡前讲故事半小时。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问:经朋友介绍,林某来到我家给我儿子补习英语,每节课150元。林某提供了他的大学毕业证、教师资格证等证件,我留了复印件。我找朋友鉴定林某的证件,发现大学毕业证、教师资格证都是假的。请问,林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我能否报警?  范海濤(河南濮阳)  律师意见:我国《刑法》第280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写作文也有巧,抓住两点就行了  一提起作文,小明妈就气得牙根痒痒!她花了大力气、大价钱让小明学写作文,可小明总没长进。于是,她向我请教,问我是如何教儿子写作文的。  我儿子的作文说不上有多好,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写作文没有畏难情绪,抓起笔,唰唰唰就写成了。我儿子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我告诉他,写作文也有巧,抓住两点就行了。  下面,我就把这两点告诉家长朋友们。  一、学会感受  感受,是受外界客观事物
她气急败坏地说:“妈妈,做饭不仅麻烦,还很危险啊!”  一天,我感冒了,吃藥后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很不舒服。可蒙蒙的爸爸出差在外,家里没人做饭,我想趁机锻炼一下蒙蒙。于是,我问蒙蒙:“妈妈感冒了,今天你做饭,行不行?”蒙蒙马上拒绝了:“我不会做,也不想做,还是点外卖吧。妈妈,你想吃什么?”我摇摇头:“妈妈没胃口,不想吃。”蒙蒙见状,给自己点了份外卖,就继续看电视。  蒙蒙11岁了,什么家务活都不做,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009名幼儿家长进行了一项调查。  参与调查的幼儿家长中,孩子在公立园的占49.8%,在企事业单位自办幼儿园的占10.2%,在普惠性民办园的占21.5%,在营利性民办园的占17.3%,在非正规幼儿园的占1.2%。孩子在一线城市上幼儿园的占28.5%,在二线城市的占49.4%,在三四线城市的占19.6%,在城镇的占2.3%,在农村的占0.2%。  調查中,
不被肯定的孩子  赵女士今年38岁,是一家旅游公司的副经理,丈夫是银行信用卡部主任,都属于高收入人士。她的儿子小杜今年13岁,上初一。电话预约咨询时,赵女士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半小时,抱怨小杜如何不听话,如何厌学,如何拒绝与父母沟通,等等,并断定小杜进入了“青春逆反期”,问我有没有治“逆反病”的方法。我借口不要打草惊蛇,请她第二天单独来访,理清头绪再对小杜进行辅导不迟。  第二天剛一见面,我就如实对
■子女成年,继续抚养?  问:12年前,我与妻子离婚,7岁的儿子随他母亲生活,我每月支付抚养费,并承担孩子的教育费用。现在,儿子已满18周岁,考上大学,而我的经济状况不佳,无力支付他的大学学费。请问,子女已经成年,我还需要继续履行抚养义务吗?能否不再支付抚养费和教育费?  马显生(四川泸州)  律师意见:我国《婚姻法》第21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
16岁女儿已有3年恋爱史  我的女儿今年16岁,但是已经有了3年的恋爱史。在这3年中,我和她爸爸想尽了一切办法,阻止她与那个男孩儿来往,但是收效甚微。现在,女儿我行我素,丝毫不掩饰她的恋爱行为,在学校公然与那个男孩儿以恋人关系示人,同学们也把他们当作“小两口”对待。  3年前,女儿刚上初二,我就发现她有些不对劲,经常把自己关在小屋里,一待就几个小时,这与她以前爱说爱笑的性格形成强烈的反差。我想知道
在您心目中,家庭成员谁最重要?是父母、孩子,还是配偶?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既然是亲人,何必要分出轻重呢?此言差矣。事实上,许多家庭教育问题,根源正是因为没有分出轻重。本期,我们邀请情感问题专家、家庭教育指导师李士荣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谈谈这个话题。  父母为尊——这样的排序看似无可厚非,其实有重大隐患  主持人:首先,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假设你家是三代同堂,你的父母、孩子和配偶,请按重要性给他们
我之前赴美国哈佛大学访学,儿子随行,进入了波士顿的一所公立幼儿园。  入学两周后的一天,儿子放学回家特别兴奋地对我说:“妈妈,我今天当LineLeader(队长)了。”说着,还拿出一张很大的海报,上面写着一个大标题“MorningMessage(晨间信息)”。具体内容包括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今天的队长是谁,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等等。“晨间信息”海报每次只发给当天当队长的小朋友,因此儿子特别
问:罗大佑在歌曲《童年》里唱道: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昔日美好的旋律,如今让我这个为娘的听来却很惆怅。我女儿就是这样,上学迟到、洗漱拖拉、作业不写……她的拖延症没让我感到美好,只让我感到崩溃!这个“永远不急的大王”,什么时候才能积极行动起来呢?  卢会  答:加拿大的一位大学教授通过实验发现了和拖延密切相关的四因素:自信心不足、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