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虻属华丽虻组四新种(双翅目:虻科)

来源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geyong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中国虻属华丽虻组研究的最新进展,描述了4个新种,分别命名为副武夷山虻Tabanus parawuyishanensis sp.nov.、亚东虻Tabanus yadongensis sp.nov.、察雅虻Tabanus zayaensis sp.nov.和遵明虻Tabanus zunmingi sp.nov.正模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其他文献
寄生线虫病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但目前防治寄生线虫病尚存在困难。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运用生物技术手段来控制寄生线虫病将成为可能,由此而来,研究寄生线虫的基因
本文用低氧水刺激感染登革Ⅱ型病毒的白纹伊蚊滞育卵孵化,按时间顺序共收集孵化的7批幼虫,仅在最先孵化的两批幼虫中检测到病毒,而在此之后孵化的幼虫都没有检测到病毒,推测
在室内研究了香茅醛及混配药剂对蚊虫的驱避、击倒、灭杀效果.结果表明:香茅醛的剂量在400mg以上时,对蚊虫有驱避作用;在700mg时,对蚊虫的击倒、灭杀效果最佳,分别达到了60%
为识别和克隆华支睾吸虫新基因,对华支睾cDNA质粒文库进行随机筛选并测序,并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序列分析,识别华支睾吸虫未知基因,同时根据PGEX-4T-1多克隆位点及未
采用Western-blot免疫学方法对嗜人按蚊中肠粗蛋白和膜蛋白(即纯化后的粗蛋白)分子量及免疫原性进行分析.结果,经SDS-PAGE电泳,嗜人按蚊中肠粗蛋白显示8条主带,分子量范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