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识别和克隆华支睾吸虫新基因,对华支睾cDNA质粒文库进行随机筛选并测序,并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序列分析,识别华支睾吸虫未知基因,同时根据PGEX-4T-1多克隆位点及未
【机 构】
: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部,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部
【基金项目】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识别和克隆华支睾吸虫新基因,对华支睾cDNA质粒文库进行随机筛选并测序,并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序列分析,识别华支睾吸虫未知基因,同时根据PGEX-4T-1多克隆位点及未知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并构建原核重组质粒.结果发现了Cs vpB基因,其完整阅读框含762个碱基,编码254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7.7kDa.序列分析表明,Cs vpB蛋白与其它物种的卵黄前体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所构建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vpB经PCR、双酶切及测序证实与目标基因相符.
其他文献
2006年5~6月,在香港大帽山到大屿山的18个不同生境地点进行了蠓科昆虫的调查采集,共采获库蠓、蠛蠓和细蠓3吸血蠓属24种。本文报道了全国新纪录库蠓4种,并描述了潮湿蠛蠓Lasiohel
寄生线虫病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但目前防治寄生线虫病尚存在困难。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运用生物技术手段来控制寄生线虫病将成为可能,由此而来,研究寄生线虫的基因
本文用低氧水刺激感染登革Ⅱ型病毒的白纹伊蚊滞育卵孵化,按时间顺序共收集孵化的7批幼虫,仅在最先孵化的两批幼虫中检测到病毒,而在此之后孵化的幼虫都没有检测到病毒,推测
在室内研究了香茅醛及混配药剂对蚊虫的驱避、击倒、灭杀效果.结果表明:香茅醛的剂量在400mg以上时,对蚊虫有驱避作用;在700mg时,对蚊虫的击倒、灭杀效果最佳,分别达到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