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肺炎来袭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天,孩子更容易感冒发烧,而家长担心的是,孩子感冒会发展成肺炎。了解肺炎的一些相关知识,心里有了底,就不会那么担心了。
  些孩子一到冬季就容易得肺炎,难道说肺炎和冬季是绝配?当然不是!那为什么孩子冬天很容易患肺炎呢?除了与孩子的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冬季温差大易感冒有关,还与家长不了解肺炎的早期表现导致护理不当有关。孩子感冒后,家长如果能早早地分辨出肺炎的苗头,及时就诊,及时治疗,是可以及时阻断其发展的势头,让孩子早日远离它的困扰的!
  肺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肺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在感冒的基础上发病,只是,有时它们与感冒症状相似,家长们很容易將两者混淆。那么,如何分辨肺炎的早期症状呢?
  咳嗽
  小儿肺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起初为单声刺激性干咳,之后咳嗽逐渐加剧,表现为阵发性频繁咳嗽,部分孩子表现为昼轻夜重。此外,这种咳嗽带痰,初为白色黏痰,后可表现为脓痰。新生儿、早产儿则表现为口吐白沫。咳嗽严重的孩子还会出现咳后呕吐的现象。
  发热
  小儿肺炎大多都会发热,热度高低不定,多为不规则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退热药只能使体温暂时下降一会儿,不久又会上升。新生儿、重度营养不良的孩子有不发热或体温不升的表现。
  气急
  孩子气急多发生于发热、咳嗽之后,呼吸加快,每分钟可达40~80次/分,严重时表现为喘憋、呼吸困难,可见鼻翼翕动、口唇及指甲苍白或发紫。大些的孩子会告诉家长,他头痛、胸痛、感觉疲乏。
  没有精神,食欲不佳
  除呼吸道症状外,患病的孩子还会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表现。而新生儿和小婴儿临床表现则不典型:不一定发热,也不一定咳嗽,有时仅表现为拒食、呛奶、少哭、少动、反应差、气促、呕吐等。
  听诊器可听出异常
  在肺炎早期,医生用听诊器听诊孩子的胸部,可听到孩子的呼吸音正常或呼吸音粗糙,严重时,在孩子吸气末期会听到固定的中、细湿啰音(像水沸腾时的“咕嘟”声,亦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炎的重要体征。
  如何居家观察?
  有的家长把肺炎当成了一般感冒,因而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孩子发热、咳嗽,是感冒还是早期肺炎,家长可在以下5个方面进行观察。
  观察发热情况
  肺炎发热多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退,或用退热药后退了又升。
  观察咳嗽和咳痰情况
  普通感冒咳嗽以单声干咳为主,同时伴鼻塞、喷嚏、流涕、咽痛、发热。肺炎的早期症状跟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相似,症状加重时,咳嗽会逐渐频繁,尤其是晚上咳嗽加重,由干咳转为痰咳时会伴随着痰多、喘息,此时要警惕肺炎发生。
  温馨提醒:
  普通感冒和肺炎都会有咳痰的症状。但普通感冒往往是在咳嗽快要好转时,如咳嗽次数逐渐减少时出现有痰情况,且常常是有痰才会咳一两声,而肺炎的咳痰却表现为咳嗽越来越重、越来越频繁。
  观察呼吸情况
  呼吸急促是鉴别肺炎和普通感冒最实用的指标,感冒的孩子没有呼吸急促的症状,婴儿肺炎大多有咳嗽或气喘,常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憋气、嘴唇发紫、鼻翼翕动,此时表明孩子的病情严重,要及时送医院就诊。
  正常呼吸频率范围:
  新生儿
其他文献
妈妈,如果我好好吃饭,你就奖励我买上次那个玩具好吗?”“妈妈,如果我好好练琴,一会儿可以奖励我玩电子游戏吗?”“妈妈,如果……”你是不是经常遇到孩子这样和你“讨价还价”?答应奖励他,他的“要求”可能会步步升级;完全不理会,又担心他失去积极表现的动力。我们到底要不要奖励孩子呢?又该如何奖励呢?来看看两位心理学专家的建议。  家庭教育中需要奖励  对孩子的奖励不是不可有,良性的奖励是有助于家庭教育和孩
推荐书目:《探索儿童的绘画世界》  推荐理由:绘画作为开启儿童艺术之门的重要活动,一直受到父母的高度关注。但在宝宝学绘画的路上,父母的疑问也很多。本书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回答有关儿童绘画的诸多问题,并将科学的理念与多年实践研究经验传播给更多的父母和教育者。  一个妈妈指着歪歪扭扭的线条组成的小汽车轮廓,问:“他画的是什么呀?怎么照着画也画不像啊!”  天天想画个茶壶,妈妈看了一眼,笑道:“这是茶
不是每位妈妈都能写出一本如何送孩子上哈佛、去剑桥的育儿书,但是如果让每位妈妈写一本关于宝贝生病了是如何应对和总结各种经验教训的书的话,如《宝贝生病惊魂记》《原来宝贝生病应该这样做》《宝贝的6次发烧》等等这些书可能都会很快“出炉”。这也就说明,没有不生病的孩子。所以,我们从来不做“孩子不生病的秘密”“这样做孩子不生病”这样的选题,一看就是伪科学。我们总是喜欢直面“秋冬季到了,孩子又生病了”这件事,这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是一群淋巴组织,附着于鼻咽的顶壁和后壁交界处。腺样体在婴儿出生时即有,随着年龄而增生,6岁时达最大程度,以后逐漸退化,10~12岁会自行消失。
从这一期开始,我们将10本图画书的更多资料制作成可以观看的小视频。  希望您“实验”入围的图画书,将您与孩子共读之后的故事和感想发送给我们。  我们将择优刊登在杂志上,并将在年终评选“阅读小博士”,为小朋友颁发奖状和奖品,  资深的读者还有机会成为父母评审员代表,参与童书排行榜的评选!  评选时间:投稿常年有效,10月份进行评选及揭晓  参与邮箱:fumubidu1980@126.com  适合年
80岁高龄仍在讲课,理想是90岁时将微积分普及到中小学,大部分普通父母也能懂,文艺界人士甚至能用微积分写小说。这位孩子们都崇拜、喜爱的“微积分爷爷”、数学家院士林群,对于科普的热爱和执着精神让我们无比钦佩,更能引发我们深思的,是他对于家庭教育寄予的期望和思考。  父母必须做好引导  在能做的里面选重要的,在重要的里面选能做的  提起家庭教育,很多家长想到的第一条原则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允许孩子
发展迅速的人工智能公司副总裁,还有时间成为好妈妈吗?蒋燕的回答是肯定的。她不仅分享了自己陪伴孩子的具体做法,还谈到了一个“什么是好妈妈”的最根本的问题。  说起自己的职业和女儿的关联,让蒋燕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公司组织的一次家庭日。那天,公司里来了很多小朋友,包括自己4岁的女儿萱萱。小家伙虽然还不太懂妈妈的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但是一下子就被高科技的氛围迷住了,这里不仅有好几块能同时展示自己面容不同角度
自然养育这个词,经常被人误解,好像我们提倡自然养育就是把孩子往大自然里一扔,任他自生自灭。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甚至是对“自然”这个词的误解。自然也并不是亘古不变的呀!从早期地球的演变,到生命起源;从海陆格局的形成,到气候发生改变;从无脊椎动物的起源,到人类起源与进化……这些都在自然变迁,只是它有自己一整套的生态调节系统,需要无比漫长的过程。  而且,在自然养育这个观念中,我们强调的主要层面还不
在出生之前,小家伙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尤其是肺部的成熟以及脑部的发育。但他的肺部现在已经能有节奏地做呼吸样的动作了。他现在的皮肤由红色变成了粉红色,免疫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都正在迅速发育中。他全身很多部位的骨骼都在硬化,但颅骨的骨缝却依然较宽,这是他为自己能顺利地被分娩而做的准备。  随着脂肪的增加,胎宝宝会越来越胖,这有助于他出生后维持体温。小家伙在为出生做各种积极的准备了,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你或许拥有无限财富,但你可能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我认识的一位忙碌的职场妈妈,每天晚上临睡给女儿讲故事、读书,从孩子6个月到6岁,天天如此。 10分钟的“睡前故事”像是一个小小的仪式,让女儿安心入睡, “喂故事”的陪伴方式,像是母女俩的一份小甜点,滋养出浓浓的幸福感。而这位妈妈,似乎也找到了一种平衡工作与生活的积极方式。  的确,亲子阅读的魅力在于,它所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