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科研究生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法初探

来源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实践能力是研究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现有实验条件下,如何设计研究生实验课程体系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难题.以材料学科为例,通过构建专业方向基本实验、测试技术基本实验和测试技术专业实验,探讨了研究生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法.
其他文献
操作系统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为背景,针对目前操作系统原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这一内容突出体现于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计算思维,在编程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共识.目前课堂“重步骤、偏模仿”的编程施教方法与国家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在Scratch教学中融入计算思维,旨在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愈发体现出职业化的特点.职业教育可以为民族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中职机械工程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教育教学需要做到理论和实践同步.介绍了微课的特点和优势,立足于中职机械工程专业探索了微课的应用意义及教学策略.
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Scratch是一种可视化编程软件,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有效工具.分析了融入计算思维的Scratch创意编程教学策略,以《动物表演》一课为例,详细阐述了融合计算思维的Scratch程序设计实践应用,得出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并有助于让学生爱上编程教学.
借助注射器和医用三通管,组装成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新装置;该实验装置组合巧妙、设计新颖、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丰富了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将该创新实验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并能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培养目标作为导向,逐步完善课程体系,通过多维度达成度评价机制,对课程达成度、指标点达成度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客观评价,寻找需要改进的突破点,进而提出具体方案和改进措施,把持续改进的理念应用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调查结果表明,持续性改进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其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的.
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重组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网络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改革考核方式以及实施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分析了高校电类实验课程的现状和不足.针对电类实验课程内容重复性、陈旧性、单一性,教材过于理论化,考评体系单一,实验教师缺乏等问题,建立电类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功能齐全和设备先进的电类实验室,完善电类实验课程组织保障机制.实践证明,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类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能够为相关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当前国家实施新工科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面前,普通高校学位点如何进行建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针对我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位点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从理论基础、方法与措施、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打造新工科导师团队、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制订灵活的高水平人才引用机制等措施.通过学位点建设实践,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培养优秀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结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标准,以南京工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践为例,分析了当前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应结合行业发展现状,以毕业生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根据自身专业特色,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形成符合培养目标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要求,并构建了体现工程技术和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思路和措施,可为同水平应用型大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