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出发优化物理教学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55868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发现,学生表面上听懂了物理知识,并不等于已经掌握了物理知识,更谈不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当前这种矛盾在广大中学生身上普遍存在,该现象也引发不少物理教师思考与研讨.在此我们不妨从学生的认知过程分析其中的主要问题,深入反思并努力改进我们的教学.
  1 学生学习物理的认知模式
  学生的物理认知是指与学习物理知识密切相关的心理过程,它包括学生原有物理知识的准备,对新知识内容的感知、理解和应用,新、旧知识在头脑中的组织,以及感知、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的习惯等.思维加工过程分为感知物理现象、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解决物理问题三个阶段.感知物理现象是说学生对物理事实、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有较清晰的认识,然后,学生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具体变为抽象,这是认知的第一次飞跃.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建立物理表象,它是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的必要过程和桥梁.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支持下,物理表象通过分类、概括、抽象等思维加工过程,就可以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学生不仅要清楚概念的内涵、外延和本质属性,明确概念建立的依据,明确其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还要重新组合自己的物理认知结构.
  通过解决物理问题,才能巩固、深化、活化物理概念和规律,才能对新的物理环境做出正确的反应,知识由理解变为会应用,思维从抽象再到具体,这是物理认知的第二次飞跃.显然,两次认知飞跃需要的条件是不同的.对于熟悉类型的简单应用,学生只需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关的物理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新的物理环境,只要正确回忆相关的物理内容和方法即可.但对于较复杂的物理问题,学生需要对学过的物理概念、原理和方法重新加以组合,形成新的模式,生成新的知识组块,有时还需要复杂的逻辑推理和判断.
  2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2.1 不按照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当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存在不按认知规律办事的现象,突出表现是帮学生建立概念时缺乏物理表象一环.观察和实验这两个学习物理的基本工具,被无情地抛弃.教师通常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考试之前为应付考试讲实验,而不是让学生研究现象,发现规律.这种物理以一种清晰、严密系统的形式表达为现成的理论,呈现于学生面前,给予学生的仅仅是僵死的结果.长此下去,学生只会死记结论,缺乏长久的学习动力.
  2.2 没有揭示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
  部分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单靠自己讲解,急功近利地向学生灌输所谓的物理知识,他们只看到完善的结论,所表现的是经过逻辑加工的演绎体系,是由“概念一定理(或性质、公式)一范例”组成的知识系统,而对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重视不够,往往看不到物理知识的产生过程,这样势必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知识,应用知识时生搬硬套.
  2.3 未建立较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
  我们都知道,高中物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条知识线索,几条知识线索辐射成相关的知识平面,几个知识平面的叠加形成知识体系.许多学生的认知结构只停留在“知识点”或“知识线”的层次范围,对各物理知识点仅停留在一种孤立的、离散的理解上,他们不善于在新的知识层次上理解各种定理和定律,并将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解决综合题型特别困难,甚至于无所适从.
  3 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3.1 身体力行,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才能经过思维加工形成理论,然后再到实践中去检验,发展为真理.因此,对于物理概念教学,教师切忌简单下定义,而要充分“还原稀释”,把概念的形成与运用的过程尽可能完整、生动地展开,努力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体验,以便学生正确地理解与消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学会物理,并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做会的,是学生在感悟和认知的冲突中,在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主动发现、构建的新知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学习过程中,由他们自己在解决实际物理问题过程中建构知识基础,这样建构起来的物理知识才是“活”的知识.促进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规律的本质,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例如,在讲物理光学时,为了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我们可以让学生以白色的墙壁为光屏,用玩具激光笔作主光源,照射单缝和双缝,分别研究墙壁上所呈现的光的衍射和干涉图样.该事实有力地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学生接受起来轻松自然,这比空洞地讲十遍的效果要强.这样的知识是他们自己的知识,是能够灵活迁移源知识.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学生将逐渐学会用物理的视角来观察身边的生活,用物理的头脑去思考和分析周围的一切,这既有利于他们在体验中走进物理,也必将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
  3.2 追本溯源,引导了解物理概念的来龙去脉
  黑格尔曾经说过“凡事追本溯源”,这是思维的一个普遍要求,因此,对于物理规律教学,教师切忌过早给结论,而应挖掘这些知识的产生过程,并将其分解成若干个问题,以问题链的[JP3]形式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JP]
  我们教师既可以是对具体问题的解答,也可以是例题的解析,还可以是一般方法的指导.但都必须注意方法的诱导和总结及思维的培养,并尽可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例如:实验室的创建,仪器、设备的不断完善,这无疑为直观教学和科学探究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有些可直观的现象大人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在学生眼里可就大不一样,有些稍纵即逝的现象,我们可以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用多媒体慢镜头播放,有些难以直观的现象,我们可以把它制作成形象生动的动画进行模拟(如电场、磁场、电流等).总之,我们当老师的要用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才智,通过自制教具,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技术手段尽量把物理教材中的力、电、磁、光、声等现象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满足学生的直观心理,从而实现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
  3.3 顺藤摸瓜,帮助学生完善物理认知结构
  我们教师就是帮助学生构筑知识存储库,建立知识之间本质上的联系,形成严格有序的知识网络.复习时可根据学生实际,以章节为单位,进行局部的归纳梳理,然后再根据局部与局部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建立宏观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做法是:
  通读教材目录,进行“印象思考”.在每复习一章之前,利用课外时间,作出提纲式的笔记,对照大纲和考纲使学生清楚自己知识多少,解决了哪些问题,忘掉了什么,做到明确复习目标,避免复习的盲目和重复.
  细读教材内容,进行“要点思考”.物理作为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是由概念、规律、原理等组成的知识体系,并且具有自身的系统性.因此,在细读教材时,坚持把课文、图表、例题、实验、习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看教材是如何引人问题、通过什么方式说明问题、怎样分析问题,又是怎样下结论的,做到从感知教材到理解教材.
  完成复习纲要,进行“疑点思考”.复习纲要是教师以课本章节为序,围绕课本重点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深化,以求所学知识能融会贯通.复习纲要以打好基础为宗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纲要以知识点为线索,形成纲举目张之势;二是纲要抓住重点和难点,整理出基本概念、规律和技能,阐明研究方法和内在联系.学生在完成纲要时,实际上是一个再认识的过程,产生一些矛盾和疑问,通过查找、回忆、思考解决疑点.
  知识只有形成完善的结构,才能被牢固记住,相关概念一旦被固化后,形成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加清晰,在头脑中保持也就更长久.
其他文献
Kathy在北京学汉语,她的中国朋友要是遇到了不知道用美语怎么说的词,就会来请教她。今天是王倩要问的:团购。rnWQ:kathy,我这里有一些螃蟹和大虾,你想要吗?rnKATHY:Of course! I love
新的课程标准教科书的教学理念与以前教科书的不同在于:强调过程和方法.物理教学过程不仅体现在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物理实验的进行过程,也体现在物理习题的解题过程.  但是,在物理教学中老师恰恰忽略解题过程而重视解题结果.为什么呢?一是因为教学复习资料的出版越来越集中化,由几个大公司垄断,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教师个人总结教学成果而出复习资料的少了,复习资料的题目都是有答案的,有的
1.根据所给汉字或首字母提示写出正确的英语单词。(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wait,wait for rnwait和waitfor都有“等待;等候”的意思,其区别在于:rn(1)wait既可用作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时意思是“等待;等候”,宾语是time,hour,turn,chance
当物体平衡时,所受合外力为零,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而平衡,那么将这三个力矢量平移首尾相接,可构成一个闭合三角形.通过解三角形,可求得有关物理量.下面对一个斜面上的连接体平衡问题进行分析.  因此两个木块组成的系统能在斜面上保持静止.  当绳子与斜面上的最大倾斜线AB之间的夹角为θ时,两个木块在斜面上的受力如图3所示.  若绳子与最大倾斜线AB的夹角θ足够大,则木块2将要滑动,因为在θ从0°逐渐
物理是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尤其是初二的浮力与压强这些力学内容和初三的电学概念、电路分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感到物理概念难以理解,物理规律不易掌握,知识运用更觉得无从下手.笔者认为教学必须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就该话题阐述笔者的看法和做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本知识和学生心理特征,融合问题和
图象法是处理高中物理问题的常见方法之一,由于其描述物理规律简洁直观、通俗易懂的特点,因而一直是受到广大一线物理教师和学生所青睐的处理复杂问题的重要方法.在静电场中,电势是为了描述电场具有能的性质而引入的一个物理量,由于带电体的差异性导致其周围电场分布的差异,因而其电势的变化规律也不尽相同,本文笔者凭借自身多年高中物理教学经验,以处理电势变化规律为平台,从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角度,探究如何利用图象探究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记叙文写作是初中写作教学训练的主要文体.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讨,就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水平略谈浅见.
(满分120分)  Ⅰ. 词汇。(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A) 根据英文解释和例句,完成下列单词的拼写。(首字母已给出)   1.e____ (like; love)  Do you ____ watching TV?   2.c____ (not dirty)  Our classroom is nice and ____.   3.w____ (go on foot)  I us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革新一直是基础教育领域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如何将教学的重点由“教”向“学”转化己成为教学实践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迅速发展的.  1 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是相对传统课堂而言的.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把知识的内化过程留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