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微课程设计与构建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enw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科学设计与构建体育教育微课程,以微信这一学生受众群体最广泛作为研究载体,基于层次分析法,以体育教学模式(表演、讲授、练习、演示),微课程体育教学形式(自主在线学习、室内教学插入、课后锻炼巩固),微信交流方式(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微信群、微信对话)等11种因素为研究对象,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到四年级学生及任课体育教师问卷调查为基础,进行次层判断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教育授课模式中的演示,体育教学课后锻炼,微信交流的微信群最重要。结合微课程设置实例效果和学生反馈,说明利用层次分析法设计与构建科体育教学微课程,科学有效。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体育教学 现代媒体 课程设置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b)-0120-02
  体育课微课程是体育课程教学中把微课程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新型的教学方法[1-3]。由于微课程的依托载体不同,不同学生对微课程期待也不尽相同,而相对松散,在制作的过程中随意性显得比较大,判断学生的需求也主要以主观因素为主。通过调查与优选,选择微信这一学生受众群体最广泛作为研究载体,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到四年级学生及任课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微课程在体育中的应用形式、应用类型及微信交流的4种形式之间交互关系,设计与构建最优的体育微课程。
  1 建立体育微课程层次分析模型
  层次分析法目标层、准则层及方案层是将分析对象按要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再按照各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及隶属关系,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模型,按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用框图形式来说明层次的梯阶结构因素的从属关系。
  设计与构建体育教学微课程的层次模型,主要依据微课程载形式微信交流的主要形式、微课程在体育应用的形式和微课程在体育教学应用中的类型等自身特点,作为研究对象。以下为各层次因素的设计。
  (1)目标层(0层):微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标。
  (2)准则层(S层):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形式。
  S1-S4是体育教学的4种授课模式:S1表演(欣赏法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S2讲授(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S3练习(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S4演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利用动作展示给学生)。
  S5-S7是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3种形式:S5自主在线学习型;S6室内教学插入型;S7课后锻炼巩固型。
  方案层(P层):微信交流的4种主要方式。
  P1微信朋友圈;P2微信公众号;P3微信群;P4微信对话。
  将各层次因素按图1所示的模型框架建立,形成体育教学微课程设计与构建的层次分析模型图(图2)。
  2 利用判断矩阵分析对微课程的设计及构建
  层次分析法最典型的特点是通过定量分析来判断定性的问题,能将主观判断给予定量描述。由下一层次的因素分别针对上一层次某一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并根据一定的比率标度将判断量化,形成比较判断矩阵[4]。对数值判断矩阵,层次分析法的创始人萨蒂提出1-9标度方法,能较好地将思维判断数值化[5-6]。
  其中1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两个因素具有同样的重要;3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稍微重要;5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7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强烈重要;9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2、4、6、8对应以上两相邻判断的中间情况;倒数表示因素i和j比较结果为判断bij,而因素j和i比较的判断就为了1/bij。
  根据层次分析1-9标度,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到四年级学生及任课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平均,按结构模型排出矩阵。
  3 一致性检验
  根据对统计问卷各数据,排列出针对O、S1-7、P数据一一对应的8个矩阵(O-P矩阵,S1-P矩阵,S2-P矩阵......S7-P)。
  对判断矩阵计算其最大特征根(λmax)和相对应特征向量(W),并应用一致性检验。即CI=λmax-n/n-1来判断问卷表中思维的一致性,引入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数RI值,以CR表示满意度,当CR小于0.10时,满意度达到一致,CR计算方式为CR=CI/RI。
  本文RI值涉及8阶,,表达方式为1 阶为0.00 ;2阶为0.00;3阶为0.58;4阶为0.90;5阶为1.12;6阶为1.24;7阶为1.32;8阶1.41。
  判断矩阵矩阵1-8计算结果引入一致性指数检验,CR均小于0.10。
  4 层次总排序及结论
  按层次分析归纳法进行层次总排序(表10),得出设计与构建体育教学微课程优先为:
  (1)在体育教育的4种授课模式:演示最重要,其次为练习、讲授,最后为表演。
  (2) 在体育教学的3种形式:以课后锻炼为主,室内教育插入为辅,最后是自主在线学习。
  (3) 微信交流形式的主要方式:微信群为主,其次是微信朋友圈和微信对话,最后为微信公众号。
  微课程是培养學生独立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途径;是探究深化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积极促进以人为本课程研发的重要途径。以微信典型示范的现代媒体体育微课程的研究,为现代传媒微课程设计提供有效理论框架。
  目前已有教师与学生利用微信开展体育微课程的学习,从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显示,层次分析微课程优先情况与实际教学实际附合,说明利用层次分析法设计与构建体育教学微课程相吻合,说明其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 赵良.浅谈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艺术,2014(5):78.
  [2] 周建军.体育类微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研究[J].体育师友,2014(3):8-10.
  [3] 郭金维,蒲绪强,高祥,等.一种改进的多目标决策指标权重计算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1(6):118-125.
其他文献
摘 要: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是目前全国最高规格的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测评展示活动。本文通过对本届比赛的项目设置、比赛要求、参赛人员、成绩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各参赛队情况,浅析各省参赛队伍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现状,提出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技能为比赛内容的竞赛。  关键词:全国 中小学 体育教师 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上。而为了达到体育教育的要求,则需要将体育与生活进行联系,在实际生活中去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实践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于小学体育教育创新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此为核心,提出小学体育生活教育的创新价值,探索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育创新中的应用思路。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 小学体育
摘 要: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民族地区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人文思想、民族风情、体育文化等,其居住环境、生活习惯、体育活动都有着鲜明的民族色彩。山地体育运动在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民族自治州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着独特的山地体育资源,本文以贵州黔西南州为例,对山地体育助推民族地区休闲旅游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山地体育 民族地区 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治安问题呈现多元化,社会对政法公安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在对警务人员提出智能化管理社会的同时,警务人员自身的搏击、擒敌技能也需相应增强才能足够对付层出不穷的突发状况。文章对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警用搏击课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方面调查及分析,主要针对影响公安专业的警用搏击课的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决解的方法及对策,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为政法类院校在搏击课教学效
摘 要:2016年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将在渭南市举办,此次大会在渭南市举办具有深远意义。文章分别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学生身体素质新目标、阳光体育活动革新、学校与社会协同几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找出“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对于我市学校体育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给我们学校体育带来的隐性影响,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未来之星” 学校体育 阳
摘 要:武术表演专业是近几年在体育院校新兴的发展专业方向,是扩宽武术专业学生升学和就业的新途径,武汉体育学院是首批开展武术表演专业招生的院校之一。我院武术表演专业走过了6年的发展历程,在探索中寻求专业建设,在建设中突出专业优势,以武术为特色,表演为依托,依靠艺术学学科优势,凸显武术与艺术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新途径。本文以招生现状、专业建设、发展途径为研究的切入点,总结和梳理武术表演专业发展中的成果与不
摘 要:基于云计算技术搭建高校篮球课程翻转课堂网络平台,开发基础资源、生成资源和互动交流等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答疑解惑、特色展示和教学反馈网络化教学环节,有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实施差异化教学。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可译为“颠倒课堂”、“反转课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将课程内容以视频、课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供学生课前观看学习,课堂集中进行答疑解惑、协作探究
摘 要:本文以中国西部一个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宜宾县的现状为例,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进行分析,探究体育教师技能缺失成因及矫正策略,为教育、体育主管部门提供政策依据;试图呼唤青年体育教师们:自信、定力、回归,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全民健康”才有“全面小康”为宗旨,沉静下来,检视来路,寻回初心,努力做好本质工作,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基。 
摘 要:大学是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要场所,如何有效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重要内容,教学大纲是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文件,完善教学大纲是提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本研究从教学大纲的角度对普通高校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开展进行调查,为促进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民族体育 教学大纲 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摘 要:马拉松是当下全民热衷的集体项目,校园马拉松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等对校园马拉松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校园马拉松发展路径应做到优化报名程序、美化校马赛道、参赛人群开放化以及物资设备扩大化,只有优化其发展,校园马拉松的价值作用才得以发挥,促进师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充分发挥校园马拉松公益功能等。  关键词:苏州大学 校园马拉松 五年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