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不要跟太太生气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语堂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怎样做个好丈夫?就是在太太喜欢的时候,你跟着她喜欢;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她生气。他一辈子也是这么做的。
  林语堂性情憨直,有文学大师特有的温和、随性,而他的太太廖翠凤平实精明,又喜欢热闹。两个完全不相似的人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
  一次,廖翠凤在厨房做饭,林语堂心血来潮跑进去看,并纸上谈兵地指指点点,“风啊!一定要左手拿铲子,做出来的饭菜才香呢!”廖翠凤当时正和林语堂闹脾气,很不耐烦地说:“赶紧出去,不要站在这里哕唆。”
  女儿们正在厨房门口探头张望,一般男人面对这种情况,可能觉得折了面子,一定要反驳几句才罢休。但林语堂笑着跑出来,还对女儿们说:“我们都要听妈妈的话。”
  不去跟对方讲什么大道理,也不在气头上硬碰硬,用幽默的方式化解一场随时可能爆发的争吵,不得不说,这样的处理手段高明多了。
  林语堂不擅长做家务,有时廖翠凤让他洗碗,他总会失手打碎碗碟。廖翠凤实在气不过:一个大男人怎么连个碟子都握不住?刚准备发火,林语堂就撒娇似的去捏捏妻子的鼻子。廖翠凤最喜欢别人赞美自己俏丽坚挺的鼻子,每次林语堂这么做,她就被逗得很开心,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这么被无形地浇灭了。
  对于夫妻之间的争吵,林语堂有自己应对的妙招: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
  文人爱抽烟
  鲁迅每天抽两三盒烟。1925年的一次病后,医生给了他若干警告,鲁迅在写给友人许钦文的信中说: “禁吸烟,则苦极矣,我觉得如此,倒还不如生病。”
  丰子恺于1933年著文说: “我每天还为了糊口而读几页书,写几小时的稿,长年除荤戒酒,不看戏,又不赌博,所有的嗜好只是每天吸半听美丽牌香烟,吃些糖果,买些玩具同孩子们弄弄。”
  诗人朱湘嗜烟如命,在大冬天当袍子维持生计的困状下,他一天仍要抽一听(50支)白金龙烟。
  20世纪20年代,上海几家大报的要闻编辑都染有抽大烟的恶习,常到小烟馆“聚吸”。那时,邵力子刚创办《民國日报》,没有新闻渠道,他便常去烟馆和一群当编辑的烟民闲聊。当年《民国日报》上的所谓“北京专电”,其实不少都来自烟馆的闲谈。
其他文献
元朝大将张弘范常被列入秦桧、吴三桂之流,在“叛国”的耻辱柱上扒皮示众——作为元军中的汉人将领,他带兵攻打南宋的残余势力,活捉文天祥,逼他修书招降正跟元军死磕的宋将张世杰,并许以丞相之位;在崖山岩壁上刻了“张弘范灭宋于此”几个大字,标榜自己的丰功伟绩。有人愤恨难平,在这几个字前添了个“宋”字,于是变成“宋张弘范灭宋于此”,颇有“高级黑”的意味。明朝诗人陈献章则在这行字旁题诗讽道:“勒功奇石张弘范,不
崇祯十二年(1639年),明军主将卢象升所率的五千人马在河北巨鹿贾庄陷入清军重围,他身中四箭四刃后仍格杀数十人,却因战马倒地而被擒杀。  后人常将卢象升与岳飞相提并论,不仅因为他们同样骁勇善战,更是因为他们极其相似的悲剧命运——因主战而被主和派害死。卢象升虽是书生出身,但军事素养过硬,训练出了明末战斗力最强的“天雄军”,把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打得一点脾气都没,获赠绰号“卢阎王”。但这一仗,他的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同时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一个书籍装帧设计高手,其设计风格独树一帜,令人叹为观止。  闻一多的装帧艺术创作发端于他在清华学校学习期间,他经常对身边的好友表示,如果想在这方面做出成绩,就要设计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而非一味去模仿他人。此外,22岁的他还发表了有关书籍装帧方面的论文——《出版物的封面》,此事在师生间引起不小的轰动。  当时,一家出
林纾是近代翻译界的开山祖师,毕生翻译外国作品两百多部,莎士比亚、狄更斯、雨果等文学大咖的名著都是由他首次译成中文的,鲁迅、郭沫若、钱钟书等时代先锋都是他的忠实迷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翻译大家,居然压根不懂外语,那他又是如何端稳这碗饭的呢?  如果不是父亲经商破产,林纾差点就成富二代了。他的少年时代穷得叮当作响,肚子里塞不了多少粮食,却被诗书填满。他在家里的墙上涂鸦,走的却是惊悚路线——画了一具棺材,
从仅三天可见到多长时间可见,再到对部分人屏蔽朋友圈,这是一道围墙。我们在围墙里辛辛苦苦地种植自留地,养花養羊,大水漫灌,奇崛胜景侘寂飘落,快乐满分,悲伤满分。我们会编一些给“某些人”看的内容,企图让他们心领神会;我们会改来改去,成功的时钟在某个错别字处戛然而止。这些都是自我经营,类似网络妆容。没有说不好的意思,但我想逼自己不再关心别人,不再关心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因为我明明有一万种渠道可以了解—
我是沙僧,成名是因为参与西天取经。不过,有人说我是最没存在感的取经人,甚至总结我只有三句台词:“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和师父都被妖怪抓走了!”“师父,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  这三句的确是我的口头禅,但其实我的本领一点都不差,可我在西行路上从不出位、抢镜,能吵吵就不动手,能当啦啦队就不打冲锋。  即便最后修成正果,也不过得了个“金身罗汉”的封号。二师兄对“净坛使者”的封号不满
崇祯十三年(1640年)二月,清军铁骑包围锦州,关乎明朝国运的宁锦大战一触即发。紧急时刻,崇祯忙召集群臣商讨对策。本来会议是探讨如何增兵添饷的,谁知礼部右侍郎蒋德璟却一番话雷倒全场,“难道二三百年来并无一兵,到皇上这时才要设兵;本无一饷,到皇上这时才要加饷?”  在蒋德璟看来,只要崇祯能恢复朱元璋时期的卫所制度,明朝的军事实力转眼就能大涨。且不论这个观点放在明末根本不现实,就是放在辽东大战火烧眉毛
公元220年的春天,曹操终于要挂了。准治丧委员会的人围着曹老板,心情激动:曹总英雄一世,临走之前,肯定有什么一句顶一万句的英明指示,不是指示我们要砍死躲在四川盆地的大耳朵刘备,就是指示我们去消灭南方的小白脸孙权。  谁知,曹总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的那些小老婆们这辈子辛苦了,以后让她们住到铜雀台去,没事组织她们跳一下广场舞(辄向帐中作伎乐),乐和乐和。”  曹总,您在逗我们吗?这都到什么时候了,还
19世纪时,管道系统发生了创新性变革,城市里第一次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下水道,住宅内有了带陶瓷马桶、浴缸和洗面池的浴室。这一时期,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精神病院也不甘落后,发展出了水疗法—用水流来治疗精神病。  这种不寻常的想法并非横空出世。早在17世纪,一位弗兰德地区的医生—范·海尔蒙特就曾将病人推入池塘或海中,他的灵感源自他听过的一个逃走的“疯子”跳进湖里的故事。“疯子”差点溺亡,但当他清醒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为混入美军内部搜集军情,不惜投入大量财力和精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情报人员。为了让每位情报人员都能天衣无缝地进行情报搜集活动,德国军事情报局特意聘请了研究过美国国情的专业人士对情报员进行特训,特训内容小到美国的方言特色,大到美国的地理版图。但也正是这种近乎完美的知识训练,出卖了这些经过特训的德国间谍。  起初,德国情报员的谨慎与“全美化”训练一度助他们顺利混进美军内部,即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