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初中阶段学习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因无法适应高中生活,无法适应高中各学科的难度,进入高中阶段后,成绩一落千丈,厌学情绪滋生蔓延,进而品行下滑,导致老师头疼,家长叫苦的结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适应高中生活,核心是适应高中教师的问题,而适应高中教师,最本质的问题是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那么为什么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呢?
我们认为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有四大原因:
一是基础的问题。部分学生旧的知识有遗忘,有遗漏,有缺陷,总之,原有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善。老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往往要依靠旧的知识体系,而老师对旧知识往往是一带而过,于是原有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善的学生在听讲时就跟不上老师的思维节奏了,进而理解不了新的知识,于是上课听不懂的情况就发生了。
二是思维惰性的问题。我们对于外界的刺激,通常都会作出回应。一些是本能性的,一些是习惯性的。而这样的回应其实是被动而机械的。重复这样的回应,我们渐渐地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变得消极,麻木,失去对事态的掌控力量。比如部分学生在高中上课还像初中一样,只听,只看,老师提问,不敢回答问题,或怕被老师抽问,或者认为老师不会抽自己回答问题,于是不开动脑筋,缺乏积极思考,缺乏主动思考,甚至于不思考。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于是思维越来越迟钝,越来越不敏捷了,这样一来,在高中,不管是数理化,还是英语,当然越来越听不懂了。
三是思维打不开的问题。老师提的问题,布置的作业,学生只往一个方向思考,不会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路,当然更谈不上突发奇想、灵光一闪了。于是一个较难的试题,往往一节课甚至于一天都做不出来,效率之低就不用说了,更是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滋长了畏难情绪,让学生在高中学习中一蹶不振。
四是忽视细节的问题。部分学生思维跟不上,题做不到,思维转不过弯来,有可能是漏看了一个字、一个词,忽略了一隐含条件,理解错了一个小地方,等老师一提醒,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心想原来该题竟如此简单。为什么这种错误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学生没有这个意识,注意细节、重视细节的意识,由于生活当中、学习当中缺乏细节意识,听课过程中,做题过程之中,当然就分析不全面,思维不严密,思维不严密的学生怎么可能做出较难的试题,回答出较难的问题?
明确了这四大原因,怎么解决思维跟不上老师节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是要完善旧的知识体系,学生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对遗忘的、遗漏的、有缺陷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完善,形成完善的知识系统。
其次是要积极主动地思维。积极主动,便是要意识到,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我们还拥有“选择的自由”。比如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能做的是选择自己看待它的方式,而不同的看待方式,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回应方式及这种方式会产生的后果。比如在深夜时听到宿舍外面有钻机的声音,持续且没有减弱的趋势。如果对声音一向很敏感,睡眠肯定会因此受到影响。可当我们告诉自己,那可能是某个宿舍出了故障,在深夜施工是为了排除故障。这样,自己就有可能睡着了。试想,如果一直抱怨这噪音的话,结果会很不一样。思维也是如此,我们有“选择的自由”,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思维方式,变换不同的思维角度,这样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利于思维的训练,让自己的思维越来越敏捷,越来越灵活。积极主动的思考,并非是忽略客观,胆大妄为。而是有意识地着眼于那些我们能施加影响的事物。对于这样的事物,我们要用”我可以,我打算,试试看“这样的话来开始行动。我们要做出承诺并信守诺言。这是“培养高效能习惯的根本力量”。
第三、要拓展自己的思维。怎么才能拓展自己的思维呢?对于高中生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四点:1、多看书,看各方面的书,包含政史地方面的书,当然也要看一些发散思维的书和一些推理的书。2、多交朋友,广泛交流,常言说得好,“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交换以后我们每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你一个思想,我一个思想,交换以后我们都有了两个思想。”;3、有空去旅游,或去实践一下,见多识广,人才会聪明;4、平时多做题,每做一道题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样可以发散思维。
第四、要养成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而注重细节,就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一种优秀的习惯,一种上乘的性格,这种行为习惯能够帮助我们平凡人干出辉煌的事业,获得幸福的生活,到达理想的彼岸。细节是平凡的、具体的、零散的,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会面……“细节”很细,又是多么容易被人忽视啊!又有几人会真正注意到细节问题的存在和影响呢?要真正做到对每一件事都细致入微、周全考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汪中求所说:“注意细节其实是一种功夫,这种功夫是靠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谈到日积月累,就不能不涉及到习惯,因为人的行为的95%都是受习惯影响的,所以我们要在习惯中积累功夫,培养素质。放眼看看我们的周围,大凡工作出色、获得领导和群众一致好评的同事和朋友,他们都是做事细致、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之人;而马虎漂浮之人,工作中常常出错,生活中丢三落四,不仅日子过得稀里糊涂、不明不白,而且事业难有进步,严重者常给单位带来损失,失去领导和群众的信任。香港商业巨子李嘉诚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与人的交往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就是凭借注重细节的优秀习惯和个人品质登上了他人无法企及的人生和事业的巅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眼前的小事都看不见,办不好,又怎么能办好大事呢?
做到了这四个方面,何愁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做到了这四个方面,高中学习不愁,未来生活无忧,收获一份事业也是轻松平常之事。
(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中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适应高中生活,核心是适应高中教师的问题,而适应高中教师,最本质的问题是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那么为什么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呢?
我们认为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有四大原因:
一是基础的问题。部分学生旧的知识有遗忘,有遗漏,有缺陷,总之,原有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善。老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往往要依靠旧的知识体系,而老师对旧知识往往是一带而过,于是原有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善的学生在听讲时就跟不上老师的思维节奏了,进而理解不了新的知识,于是上课听不懂的情况就发生了。
二是思维惰性的问题。我们对于外界的刺激,通常都会作出回应。一些是本能性的,一些是习惯性的。而这样的回应其实是被动而机械的。重复这样的回应,我们渐渐地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变得消极,麻木,失去对事态的掌控力量。比如部分学生在高中上课还像初中一样,只听,只看,老师提问,不敢回答问题,或怕被老师抽问,或者认为老师不会抽自己回答问题,于是不开动脑筋,缺乏积极思考,缺乏主动思考,甚至于不思考。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于是思维越来越迟钝,越来越不敏捷了,这样一来,在高中,不管是数理化,还是英语,当然越来越听不懂了。
三是思维打不开的问题。老师提的问题,布置的作业,学生只往一个方向思考,不会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路,当然更谈不上突发奇想、灵光一闪了。于是一个较难的试题,往往一节课甚至于一天都做不出来,效率之低就不用说了,更是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滋长了畏难情绪,让学生在高中学习中一蹶不振。
四是忽视细节的问题。部分学生思维跟不上,题做不到,思维转不过弯来,有可能是漏看了一个字、一个词,忽略了一隐含条件,理解错了一个小地方,等老师一提醒,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心想原来该题竟如此简单。为什么这种错误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学生没有这个意识,注意细节、重视细节的意识,由于生活当中、学习当中缺乏细节意识,听课过程中,做题过程之中,当然就分析不全面,思维不严密,思维不严密的学生怎么可能做出较难的试题,回答出较难的问题?
明确了这四大原因,怎么解决思维跟不上老师节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是要完善旧的知识体系,学生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对遗忘的、遗漏的、有缺陷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完善,形成完善的知识系统。
其次是要积极主动地思维。积极主动,便是要意识到,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我们还拥有“选择的自由”。比如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能做的是选择自己看待它的方式,而不同的看待方式,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回应方式及这种方式会产生的后果。比如在深夜时听到宿舍外面有钻机的声音,持续且没有减弱的趋势。如果对声音一向很敏感,睡眠肯定会因此受到影响。可当我们告诉自己,那可能是某个宿舍出了故障,在深夜施工是为了排除故障。这样,自己就有可能睡着了。试想,如果一直抱怨这噪音的话,结果会很不一样。思维也是如此,我们有“选择的自由”,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思维方式,变换不同的思维角度,这样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利于思维的训练,让自己的思维越来越敏捷,越来越灵活。积极主动的思考,并非是忽略客观,胆大妄为。而是有意识地着眼于那些我们能施加影响的事物。对于这样的事物,我们要用”我可以,我打算,试试看“这样的话来开始行动。我们要做出承诺并信守诺言。这是“培养高效能习惯的根本力量”。
第三、要拓展自己的思维。怎么才能拓展自己的思维呢?对于高中生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四点:1、多看书,看各方面的书,包含政史地方面的书,当然也要看一些发散思维的书和一些推理的书。2、多交朋友,广泛交流,常言说得好,“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交换以后我们每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你一个思想,我一个思想,交换以后我们都有了两个思想。”;3、有空去旅游,或去实践一下,见多识广,人才会聪明;4、平时多做题,每做一道题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样可以发散思维。
第四、要养成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而注重细节,就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一种优秀的习惯,一种上乘的性格,这种行为习惯能够帮助我们平凡人干出辉煌的事业,获得幸福的生活,到达理想的彼岸。细节是平凡的、具体的、零散的,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会面……“细节”很细,又是多么容易被人忽视啊!又有几人会真正注意到细节问题的存在和影响呢?要真正做到对每一件事都细致入微、周全考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汪中求所说:“注意细节其实是一种功夫,这种功夫是靠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谈到日积月累,就不能不涉及到习惯,因为人的行为的95%都是受习惯影响的,所以我们要在习惯中积累功夫,培养素质。放眼看看我们的周围,大凡工作出色、获得领导和群众一致好评的同事和朋友,他们都是做事细致、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之人;而马虎漂浮之人,工作中常常出错,生活中丢三落四,不仅日子过得稀里糊涂、不明不白,而且事业难有进步,严重者常给单位带来损失,失去领导和群众的信任。香港商业巨子李嘉诚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与人的交往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就是凭借注重细节的优秀习惯和个人品质登上了他人无法企及的人生和事业的巅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眼前的小事都看不见,办不好,又怎么能办好大事呢?
做到了这四个方面,何愁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做到了这四个方面,高中学习不愁,未来生活无忧,收获一份事业也是轻松平常之事。
(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