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方法让孩子爱上读书等2则

来源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pu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种方法让孩子爱上读书
  婴幼儿时期是培养好的读书习惯的黄金期。父母要如何才能抓住黄金期,让孩子爱上读书?
  1,全家人一起读书。要想让孩子从小就爱上阅读,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状态,最关键的是要在家庭中营造读书的氛围。父母爱读书,每天有一定的阅读时间,孩子就会认同读书这种生活方式,久而久之,自然会受到熏陶。
  2,父母多陪孩子读书。在孩子建立阅读习惯初期,父母陪读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读书的热情。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声音和肢体接触是最值得留恋的,与孩子一起声情并茂地品味书中的图片和故事,可大大增强孩子阅读的乐趣。
  3,学会分享与交流。分享的过程不仅能让知识二次传播,还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孩子在分享的同时可以获得别人的认可,对读书的热情自然更加高涨。
  4,选择孩子喜欢看的书。对孩子来说,建立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习惯是第一位的。所以,在购买图书时,最好选择孩子喜欢的书,不要按父母的喜好给书分优劣。
  5,允许孩子“玩”书。孩子的阅读兴趣,往往是从爱上玩书开始的。很多孩子小的时候喜欢拍书、摔书,甚至撕书、咬书,但这恰恰是孩子爱书的表现,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是通过口和手来探索感兴趣的事物的。对此,父母最好不要制止,一定要宽容对待。
  6,读书时不要总考孩子。大部分孩子是在各种“考试”中长大的,就连还不会说话的宝宝,都总会被问:“哪个是老虎?”“飞机在哪里?”但在孩子读书时,太过频繁的“考试”可能会扼杀孩子对读书的兴趣。
  7,尊重孩子独特的阅读方式。孩子由于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注意力不稳定,所以常常会出现反复阅读同一本书或同一个页面、哗啦哗啦地快速翻书、拿着书倒着看等非常态的阅读行为。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应予以尊重,不要过度干涉。
  8,多鼓励和夸赞。每当孩子读完一本书,不妨及时予以鼓励和夸赞,比如,竖起大拇指赞美他读得认真,用掌声庆贺他又读了一本好书等,这类正面反馈可以大大激发、巩固幼小心灵的阅读热情。
  摘编自《生命时报》
  这些育儿昏招,让孩子永远长不大
  我们不难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对家长的依赖性过强。一旦失去了家长的保护,孩子就变成了惊弓之乌。孩子变得如此无能无助,除了孩子自身的性格养成所致,还与家长的教育影响有关系。下面,我们来了解家长有哪些做法會对宝宝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1,一手包办
  家长溺爱孩子,不忍心让孩子做辛苦劳累的事情。无论孩子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遇到什么问题,家长都会马上站出来帮孩子解决。这种一手包办的做法会使孩子从小缺乏锻炼机会,缺乏自理自立的基本生活能力,缺乏处理事情和应对困难的能力,对孩子日后的成长必定造成不良影Ⅱ向。建议家长让宝宝自己动手动脑,尤其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就应该让他自己去完成。
  2,有求必应
  很多家长存在补偿心理,或者是受不了孩子的苦苦哀求,因此每次孩子要求得到什么,家长都会予以满足。家长这种有求必应的做法,会使孩子变本加厉,而且一旦家长无法满足其需求时,孩子就会和家长发脾气、闹别扭。此外,这种做法也会导致孩子养成攀比、虚荣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过度保护
  家长从小对孩子过度保护,孩子从来没有吃过苦,受到挫折,以后一旦离开家长的保护,就会变得很难适应,甚至连最基本的沟通交往能力都比较差。孩子的性格就会慢慢变得内向懦弱,不善于和他人相处。建议家长要对孩子多鼓励、多放手,教会孩子勇敢独立完成事情,平时给孩子进行安全意识教育。而家长暗中保护孩子即可,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坚强勇敢地成长。
  4.过分管制
  孩子认真做一件事情时,家长不可以过分管制和打扰孩子,否则会使小朋友做事注意力不集中,长久下去会影响孩子的记忆力和智力健康。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时间,让他有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这对孩子的学习与成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摘自《中国青年报》
其他文献
呂昱莹  美丽的花儿送给我最爱的妈妈!
语言学习是早教开发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不但关系到孩子的脑部发育和识字进度,还有助于孩子与人交往、沟通理解的顺利进行,所以一直被许多家长视为教育启蒙的重中之重。其实,孩子的语言学习是自发的,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孩子能很快地吸收并应用,只要家长肯花时间细细引导,并与孩子真诚地交流,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变成语言丰富的“百灵鸟”。  持之以恒地进行交流  在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亲子交流所产生的神奇效力是其他任
公益活动的内容很多,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益市集、公共福利、慈善活动、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等。  公益就像烛光,每人点亮一点点,就会影响很多人。  讲述人:田雨晴妈妈  孩子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时5岁,参加的是环保公益活动。  我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是同事介绍的千人益骑活动,这次活动让我了解到做公益并不是看你捐了多少钱,而是一种表达爱与关怀的方式,是你唤醒了多少人的爱心,是每
被子脏了可以洗,但这场云端上的芭蕾倘若错过,一定不会再有机会重演一次。  前段时间,天气潮湿寒冷。那天,难得赶上天晴,我忙将被褥搬到楼下晾晒。下午,从幼儿园接回女儿,一到楼下,她就被花花绿绿的被褥吸引,兴奋不已。  因为无法一次将所有被褥搬上楼去,我便将两条被子叠好,放在楼下的石桌上,让女儿等我,自己则抱着一部分被褥匆匆上楼去。当我气喘吁吁地从楼上跑下来时,瞬间被眼前的情景气得火冒三丈——印着洁白
21世纪,给人的感觉是英文盛而中文衰。对联、诗词,纷纷式微;平仄、音韵、对仗、格律……渐行渐远。所以,刚开始与儿子玩声律接龙比赛时,我难免暗想:“天,我不是在背道而驰地给孩子启蒙吧?”  庆幸的是,最终我还是坚持认定:这是对的。  亲子互动,有口无心也有益  在大家送孩子去各种带有英文名的国际早教机构,玩各种智力启蒙游戏的时候,我比较懒,只在家陪儿子看看书,读读《声律启蒙》之类的。  我跟儿子都很
乐迪:妈妈,狗妈妈生小狗是哪种生?   妈妈:是胎生。   乐迪:那鸡妈妈下一个蛋,是什么生?   妈妈:是卵生。   乐迪:不是,应该是蛋生!  記录人:山西晋城 乐迪妈
聪头和妈妈坐飞机,看见邻座戴着眼罩。   聪头:那个人好怕冷,给眼睛也盖了被子。  記录人:北京 聪头妈
新西兰学习故事是一套用叙事方式进行的形成性学习评价体系,与我国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核心理念相通之处颇多。比如,儿童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儿童在与环境的有效互动中学习和发展,强调学习品质的重要性,等等。  本文以我园中六班幼儿可可与一诺为观察对象,在自主玩地垫的户外游戏中,结合《指南》,从注意、识别和支持回应这三方面讲述我们的学习故事,即“神奇的地墊”。  观察对象可
呱,呱,呱。嘴巴大大,专吃害虫。我们用雪碧瓶做个大嘴青蛙吧!
美国是个读书大国,我们家的两个小书虫也特别爱看书,每天晚上坐在沙发上,要么请爸爸或妈妈读,要么自己读,一晚上就可以“啃掉”十几本。在美国,图书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贵,一本普通的绘本都要10美金左右。那么,以兄弟俩读书的兴趣与速度,我们家每年在图书方面的消费,就会是一笔很可观的支出。其实不然,正因为图书的价格不菲,我们就会注意使用很多免费的资源,也发现了一些经济实惠的购书之地。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