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棚菜投资少、时间短、管理简单、见效快,但由于受病虫(白粉病、TY、粉虱)、灾害性天气、上市时间等影响,效益往往不好,菜农积极性不高,成为大棚菜发展的瓶颈。在省市专家指导下,甘泉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集中人力物力在石门、道镇、城关、高哨等地,反复试验、实践和总结,归纳出一套适合当地的大棚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1优化茬口
根据土壤、肥料、设施、环境及天气等因素合理安排适宜的茬口、种植区域,发展区域性优势农产品。
1)早春西瓜,秋季番茄、辣椒、白菜、菜花、豆角。
2)早春番茄,秋季白菜、菜花、豆角、黄瓜、葫芦。
3)早春辣椒,秋季豆角、黄瓜、葫芦、白菜、菜花。
4)春秋一大茬辣椒,8月中旬整枝、疏果、利用植株贮存性,10月中下旬一次采摘,贮存10~15天出售。
5)春秋一大茬番茄,第4层坐果后去头,利用侧枝坐3层果去头。
6)早春甘蓝、菜花,秋季辣椒、番茄、黄瓜、葫芦、豆角。
2选择良种。培育壮苗
结合市场需求,选用抗性强、综合农艺性状好的品种,并培育壮苗。西瓜1月底至2月初育苗,3月20日左右定植(膜下定植,4月中旬放出)。辣椒、番茄1月上中旬育苗,3月18日左右定植(膜下定植,4月10日放苗出膜)。甘蓝、菜花1月初育苗,3月初膜下定植,4月初放苗出膜。
秋茬辣椒、番茄6月中旬育苗,7月上中旬定植;秋茬甘蓝、菜花7月中旬育苗,8月上中旬定植;秋茬黄瓜、葫芦、豆角直播。3培肥地力。起垄密植
1)改善土壤结构。结合深翻多施食草肥料(牛粪、羊粪)、碎草、树叶、腐殖土、生物肥,并使土、肥上下土层混合。有机肥、生物肥、秸秆等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平衡土壤菌群关系,提高土壤熟化性、稳温性、耕作性、蓄水保肥性和透气性,给蔬菜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配方施肥。经过测土,按照蔬菜需要的营养及农家肥、生物肥、秸秆、化肥等特点合理搭配使用大、中、微量元素(既能降低肥料用量,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
3)秋季深翻整地、冬季灌水冻垡,松土灭菌。
4)起垄密植。大棚蔬菜采用中垄宽窄行密植(每垄2行,保证前期产量),结合整枝,既保证植株底部光照、通风,又提高地温,防止后期过密遮阴,增强植株长势,降低发病率。黄瓜垄高15cm,垄宽50cm,沟宽70cm,株距30cm,亩栽3700株。茄子垄宽60cm,沟宽90cm,株距50cm,亩栽1800株。西瓜垄宽60cm,沟宽80cm,株距45cm,亩栽2250株(爬蔓亩栽1100株)。番茄、辣椒分别亩栽2600株、3000株。
4科学管理
利用现代化园艺理念,管理、生产、营销蔬菜,使蔬菜产品形状好,色泽艳,品质优,从而提高产品的商品性,增加蔬菜生产效益。
1)温度管理。进行四段式变温管理:上午高,下午低;前半夜高,后半夜低。晴天高,阴天低。
2)水肥管理。采用膜下暗灌和滴灌技术,降低棚内湿度。春秋灌水要掌握:晴天浇,阴天不浇;上午浇,下午不浇;小水勤浇。隔水追肥(发酵好的有机肥+少量化肥+微肥),每月喷施1~2次叶面肥。
3)植株调整。合理进行植株调整、修剪、整枝。茄果类、瓜类应及时吊蔓、疏枝,去老叶、病叶、侧枝、空枝。及时落蔓,摘心,去卷须,抹杈。西甜瓜将过去多蔓、不吊蔓改为双蔓整枝。辣椒不整枝改为国产品种3~4蔓整枝,进口品种2蔓整枝。
4)定果、采收。在保花保果的基础上,结合定果去除畸形果、有病果、多余果。番茄每穗定果:大果型3~4个果,中果型4~5个果,小果型20个左右果。茄子每层定2个果。辣椒牛角型每层2~4条、尖椒4~6条。西瓜在12~15片叶位置留1个瓜。甜瓜一茬留2瓜。及时采收成熟果,保证商品性,提高效益。
5综合防控病虫害
清洁田园,合理安排茬口,培育无病虫壮苗,带药定植,控制发病中心。调控温湿度,根据季节和蔬菜在各自生育期的特点,合理调控温湿度,创造一个有利蔬菜生长而不利病虫害发生的环境。
1)虫害防治。以防控斑潜蝇、白粉虱、烟粉虱(番茄TY病毒传播者)、蚜虫、蓟马和红蜘蛛、烟青虫等体型较小的害虫为主。
用黄板诱杀,每30㎡悬挂1块黄板(或蓝板)诱杀害虫。在通风口安装50目以上的防虫网。科学进行化学防治,适时、适法、适量、适位对症用药,尽量使用生物制剂。白粉虱用3%除虫菌素1000倍液,或0.26%绿宝清水剂600倍液防治。斑潜蝇用2.5%菜蝇杀乳油600倍液,或0.3%印楝素乳油1000液喷雾防治,同时配合20%异丙威烟剂熏蒸,每亩用300g,防效更好。
2)病害防治。蔬菜缓苗后每隔10~15天选晴天喷洒代森猛锌、百菌清、科博等保护性杀菌剂预防病害发生。病害发生后,及时清除病叶,同时选晴天每隔4~5天,针对病害种类选择内吸性杀菌剂配合保护性杀菌剂喷雾防治2~3次。
病害主要有(早、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病毒病。(早、晚)疫病可用特立克800倍液,或0.05%绿泰宝水剂600倍液喷雾;叶霉病可用3%宝丽安1000倍液,或47%加瑞农800倍喷雾;灰霉病可于发病初期喷40%百可得3000倍液,或50%农利灵1000倍液,7天1次交替喷雾2~3次,并配合摘除幼果上的残留花瓣,防效较好;枯萎病可用重茬敌500倍液加健根宝500倍液灌根预防,每株0.25kg,对于初发病植株每株可灌药0.5kg。枯萎病一般在坐瓜后大量发生,可在坐瓜前用2.5%根复特500倍液或健根宝500倍液或重茬敌500倍液,每株灌0.25kg预防,对于初发病植株,灌药量可增至0.5kg;白粉病可用4%农抗120水剂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喷雾;炭疽病可用25%阿米西达600倍液喷雾,效果较好。
病毒性病害用83增抗剂、宁南霉素、病毒必克、病毒A等(防治粉虱、蚜虫)+展叶灵等。
1优化茬口
根据土壤、肥料、设施、环境及天气等因素合理安排适宜的茬口、种植区域,发展区域性优势农产品。
1)早春西瓜,秋季番茄、辣椒、白菜、菜花、豆角。
2)早春番茄,秋季白菜、菜花、豆角、黄瓜、葫芦。
3)早春辣椒,秋季豆角、黄瓜、葫芦、白菜、菜花。
4)春秋一大茬辣椒,8月中旬整枝、疏果、利用植株贮存性,10月中下旬一次采摘,贮存10~15天出售。
5)春秋一大茬番茄,第4层坐果后去头,利用侧枝坐3层果去头。
6)早春甘蓝、菜花,秋季辣椒、番茄、黄瓜、葫芦、豆角。
2选择良种。培育壮苗
结合市场需求,选用抗性强、综合农艺性状好的品种,并培育壮苗。西瓜1月底至2月初育苗,3月20日左右定植(膜下定植,4月中旬放出)。辣椒、番茄1月上中旬育苗,3月18日左右定植(膜下定植,4月10日放苗出膜)。甘蓝、菜花1月初育苗,3月初膜下定植,4月初放苗出膜。
秋茬辣椒、番茄6月中旬育苗,7月上中旬定植;秋茬甘蓝、菜花7月中旬育苗,8月上中旬定植;秋茬黄瓜、葫芦、豆角直播。3培肥地力。起垄密植
1)改善土壤结构。结合深翻多施食草肥料(牛粪、羊粪)、碎草、树叶、腐殖土、生物肥,并使土、肥上下土层混合。有机肥、生物肥、秸秆等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平衡土壤菌群关系,提高土壤熟化性、稳温性、耕作性、蓄水保肥性和透气性,给蔬菜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配方施肥。经过测土,按照蔬菜需要的营养及农家肥、生物肥、秸秆、化肥等特点合理搭配使用大、中、微量元素(既能降低肥料用量,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
3)秋季深翻整地、冬季灌水冻垡,松土灭菌。
4)起垄密植。大棚蔬菜采用中垄宽窄行密植(每垄2行,保证前期产量),结合整枝,既保证植株底部光照、通风,又提高地温,防止后期过密遮阴,增强植株长势,降低发病率。黄瓜垄高15cm,垄宽50cm,沟宽70cm,株距30cm,亩栽3700株。茄子垄宽60cm,沟宽90cm,株距50cm,亩栽1800株。西瓜垄宽60cm,沟宽80cm,株距45cm,亩栽2250株(爬蔓亩栽1100株)。番茄、辣椒分别亩栽2600株、3000株。
4科学管理
利用现代化园艺理念,管理、生产、营销蔬菜,使蔬菜产品形状好,色泽艳,品质优,从而提高产品的商品性,增加蔬菜生产效益。
1)温度管理。进行四段式变温管理:上午高,下午低;前半夜高,后半夜低。晴天高,阴天低。
2)水肥管理。采用膜下暗灌和滴灌技术,降低棚内湿度。春秋灌水要掌握:晴天浇,阴天不浇;上午浇,下午不浇;小水勤浇。隔水追肥(发酵好的有机肥+少量化肥+微肥),每月喷施1~2次叶面肥。
3)植株调整。合理进行植株调整、修剪、整枝。茄果类、瓜类应及时吊蔓、疏枝,去老叶、病叶、侧枝、空枝。及时落蔓,摘心,去卷须,抹杈。西甜瓜将过去多蔓、不吊蔓改为双蔓整枝。辣椒不整枝改为国产品种3~4蔓整枝,进口品种2蔓整枝。
4)定果、采收。在保花保果的基础上,结合定果去除畸形果、有病果、多余果。番茄每穗定果:大果型3~4个果,中果型4~5个果,小果型20个左右果。茄子每层定2个果。辣椒牛角型每层2~4条、尖椒4~6条。西瓜在12~15片叶位置留1个瓜。甜瓜一茬留2瓜。及时采收成熟果,保证商品性,提高效益。
5综合防控病虫害
清洁田园,合理安排茬口,培育无病虫壮苗,带药定植,控制发病中心。调控温湿度,根据季节和蔬菜在各自生育期的特点,合理调控温湿度,创造一个有利蔬菜生长而不利病虫害发生的环境。
1)虫害防治。以防控斑潜蝇、白粉虱、烟粉虱(番茄TY病毒传播者)、蚜虫、蓟马和红蜘蛛、烟青虫等体型较小的害虫为主。
用黄板诱杀,每30㎡悬挂1块黄板(或蓝板)诱杀害虫。在通风口安装50目以上的防虫网。科学进行化学防治,适时、适法、适量、适位对症用药,尽量使用生物制剂。白粉虱用3%除虫菌素1000倍液,或0.26%绿宝清水剂600倍液防治。斑潜蝇用2.5%菜蝇杀乳油600倍液,或0.3%印楝素乳油1000液喷雾防治,同时配合20%异丙威烟剂熏蒸,每亩用300g,防效更好。
2)病害防治。蔬菜缓苗后每隔10~15天选晴天喷洒代森猛锌、百菌清、科博等保护性杀菌剂预防病害发生。病害发生后,及时清除病叶,同时选晴天每隔4~5天,针对病害种类选择内吸性杀菌剂配合保护性杀菌剂喷雾防治2~3次。
病害主要有(早、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病毒病。(早、晚)疫病可用特立克800倍液,或0.05%绿泰宝水剂600倍液喷雾;叶霉病可用3%宝丽安1000倍液,或47%加瑞农800倍喷雾;灰霉病可于发病初期喷40%百可得3000倍液,或50%农利灵1000倍液,7天1次交替喷雾2~3次,并配合摘除幼果上的残留花瓣,防效较好;枯萎病可用重茬敌500倍液加健根宝500倍液灌根预防,每株0.25kg,对于初发病植株每株可灌药0.5kg。枯萎病一般在坐瓜后大量发生,可在坐瓜前用2.5%根复特500倍液或健根宝500倍液或重茬敌500倍液,每株灌0.25kg预防,对于初发病植株,灌药量可增至0.5kg;白粉病可用4%农抗120水剂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喷雾;炭疽病可用25%阿米西达600倍液喷雾,效果较好。
病毒性病害用83增抗剂、宁南霉素、病毒必克、病毒A等(防治粉虱、蚜虫)+展叶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