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学者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提到:“大约终唐世为常选之最盛者,不过明经、进士两科而已.”唐代虽然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等许多考试科目,但仍以进士和明经为主.宋代以后的科举便只有进士一门考试科目.可见,进士在唐代科举制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唐代的统治者好文,工于诗赋,推崇进士科,所以进士考试在唐代是做官的重要途径.贞元以后,大量进士出身的士人大都能够在朝廷担任显要的职务,到了宪宗的时候,不仅州郡和尚书等职位多为进士出身,就连宰相也多为进士出身.可见在当时,考取进士是时人能够体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