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人际信任与知识分享意愿的关系

来源 :学前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na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选取215名一线幼儿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幼儿教师人际信任与知识分享意愿的关系,以及知识分享动机如何在两者之间起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幼儿教师的情感信任对知识分享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幼儿教师的利他主义、互利主义和声誉追求动机均对知识分享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为促进幼儿园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应改变幼儿教师知识分享的观念,引导其掌握知识分享的方法;重视幼儿教师之间情感信任的建立,增强知识分享的安全感;关注幼儿教师思想动态,制定有效的知识分享激励机制;对幼儿教师实行差异化管理,加强幼儿园知识分享氛围的创设。
  [关键词]人际信任;知识分享;知识分享意愿;知识分享动机
  
  知识分享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知识分享是一个交流沟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双方相互学习与帮助,能有效引发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与思想的反思和改进,但要实现个人之间的知识分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研究者们从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角度对影响教师知识分享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教师之间相互信任的工作心态与表现是促进知识分享的主要因素,它在知识扩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是决定组织能否有效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有研究者认为,中国人古已有之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的观念,以及当前学校文化中的唯考试成绩为标杆的教师业绩评价制度,使得教师不愿意和他人分享自身知识的现象比比皆是。斯塔尔(Stahl)指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也使人们觉得拥有知识的数量是地位与升迁的重要砝码,这会使人们习惯于将知识据已有。总之,在教育内部不良竞争机制的影响下,现实中教师之间的互信程度有待提高。已有研究表明知识分享与人际信任互为因果关系,即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度越高,越能有效进行知识的交换、理解、吸收和利用。反之,如果组织成员彼此抱着不信任的态度对待他人,只会导致相互之间的猜忌和怀疑,也就无法形成分享合作的学习共同体。
  幼儿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一部分,是孩子心灵最初的启蒙者,幼儿教师自身教育素养的高低与幼儿教育质量高低直接相关,关注并提升幼儿教师的知识分享行为是促进幼儿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那么,当前我国幼儿教师之间知识分享的情况如何?彼此之间的人际信任对其知识分享意愿有着怎样的影响?她们的知识分享动机在此过程中又起着怎样的作用?本研究拟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改善幼儿教师群体知识分享状况,促进其专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关键概念辩析
  
  (一)人际信任
  人际信任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目前,心理学家多从个体的心理特征、行为或人格特质的角度探索信任的内涵;社会学家多从社会关系、社会制度或文化规范的角度对信任进行界定;经济管理学家多从投资双方的算计和风险偏好来定义信任;教育学家对信任的理解则多由心理学家的界定衍生而来。尽管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人际信任的内涵做出了不同的规定,但他们的定义大致都指向静态和动态两个不同角度:静态角度的定义指向双方的信念、信心、期待、保障感等心理状态。如我国有研究者提出“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对对方能够履行他所被托付之义务及责任的一种保障感”;而动态角度的定义不仅包含静态角度定义的内容,还包含双方采取行动的程度。如麦卡利斯特(McAllister)提出,“信任是信任者对被信任者的言语、行动及决策具有信心,并愿意以此为基础而采取行动的程度”。笔者比较赞同从动态角度来界定人际信任,因此本研究将幼儿教师人际信任界定为:幼儿教师之间在交往互动过程中对他人的一种评估及由此所产生的保障感,并愿意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的程度。
  对人际信任维度的划分也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从社会互动视角将人际信任划分为认知型信任和情感型信任;从信任双方性质视角将人际信任分为个人信任和系统信任;从信任形成机制视角将人际信任划分为阻止型信任、了解型信任和认同型信任;从信任来源视角将人际信任划分为恐吓型信任、算计型信任、关系型信任和制度型信任。本研究采用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的划分,其中认知信任是因对他人的认知而产生的信任,以个体交往对象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为基础;情感信任是因情感结合而产生的信任,以人际关系中的互相关心与照顾为基础。
  
  (二)知识分享动机
  本研究有关幼儿教师知识的探讨,只涉及狭义上的与教师教育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不包含其他的日常生活知识。知识分享动机指激发幼儿教师进行知识分享,并维持其分享行为,使之达到分享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由于知识分享是学校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知识分享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知识分享动机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斯道特(Stott)和沃克尔(Walker)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运用到知识工作者知识分享行为的研究中,发现知识工作者的知识分享动机主要来源于归属感、自尊与自我实现三个较高的需求层次,他们并不愿意为了金钱或为改善同事间关系而分享知识。亨德里克斯(Hendriks)将双因子理论应用到知识工作者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共享隐性知识的动机较倾向于激励因子,而非保守因子。达文波特(Davenport)和普鲁萨克(Prusak)的知识市场交易观认为个体进行知识分享与获得报酬挂钩时才会产生分享行为,而这种报酬按其重要性由高到低可以排列为“互利主义”“声誉”和“利他主义”。个体因为相信在未来可能也会求助于他人,所以为了对彼此有利而进行知识分享的动机即是互利主义;个体因为希望对外人塑造出有知识者形象而进行知识分享的动机即是追求声誉;个体仅仅是想要帮助他人,除了谢谢之外别无他求而进行知识分享的动机主要与其人格特质有关,属于利他主义。本研究采用达文波特和普鲁萨克的观点,将知识分享动机分为利他主义、互利主义和追求声誉三种。
  
  
  
  
  (三)人际信任、知识分享动机与知识分享意愿的关系
  虽然目前还鲜有研究直接涉及教师人际信任与知识分享的关系,但国内外从企业知识管理领域对企业员工人际信任与知识分享关系进行探讨的文章却不少。麦卡利斯特从组织内人际合作的角度出发,发现认知信任有利于减少双方的监督行为和防御行为,从而有利于双方的组织内合作,包括知识分享;卡泽尔(Kaser)和迈尔斯(Miles)认为不同信任水平对知识分享的内部激励水平不同,信任水平越高,内部激励水平也越高;吉娜(Gina)等提出个体在强连接人际关系网络中或者与他人拥有一份良好关系的情形下,会更加乐意与他人进行知识共享,并且知识的转移透过亲属间传送给回应者,会比通过非亲属间传送或其他渠道更为快速,这表明个人之间的人际信任状况会对其知识分享意愿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达文波特和普鲁萨克指出个体进行知识分享行为所获得的利他主义、互利主义与追求声誉的三个报酬要素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若缺乏信任则没有任何一个知 识市场能够有效地运作,并且通常互利主义、利他主义和知识分享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网络会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利他主义、互利主义或追求声誉的知识分享动机,且这三种知识分享动机都会对人们的知识分享意愿产生积极作用,其结果是使人们进行知识分享的行为频率更高;曹科岩,李凯和龙君伟对信任与知识分享行为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同事之间的信任度越高,对彼此之间进行知识分享的认同感就越高,进而彼此之间更加乐于回报对方知识与技能。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本研究首先构建了如下理论分析框架,如图l所示。
  
  (二)研究假设
  在本研究中,笔者基于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提出以下3条研究假设:人际信任对幼儿教师知识分享意愿有正向作用;幼儿教师知识分享动机对其知识分享意愿有正向作用;知识分享动机在幼儿教师人际信任与知识分享意愿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三)量表选择及变量衡量
  本研究评价幼儿教师人际信任的量表主要是在综合麦卡利斯特、任筱虎等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行修编的量表。该量表由10个问题项组成,包含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两个因素。本文评价教师知识分享动机的量表主要是在综合达文波特和普鲁萨克、朱雪东等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行修编的量表。该量表由9个问题项组成,包含利他主义、互利主义、声誉追求三个因素。本文评价教师知识分享意愿的量表主要是在综合森奇(senge)、尼尔森(Nelson)和库珀瑞德(cooprider)等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行修编的量表。该量表由5个问题项组成。全部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式,由“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到“完全同意”,五个等级分别对应1分到5分。
  
  (四)研究样本
  本文以重庆市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25份,其中有效问卷215份,有效回收率96%。调查对象的年龄段主要分布于40岁以下(占93.1%),尤其是21-30岁年龄段教师最多(占54%),她们正处于事业发展与成熟期,是参与知识分享的主体;文化程度主要分布于中专以上(占99.7%),大专所占比例最高(48.8%),可见研究对象的文化程度较高,有利于进行知识分享;教龄段主要分布于15年以下(占92.6%),尤以5年及以下的教师居多(占58.1%),可见幼儿教师多以年轻教师为主,她们是幼儿园中知识分享的主体。调查对象的这些基本情况与当前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情况基本相符,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本研究问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五)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用Cronbach’sa系数测量各量表的信度。结果显示各变量的Cronbach’sa值都大于0.7,在可接受的范围,这表示本研究使用的量表都具有较好的信度。在效度检验方面,由于本研究的所有变量测量项目均是在已有相关文献基础上修订的,所以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校标效度。至于结构效度,则主要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进行检验。具体信效度检验结果见表1。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对幼儿教师人际信任、知识分享动机与知识分享意愿的调查数据进行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共线性诊断指标结果(VIF<10,CI<30)表明,自变量之间没有严重的共线性现象,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回归分析。
  在表2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多元回归法,使自变量逐一进入回归方程,对其影响作用的大小进行分析,所得结果如表3所示。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发现情感信任对知识分享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B系数为0.512。这与很多已有研究结果相吻合。如布迪(Bouty)等人认为情感信任有利于促进隐性知识、复杂知识和复合知识的分享;兰卡斯特(Laneaster)也提出知识供给方对于接受方的情感信任越高,双方就会更愿意进行探索性分享。认知信任则未能通过t检验,这一结论与很多研究者认为认知信任具有正向作用的结论不相吻合。总之,本研究假设H1只得到了部分支持。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呢?首先可能是因为我国社会文化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关系本位”的社会,人际关系被看作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彼此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到双方的交互作用,人们往往更倾向于与被自己视为“自己人”“圈内人”的其他团体成员交流。笔者与幼儿教师的非正式访谈也发现,她们普遍认为知识分享只是一种私人间的非正式交换行为,所以影响其知识分享行为的因素主要是相互间的感情联系,对于个体理性认知的依赖相对较小。其次,还可能受到了幼儿教师群体特殊性的影响。幼儿教师群体以女性为主,而女性多较为感性,在交往中很容易受感情亲疏的影响。心理学理论也表明,女性在与他人分享的时候,所寻求的往往只是他人能够对自己感同身受,并且理解自己的处境。所以,幼儿教师进行知识分享,很多时候可能只是希望与他人达成情感上的理解或共鸣,并没有考虑她们是不是有能力或优秀的,或者是不是能回报自己什么。而且对她们来说,即使认识到对方很有能力,但是如果彼此之间的关系不融洽,感情不深,也很难产生想要与对方交流、讨论或分享的念头。
  考察幼儿教师的知识分享动机对其知识分享意愿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利他主义、互利主义和声誉追求动机均对幼儿教师的知识分享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B系数分别为0.330、0.178和0.142。可见,本研究假设H2得到了验证。在这三种知识分享动机中,利他主义最先进入回归方程,对知识分享意愿的影响最大。这可能与我国一直提倡和鼓励人们彼此之间无私奉献有关。受这种文化熏陶,很多教师一直都抱着一种单纯的互帮互助、不求回报的心态去分享知识。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互利主义和声誉追求动机紧随利他主义,也进入了回归方程,并发挥着显著的影响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来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教师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在慢慢发生变化,以往教师们秉持的利他主义动机虽然仍在影响着她们的知识分享意愿,但带有功利色彩的互利主义和声誉追求动机也开始在教师心中占据一席之地,我们不能忽视这两种动机的存在。
  为了检验知识分享动机在幼儿教师人际信任与知识分享意愿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还对人际信任与知识分享的三种动机进行了交互影响分析。通过对比模型3和模型6可以发现,虽然模型6引入交互影响变量“认知信任×利他主义”和“情感信任×利他主义”后,模型3的方差解释力(R2)显著地从44.9%增加到46.6%,但情感信任和利他主义的交互影响变量对知识分享意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β系数为-1.445)。这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具有利他主义倾向的教师来说,情感信任引发幼儿教师知识分享意愿的程度反而会降低。认知信任与利他主义的交互影响变量未能通过t检验,即利他主义未能在认知信任与知识分享意愿之间起到调节作用。通过对比模型4和模型7可以发现,虽然
其他文献
[摘要]上世纪90年代是美国开端计划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建设的转型时期。本文通过对美国开端计划上世纪90年代三次修正案的解读,阐述了法案在质量基金、员工资质、质量标准和质量监督与评估等方面的规定,分析了开端计划支持保障体系的主要框架,揭示了开端计划质量标准体系和监督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以期对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及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开端计划修正案;质量基金;员工资质;质量标准;
[摘 要]用爱心抚慰学生的心灵,这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群体,对学生展开全面学情调查,为针对性施教打下良好基础;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诉求,无论学生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班主任都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班主任释放爱心的路径众多,都可以为学生带来温暖和抚慰,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爱心; 抚慰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潜心研读文本,抓住语文实践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学过程,通过教、认使言语形式变得鲜活,通过介入使言语品质变得敏锐,通过文本拓展将生活与实践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实践点;文本;言语形式;言语品质;生活与实践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1002001  《卢沟
[摘 要]“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求积经过,初步掌握笔算方法和竖式书写格式,理解算理,学会“用旧知解新题”的策略。这一种技能训练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目标;自学;后教;笔算乘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5-0060-02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摘要]随着《幼儿园规程》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游戏的地位和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但另一方面对幼儿园实际游戏状况的各种质疑一直存在。研究者通过比较“理想的游戏”“教师理解的游戏”和“儿童经验的游戏”,发现三者存在显著差距,其原因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早期教育的功利化、教师的儿童观、游戏与教学的矛盾关系,及幼儿园游戏未能很好地满足儿童的需要有关,这说明幼儿园教育改革还须向纵深发
[摘 要]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力拐杖。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渗透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使数学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数形结合;数学教学;分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5-0036-02  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
[摘 要]用生活经验来学习,是学生最喜爱的方式,也是教育的最好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美术教学生活化,引入源头活水,指导构思,搭建展示舞台,拓展学生思维,体现美术教学理念,深化学生的美术感知,促使他们知识和技能的内化生成,培养他们的美术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1
[摘 要]从解读英语课程标准入手,逐步从分析“先学后教”、“先学”——策略指引、“后教”——策略导向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通过运用这些策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打破传统教学的枷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道路上尽享英语的乐趣。  [关键词]先学后教 策略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9-036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摘要]英国威尔士政府自2003年以来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基础阶段指导文件,其中的《学习型社会:基础阶段——3~7岁》中关于3~7岁幼儿数学发展指导的部分从利用和运用数学、计算和处理数据、测量、形状和空间4个维度对幼儿数学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我国幼儿园数学教学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基础阶段——3~7岁》;教育指导文件;幼儿园数学教育    自2003年以来英国威尔士政府
[摘 要]在苏教版教材“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教学中,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研读教材,顺势而为,创设情境化教学,激活学生已有经验,接着应势而动,呈现多样化算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最后乘势而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累基本活动经验,促进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计算教学;两位数;笔算乘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