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改革增强学生体质的第一步

来源 :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121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试教育的变与不变。
  根据中国睡眠协会发布的“睡眠白皮书”,在2020年9月,淘宝上仅“失眠”一词的搜索量就增加了50%,其中“90后”用户群体占30%以上。失眠导致的脱发、精神疾病、肠胃疾病等严重影响了年轻人的生活质量。这些问题背后,是中国年轻人日趋下降的身体素質和健康状态。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年轻人所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工作和学习占用了大部分时间,用于关注“健康问题”的精力和财力都有所欠缺;而另一方面,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年轻一代,从小就未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
  我国自21世纪之初便开始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与之相对的应试教育有着顽固且强大的阻力。体育作为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近年来不断提高中考分数占比,用“应试化”模式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似乎是一种悖论,这种做法真的可以让学生和家长更加重视体育吗?我们不妨更多关注这一举措带来的变化,而非改革形式本身。同时,学者们仍在持续研究其他国家的体育教学模式,希望给予中国教育改革更多启示与借鉴意义。
  改革“试点”进行时
  一些谣言要澄清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体育改革再次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被提及,“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等内容更是直接将体育成绩与升学环节挂钩。
  上海在全国各地的体育改革中展现了率先示范效果。在2021年中考即将实施的新方案中,上海市提出“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大学个性化”的课程改革建设方案,首先涉及了考试项目的变更:新增了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及武术这四项,并将1分钟跳绳改为4分钟跳绳。其次,针对上海市的天气特点,调整了统一考试周期,截止时间由原定的每年4月30日延长至5月10日,具体时间由各区选定。在上海市七宝中学,学生每周的体育课增加至5节,除了室外体育训练外,更是设置了体育传媒、体育鉴赏、形体健美、运动康复等理论教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标识,正如物理课和化学课,学生需要亲身在实验室里验证所学原理,体育课的理论教学拓展了学习维度和学习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培养潜在的“学术型”体育人才,较早地给予了学生认知体育的更多可能性。七宝中学体育焦旭中心主任姚琍说:“在体育课上不仅能学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还能拓展视野、懂得尊重生命,为一生的幸福健康奠基。”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改革大方向同样值得各地借鉴。全国不同省市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合理安排考试时间,提供弹性灵活的制度,让学生们尽量在最舒适的时间段完成体育考试,以平衡“体育加分”所带来的应试压力。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迎接运动会时像打了鸡血,体育课上却死气沉沉;每年世界杯期间通宵达旦看球赛,体育课却宁愿回教室做数学题。学生们无法在课上感受到他们向往的体育精神,只能接受无止尽的枯燥训练,加上往年分数占比过低,缺乏对体育课走心的动力也是情理之中。而现在,学生可选择的科目变多了,对于体育的热情也会比往年增加不少,体力和技巧并用的项目更加考验学生的综合素质,练习的过程也更具趣味性。
  部分家长和老师质疑此次改革的公平性,认为增加体育分数只对“体育特长生”有利,事实恰恰相反,应试教育体系下的“非天赋型”考生,因为外界和自身因素积累了过多的心理压力,尽管科学已经证明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失眠、焦虑、易怒等心理问题,但学生往往因缺失验证的机会而不愿尝试,这样的“消极惯性”甚至会影响到成年乃至工作以后,造成更多的社会问题,体育锻炼意识自然是越早培养越有效。
  体育教学改革后的“强制性锻炼”帮助“消极选手”们迈出了第一步,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很可能会意识到自己并非讨厌锻炼,只是以往没机会选自己喜欢的项目。另一方面,高压之下,家长同样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学生因缺乏锻炼而导致体质过差,父母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甚至是“财力”关注子女的身体健康。如果更多学生较早培养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将健身习惯延续到高中,不论是学生的学习状态还是家长的心理压力都能得到改善。
  不过,各地改革的具体方案仍在讨论中,一些地方提议被误传成了全国正式方案。比如社交媒体上热议的“要将中学生视力纳入体测”一说完全是谣言,消息出自于山西省长治市在2019年6月推出的《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其中提到“将裸眼视力考核纳入中考”,其实是陕西省长治市地方性的一项改革措施,并非全国统一性的中考评价指标,教育部从未将裸眼视力纳入中考成绩。一些自媒体报道时在标题中突出了“教育部将裸眼视力纳入中考评价指标”,将地方性政策夸大为全国性政策。另外,“游泳”成为必考项目也属不实消息,学生和家长需仔细查阅所在地及教育部官方发布的政策文件,勿让谣言增添莫须有的压力。
  体育培训机构成最大赢家?
  不实消息仅是引发质疑的因素之一,更多的焦点还是聚集在“成绩”上。“考试不死,焦虑不止”。有分数竞争的地方,永远不缺为了孩子前仆后继花钱补课的家长。尽管让体育考试与升学挂钩的本质目的是倒逼学校重视体育,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和家长却再次成为“补课产业”的“韭菜”,这显然违背了国家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初衷。
  10月28日,云南省教育厅在初中学生体育美育考试方案听证会上发布的意见稿显示:2020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中考分值将发生改变;体育从50分提升到100分,音乐、美术分数从各5分提高到各20分。政策下达后,不少家长立刻给学生报考了体育中考培训班。根据《都市时报》的报道,11月8日下午3点多,昆明市体育中心足球场上人声鼎沸,多个培训机构开设了体育中考培训班。一位正在等候的家长对记者说:“我女儿其他学科成绩都好,就是体育不行。上午咨询了几家培训机构,有几家告诉我说:经过培训可以考到90分以上,还有一家说交1万元,经过培训可以考满分。”另一位受访家长表示,“因为改革了,大家都着急,只能靠报班来提升成绩了。”这些机构的收费标准不一,小班授课每节80元,一对一则是每节课300元。   这一现象并非个例,广东省等地发布了中考体育改革计划后,体育培训产业迅速壮大,这让地方教育部门备受打击,怎么改来改去,永远在变着花样养活培训机构?学生家长的压力只增不减,对改革举措更是怨声四起,日后的素质教育改革又将如何继续推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目前的评价体系过于看重分数,所以“提高体育分数占比”这种想法就应运而生,这样做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需要谨慎研究。体育、美育确实值得重视,但如何评估这些学科还有系列问题需要厘清。“有朝一日,体育、美育学科与语数外达到同等分值,出于提高分数的目的,一定会催生大量的体育、美育培训机构。”
  储朝晖提到,整体的教育改革方向一定是淡化分数,而不是把更多学科的分数进行强化。但无论是去分数化还是提高体育、美育分数,最重要的是改革评价体系,让评价更为多元。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第四部分即是“积极完善评价机制”,指出要“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这一点上,如果体育中考的评价体系能率先实践并逐步完善,将对于美术、音乐和其他主课的评分制度产生深远意义,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试点”,更是教育现代化改革的“试验田”。
  教育改革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地方教育部向中央学习、在实践中完善的同时,学生家长和校方也需要为此付出努力,尝试转变传统的应试思维,增加科目本是提供了更多选择。术业有专攻,让学生有选择性的专注擅长领域,有利于身心健康,更利于未来发展,家长不妨试试平衡心态,切莫要求孩子“精通十八般武艺”。
  为回应部分家长的需求,昆明市政府也在筹备公立的体育培训中心,教师资质有保障且收费合理。在不重蹈“题海战术”覆辙的前提下,公立的体育培训中心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可以帮助体制较弱的学生科学提升综合素质。昆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办公室主任肖仁军表示,现在的体育培训机构,整体水平来说还处于参差不齐的状态,也有很多私人创办的体育培训班。市体育中心一直以来都开设有众多体育项目的培训班,体育中考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体育中心将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满足学生们体育锻炼的需求。
  世界体育课大赏
  美国的肥胖率似乎与他们的竞技体育实力形成令人费解的反差。但美国的现代体育教育起步其实相当早,南北战争之后,美国政府就颁布相关法令,将体育教育强制纳入公立学校的教学计划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的儿童营养体系遭到破坏,于是罗斯福政府时期推出了国家学校午餐计划。现代社会的体育教育更加完善,纽约州规定了小学生必须每周至少锻炼2小时,体育老师必须在通过该州规定的培训、并得到正式认证后才能进行教学。但美国各州法律有所不同,加上美国文化不同于东亚思维方式中的“集体性”,部分学生对健身的热衷没有带动另一部分选择“自我放弃”的学生。不爱锻炼的美国人通常还有高碳水的饮食习惯,离开校园后很容易变成肥胖人群。
  日本人饮食健康且热衷健身,有“长寿岛国”之称。在江湖,还流传着日本小学生接受“耐寒训练”的传说,日本人的体育课究竟还有什么“魔鬼训练”?实际上,日本中小学的体育课没有传闻中那样可怕,反倒丰富有趣。日本从小学开始就有跳绳、足球、篮球、棒球、自行车等多种器械和球类运动。所谓的“耐寒训练”,不是在寒风里受冻,而是在冬季穿着体操服去操场上跑步,年级越高,需要跑的里程数越多。值得借鉴的是,日本的体育课看重过程大于结果,以常规训练为例,学校不规定学生需要跑多快、跳多远,但要求每次的成绩要比自己上一次有进步,学校倾向于给学生传递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体育精神。在日本的高中和大学校园,社团文化氛围浓厚,体育社团让学生参与体育比赛的同时还能培养其团队精神、社交能力和领导力,这一现象延伸出的体育类动画作品,如《排球少年》《黑子的篮球》更是受到中国女性观众的喜爱,间接促进了部分观众对体育精神的理解。
  英国的老师和学校都会定期设置体育竞赛,用奖金吸引学生参与,但在英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学生通常是放学后自行参与马术、橄榄球、足球等体育活动,每个项目有相应老师指导。
  给予学生“体育经费”的还有韩国,为了避免学生因体育活动受伤后被家长找麻烦,学校给每位學生都购买了保险,因体育项目受伤都可以获得保险理赔。韩国政府也推出了力度不小的支持,从2012年开始,韩国各地的小学都安排了专业的体育教师负责指导。根据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的计划,这些专业指导人员将帮助韩国超过5800所小学提升学生户外体育活动质量。
  新加坡的体育课有些魔幻了,所有初三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名为OBS(Outward Bound Singapore)的野外生存项目,为期一周,训练内容包括攀岩,丛林探险,制作竹筏和划皮划艇绕岛一周等难度相对较高的活动。为了保证安全,训练前学生必须参加体检,未通过的学生只能等待下一期。
  原来不只有中国学生嫌传统体育课太枯燥,“战斗民族”俄罗斯的体育课意外的很优雅,近年来,新兴的轮滑、滑雪、溜冰、滚轴、舞蹈等项目慢慢取代了田径和球类运动。
  加拿大和法国又是两个极端。法国将体育作为主课,加拿大则是干脆不设置体育课,不过,这些外在形式和他们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并不能画等号。即便加拿大没有正式体育课,但越好的学校会安排越丰富的体育活动。法国政府规定了必须经过体育考试才能进入大学,这似乎对身体较弱的学生不太友好。
  中国教育部也在考虑将体育纳入高考,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入学体育测试成绩有些“惨不忍睹”。关怀身体素质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关注及科普教育也已提上日程。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要求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生理、心理、艺术等素质教育将在日后的深入改革中不断完善。目前我国的教育已经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只要遵循科学的步伐,推进教育改革的同时,平衡好学生和家长需面对的外界压力,同时加强对学校和教育市场的监管,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将紧跟时代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共同为青少年创造更广阔的天地。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意義]咨询问题提示列表能引导咨询者在智能问答和智能咨询系统进行咨询并为动态咨询引导提供基础。目前,关于问题提示列表构建的研究大多采用专家咨询法、访谈法,这些方法无法满足智能咨询服务要求,本文以有问必答网中糖尿病问答为例,提出了基于Sentence-BERT语义表示的咨询问题提示列表自动构建模型。[方法/过程]本文首先在糖尿病相关文献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糖尿病类目体系,并人工标注咨询
前不久,北京市启动了积分落户申报工作。作为最难落户的特大城市之一,此举让很多“外地人”备受鼓舞——尽管目前还达不到落户标准,但至少,这座城市对人们的奋斗做出了认可,也给了大家敲开户籍大门的希望。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生产要素的集聚性、运行的高效性、功能的综合性、文化的多元性,使其成为一定地域内社会生产力最发达、最聚人气的地方。不过,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地方的“城市病”也初见端倪。  房价高涨
很多人调侃自己语文水平的最高峰是在高考前夕:背得了古诗词,认得出生僻字,分得清“的地得”。高考过去了那么多年,谁还记得上一次念古诗是什么时候?  最近,一个以古诗为手段的情绪辅导团体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宋振韶博士的召集下成立。在这里,古诗除了可以用来“劈”情操、应付考试,还有了一个新的功能——管理情绪。  情绪像一条河  不流动就会阻塞溃坝  宋振韶在大学做了十年心理咨询,他发现大部分前来咨
每个人的生命中或多或少总有那么一段黑暗的时光,点亮黑暗的这道光,应该是爱吧。  1  夜深人静,马路上只有路灯微弱的光芒。这条道路地处郊区,较为偏僻,很少有汽车经过。  一辆轿车驶了过来,车上坐着一个中年男子。他刚跟客户应酬完,看了看腕上的手表,已经快到凌晨。路上车少,他加大油门,想早点回家。转过一个路口时,隐隐约约看到一个打着伞的女孩。  女孩在道路中间慢悠悠地走着。他鸣了下喇叭,提醒她让道。女
春天刚刚过去的时候,我回老家办些事。由于老宅一直空着,身处其中,仿佛周围只有往事拥挤。所以,当敲门声响起,竟吓了一跳。是老邻居,她家几十年未动,一直坚守故地。邻家阿姨递给我一封信,说是收到一年多了,一直没机会交给我。  很是奇怪,怎么会有人把信寄到老宅,而且,这个年代,信已是很古老之物。看信封上的寄信人地址,是一个遥远的山区,有些熟悉。仔细回想,记忆的迷雾散尽,20年前的往事清晰如昨。  当时正是
〔摘要〕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竭力建設数字化政府,但现有的网络舆情管控系统还不完善。通过文献调研、专家访谈,设计问卷,应用系统工程相关理论绘制网络舆情管控系统的因果回路图,找出网络舆情管控的重点,并据此提出优化网络舆情管控系统的方法。研究成果可为相关职能部门科学管控网络舆情提供思路。  〔关键词〕网络舆情;管控系统;优化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11.0
世情:贡献并完善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今天的世界,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对于国际变局,早在2014年11月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这样的判断: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  对于世情,中国怎么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看世界,不能被
朋友从法国回来,向我讲述她的一路见闻与收获。她说,走过那么多城市,如果问她记忆里最难忘的是哪一座,那么大概就是巴黎了。  然而朋友并没有提到那座城的时尚和小资,对于那里的著名景点也没有侃侃而谈。她说得最多的,却是巴黎的一间古旧的书店。那间书店,被人们称为“塞纳河边的一颗珍珠”。  到底是怎样的一间书店呢?  书店坐落在塞纳河左岸。仔细寻找,一间狭小、拥挤甚至外观很破旧的门面隐藏在众多建筑物之中。从
穿过日本京都狭窄的学生街,会邂逅这样一家小店,它外部装修简简单单,内在环境也质朴无华,放眼整条街,显得那么的不起眼。  但就是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却是附近学生的最爱,不是因为菜多好吃,而是因为67岁的老板,贴出這样一则告示:“没钱吃饭的人,可以在这免费吃到饱。吃完后,只需刷半个小时的餐盘(限18岁以上的学生)。”  或许你会以为这家店的老板疯了,这么个吃法,小店还不很快被吃垮?但事实上,老板井上
《红楼梦》的主题是情,《三国演义》的主题是争,《水浒传》的主题是义,《西游记》的主题是悟  读红楼,过情关  《红楼梦》一开始,曹公便借空空道人之口,说出了此书的主旨:谈情。  情之一字,最是迷乱人。情,有时是最美好的事,有时也是最磨人的事。男女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莫不如此。因为情的内涵太过丰蕴,它是爱情亲情友情,也是纵情痴情,还是人情世情。而这些,正是红楼一梦中的情天恨海。  《红楼梦》中最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