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情境设计 优化地理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41-01
  教学情境是为学习者创设的,能引起一定的情感反映的客观环境。教学情境来源于此,它是对当今基础教育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的西方教育理论之一。许多新课程的理念都来源于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他人(包括老师和学习的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出于教学目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教学情境创设既是教学本身的需要,也是评价一堂课上得好坏的重要标准。
  现就几种情境的设计讨论如下:
  1 设置问题情境,以“疑”激趣
  “问题”是启动思维的“阀门”。没有问题情境,就不可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老师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的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用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各种能力,也提高了其思维的敏捷性。
  2 新课程开始设置问题情境
  于课堂教学初始设置问题,作为新课的引入,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如:讲述“海陆的变迁”一节前,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一定不会忘记“5.12”汶川地震,也不会不了解以后在青海玉树以及智利、海地等地发生的地震,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地方会发生地震?
  3 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情境
  在学生身心疲惫时,巧设问题情境,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总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时,突然发问:假如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地球上会是什么样?学生听了先是一愣,既而开始七嘴八舌说起自己的观点。这样既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 教学结尾设置问题情境
  教学结尾设置问题情境,可作为课堂总结、知识延伸以及下一节课内容的良好铺垫。例如:学习完河流的水文特征后,我布置作业:请同学们下去搜集资料,了解本县的河流——党河的水文特征以及开发利用,下一节课前进行交流。这样既督促和引导学生的课下复习,又使学生对课上的知识做延伸性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而不是机械的重复。
  5 设置生活情境,以“事”激趣
  实际生活是学生最熟悉也是最感兴趣的,而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课堂中适时、适当地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例如:学习“自然资源概况”一节时,提出问题:咱们酒泉有哪些优越的能源?(风力发电——近期实施的千万千瓦级风电项目,打造河西走廊“陆上小三峡”工程;太阳能发电——敦煌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咱们肃北又有哪些优势能源?(水电——党河流域28座水电站梯级开发;太阳能发电——牧区小型太阳能发电)
  6 设置科技情境,以“情”激趣
  地理科学是发展较为迅速的学科之一,新课标强稠: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素养,要用尖端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地理奥妙的意识。例如,我国三次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以及两次嫦娥卫星的绕月飞行,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成功对接等科学事实,都是很好的科技情境教育素材。
  7 设置实验情境,以“动”激趣
  新课际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实验,还要具备验证简单地理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要具有对一些地理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做出假设和预测,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等;要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價和修改。
  上述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语言表述,也可以借助于实物展示,多媒体播放。情境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去听、去想,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还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其他文献
【摘要】21世纪之初,正处在历史嬗变中的我国基础教育,加快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步伐。在课改实践中如何根据历史学科自身特点,让历史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平台。为此,历史教师应切实转变课程观念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打造历史魅力课堂,以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意识;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
写于载氢光纤上的长周期光纤光栅经过高温退火后 ,对其进行紫外均匀曝光能够有效改变其耦合特性。随着曝光量的增加 ,其共振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 ,共振峰强度先增大继而减小。
【中图分类号】G2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10-01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的活动之一。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时间占幼儿园的活动时间比例较小,但它有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价值。首先从我国现在幼儿园的师幼比来看,集体教学活动能经济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其次,集体教学活动能集中锻炼教师的多种专业技能,而教师又可将习得的教学技能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43-02  构建一个有效的课堂,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关键。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则体现为任务设计的有效性。信息技术课相对于其他学科,课堂更开放、更灵活、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如何让我们的的教学更有效,教学中的任务设计是关键。任务设计要合理,要有针对性,要结合实际。  1 目前任务驱动教学存在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师所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也是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目标,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和难点所在。本文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革新课前、课中的教学方法、手段为切入点,研究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
目的:胃癌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是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寻找新的诊断、治疗和预后预测靶点至关重要。混合连锁白血病因子(Mixed Lineage Leuemia factor,MLL)是目前备受关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44-02  教学必须为“四化”建设的需要服务,在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的基础上,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什么是能力?什么是智力?高中物理都要培养什么能力?主要应培养什么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而智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