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观的变革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36355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观的变革根植于思维方式的变迁。随着哲学对人的认识由“预成论”向“生成论”思维方式的转变,教学观相应也经历了从教学的“预成论”到教学的“生成论”的变革。教学“预成论”过于强调教学过程的秩序、规范与控制以及教学对象对知识的接受、掌握与认同,忽视教学对象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个性特征,从而丧失了教学对象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价值。教学“生成论”注重教学过程的转化和动态“生成”,认为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学系统诸因素的相互渗透与制约,决定了教学效果与“预设”的教学目标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蕴含着教学“
其他文献
为了加速眩晕患者的康复,通过对61例老年眩晕病人辨证为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血亏虚、肾精不足4型进行辨证施护.结合相应的情志调护、饮食指导,使医疗手段与护理措施相统一
微课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新兴的课程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可以利用微课资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液流变学、IL-6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L4-S1夹脊穴,外丘、委中、侠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