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笋干加工工艺,走上致富路

来源 :当代生意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ng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笋干,不就是将竹笋加工成干品吗?在江苏省启东市吕四港镇,笔者采访了人称“笋干王”的退伍军人朱林发,他传承父辈独特的笋干加工技艺,制作出了人无我有的好产品,走上了致富路。
  1982年底,当兵4年的朱林发退伍回乡。父亲拿出用祖传手艺制作的笋干,给儿子做了一道竹笋红烧肉,朱林发品尝着久违的美味佳肴,突发奇想,何不传承竹笋加工技艺,趟出一条致富之路。可父亲摇头叹息:“本地竹笋量少价贵,制作成本太高,无法与外地的廉价笋干竞争。”可老父的话却点拨了儿子,自己当兵在福建,几位福建永安籍战友的老家就盛产优质竹笋,如若以此作原料,再用祖传工艺进行加工,岂不两全其美。
  第二年春天,朱林发找到福建战友,收购当地竹笋,并以父亲传授的加工技艺加工笋干,他将这些笋干运回老家销售,立即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从此,朱林发认准了这条致富门道,1984年,他在福建永安租下一个废弃粮站作为加工基地,还与30多个农户签订了竹笋购销合同。
  1985年,朱林发在吕四港镇开设了笋干批发部。当时,镇上已有7个笋干销售门店,面对竞争,朱林发胸有成竹,不少外来笋干看似白嫩,但制作粗糙又因添加了国家明令禁止的硫磺及工业盐,而有明显酸味,且口感苦涩、不易保存,长期食用,还会伤害身体,消费者只要进行比较,就可知优劣。朱林发的笋干批发部开张后,立即引来各路食客,他建立的销售网,还辐射到了方圆百里20多个集镇。多年来,朱林发在福建永安的竹笋种植基地从百亩发展到了上千亩,购销合作农户从五六十户发展到六七百户,年消耗鲜笋达到30多万公斤。他还在经营笋干的基础上,增加了鲜笋、水笋业务,并免费为顾客提供泡笋、切笋服务,从而使得他的口碑愈加响亮。
  朱林发的笋干赢在其外人无从知晓的独门加工工艺上。从取笋、整理、蒸煮到烘焙、成品、保存,朱林发运用的祖传加工工艺体现了一个“真”字,他从不加盐加矾,更不用任何漂白剂熏蒸,而是通过掌握火候、温度、烘焙时间等关键措施,将笋干制作得本色、清香、可口。
  笋干虽然并不起眼,却成就了朱林发的事业。谈及今后的打算,年过半百的朱林发依然豪情满怀:“我要注册‘林发’商标,开发即食美味笋品,让笋干加工事业更壮大!”
  地址:江苏省启东市新闻信息中心
  邮编:226200
其他文献
近日,笔者来到江西省德安县宝塔乡团山村十三组,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白茫茫的大棚,里面种植的是一年四季都会绽放的非洲菊。大棚的主人孙林国和妻子都是毕业只有几年的大学生,他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自主创业,在花海里徜徉,仅3年时间,就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1986年出生的孙林国,从小就喜爱种植花草。2005年夏季,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孙林国特意选择了一个有园艺专业的学校,最终他如愿考上了
期刊
自强自立,勤劳创业。这是江西省乐平市众埠镇莲塘村计生专干魏秋香给邻里乡亲留下的最深印象。作为一名村委会计生专干,魏秋香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带头创业致富,带动当地一大批计生家庭和贫困农户走上了致富路,她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少生快富”领路人,赢得了广大育龄群众的广泛赞誉。  承包果园发家致富  魏秋香是莲塘村下坞村小组独生子女户,1995年开始担任村计生专干。2001年,在县里工作的丈夫下岗了,魏秋香家里
期刊
在正式成为一名网店掌柜之前,蘑菇的大学专业是建筑设计,毕业后,却选择蹲在一间小小的工作室里成为电子商务行业大流中的一员,这在外人眼中看来总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可蘑菇却认为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是志趣所在”。讲究细节,坚持自我,善于想象,勇于尝试—这是蘑菇给自己和网店“MokuStore Handmade”贴上的个性标签。  坚持手工制作  不给自己的产品设置固定的风格,这是蘑菇对 MokuStore
期刊
初冬时节,寒意阵阵,笔者来到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的开天农业公司,这里却是红翠翻飞,柳影婆娑,水光潋滟,鱼跃鸢飞,根本看不出半点冬天的气息。公司董事长胡再明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是望城区大众垸最低的地方,常年积水。“2007年,我放弃了在沿海地区年薪百万元的待遇,回到家乡流转了这里的湖萍野地及劣质土地近千亩,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创办了这家集农产品种养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公司。几年来,公司始终坚持开发
期刊
“要想制作出肉质细嫩、口感好的豆制品,必须要精选黄豆和食用石膏。还要掌握准煮豆浆时的火候,这样豆腐吃起来才能细嫩可口,你才有回头客。”一说到制作豆制品,湖南省邵阳县岩口铺镇的杨春喜便口若悬河。近日,笔者见到杨春喜时,他正在对侄儿传授制作优质豆制品的秘诀。  今年61岁的杨春喜,从事豆制品加工已经几十年了。靠着这门手艺,他养活了一家人,两个儿子都已大学毕业且成家。如今,杨春喜的豆腐制作坊常年吸纳5人
期刊
养猪是传统养殖业,有人靠它赚得盆满钵盈,有人赔得一个子儿也不剩,但还是不断有许多农民充满激情投入这行业,一试身手。42岁的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农家女赵兴蓉便是其中之一。7年前,她选择了养猪这行业,凭着自己探索出的科学养猪技术和独特的销售方法,“喂”出了一条致富发家路。  每天早上五点半左右,天边隐隐泛白,别人还在梦乡中,赵兴蓉就早早起了床,吃过早饭,她和丈夫来到地里,将红薯藤摘回家,用粉碎机粉碎,然
期刊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大幅下滑,终端市场的猪肉却没有应声降价。笔者采访了解到,当前生猪价格跌至低谷,养殖户普遍出现严重亏损,而一些屠宰商趁机对肉猪压价收购,赚取了较高利润,消费者却并没有因为猪价下跌而购买到更便宜的猪肉。  猪贱伤农  部分养殖户“割肉离场”  根据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最新数据,截至2014年第12周,活大猪价格春节前开始快速下滑,已连续13周下跌,总降幅度达29.84%,养殖户每出栏一头活
期刊
“魔豆妈妈”是由中国红十字会与淘宝网联合发起的“魔豆爱心工程”资助的困难群体,她们通过在网上开店的形式谋求生存与发展。虞华是“魔豆爱心工程”在青岛的第二期培训学员,她以50岁的“高龄”担当起了那一期学员们的班长,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让自己的生活走出了困境,网络创业让她变得更快乐,更自信。  一年时间成为“钻石卖家”  虞华和丈夫属于双残疾人家庭,原本丈夫还在一家小厂有份可以糊口的工作,但几年前突然遭
期刊
湖南省会同县王家坪乡枞树脚村花甲老人张志花,是当地的獭兔养殖能手,他靠在家养獭兔,走上了一条致富路。近日,笔者慕名来到张志花老人的家中,刚巧一位来自长沙的客商正在选购獭兔。长沙客商告诉笔者,他这一次就购买了价值3万多元的獭兔。  今年65岁的张志花老人,头发花白,满脸布满皱纹,却十分有精神。忙完这桩生意后,好客的他忙让妻子给笔者端来茶和水果,慢慢地讲述起自己如何靠养獭兔走上了致富路的创业故事。  
期刊
近日,笔者来到四川省营山县大庙乡白庙村,一路上随处可见膘肥体壮的波尔山羊。白庙村山高坡陡、水草丰茂,然而,经济发展却长期滞后。如今养殖山羊成为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一个贫困村成为“羊村”,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位叫黄庆华的领路人。  今年45岁的黄庆华是白庙村人。1995年,他南下深圳打工,10年后,他怀揣打工赚到的20多万元钱回到家乡,租赁了500余亩荒坡。2006年初,他从成都引进100只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