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 还算数吗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ee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总是看到最终的结果,但不要因此忽略我们歪歪扭扭挣扎走过的路,那是我们为梦想偏执过的证明。
  我的高中不太主流——我是所谓的“竞赛生”,也就是选择性放弃很多课程,周末出去补课,寒暑假参加集训,每天刷书的那类学生。
  我仍然能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疯狂准备化学竞赛的时光——和其他6个人一起关在小黑屋里,没有课间,从早到晚只做一件事:刷题。听上去非常刺激,但那时我在上高一,在别人满腔热血迎接新生活的时候,我首先被熄灭了热情。
  因为刷书真的非常痛苦,尤其是初次接触那些高强度高密度的知识,有时一晚上可能只能看一道题。决定参加竞赛前我觉得我是全班最聪明的人,参加竞赛之后我是全班最傻的人。看着只写一道题的A4纸,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真是一个非常消磨自信心的过程。
  第一次考竞赛准备得很烂,浏览完试卷整个人都不好了,那种头皮发麻的感觉至今仍然是我的噩梦。可是我没有因此放弃竞赛,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是热爱化学本身,还是不肯认输。
  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给自己打鸡血。每周四五十个小时搞化竞,在寝室的自习室通宵,我们这些别人口中的竞赛生常常在挑战极限。在纪律严明、作息明确、人人都低头劳碌的重点高中,竞赛给我带来一种叛逆的喜悦,让我感觉自己像是个特立独行的勇士。
  这种叛逆的喜悦很快让我付出了代价。我一开始没有告诉父母参加竞赛的事,只当是一种爱好,可是我的成绩很快替我告诉了他们。
  也许很多学竞赛的人会有同感,那就是竞赛与高考题会产生一些冲突,常常让我觉得题目似乎有各种各样的错误和不严谨。我的化学成绩在高二也急转直下,我说这题条件不过关,老师说我死钻牛角尖。
  也就是高二,我度过了心理斗争最严重的一年。竞赛极其看重结果:省奖国奖,自主招生,省队国家队,金银铜牌,激烈程度并不比高考差到哪去。对于很多竞赛生而言,只有名列前茅才算成功,中等都算失败。就连成功的激动都是短暂的,剩下的便是更大的挑战和痛苦。
  我们学校是竞赛大校,每周晚自习有3天补课,周末还要加课。常常在分门别类的化学里浑浑噩噩过了一周,到了最后一节课只剩下发呆的力气。
  我不属于竞赛成绩突出的学生。事实上我用了整个高二的时间一边和化学斗争,一边思考自己这样到底值得不值得。厉害的那些人已经进了省队,去了冬令营,而我只是分母,是炮灰。化竞对他们来说才算真正送来了光明,对我来说则仿佛是折磨。
  竞赛生之间也天差地别,有人半路出家,有人始终如一,有人天赋异禀,有人勤能补拙。有终于死心决定转战高考的,也有已经拿了大奖一只脚踏入名校大门的。少有人走的路不确定性更大,我们听着一个一个消息传来,小心地预测着自己的命运究竟在哪里。
  非常有趣的是,那时我在寝室通宵的自习室认识了一个打算考艺术类的哥们儿。用老师的话来说,他除了学习什么都没落下。我同他之前并不熟,印象里他总是在学校各个楼层、各个办公室“上下翻飞”,在各个舞台、各个场合频繁露面,主持、演讲、唱歌、乐队、集体活动,学校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似乎都与他有关。在很多个夜里,寝室的自习室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做题看资料,他则似乎在写各种活动的策划书,或是准备他的那些额外课程。
  我知道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俩是一样的人,都是另辟蹊径的勇士。我们因为经常在自习室相遇而熟悉起来,他告诉我他因为成绩问题被班主任找过家长,父母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可他却比高考出题人心态还稳健。我很羡慕他,他似乎是永远不会焦虑的那类人,他享受生活。
  高三上学期我没有在班里上课,跑到北京参加培训。然后就是比赛失利,闭幕,颁了铜奖,签约失败——我走了个盛大隆重的过场。那天回到酒店时,我突然一下子无法控制地哭了出来,因为我明白,明天回去之后,我再也不是一个化竞生,而只是一个普通的高考生,我要从头开始。
  回校上课的日子里,印象最深的是和同桌吵了一架,因为她说我“搞竞赛搞到高三还是什么大奖都没有,化学模拟卷还没有我分高”。那种作出牺牲又被淘汰下来的孤立无援、不被理解,是我之前从来没有体会过,也没想到是自己需要体会的。
  不过或许是因为竞赛锻炼了我自学的能力和对痛苦的耐性,高三的最后几个月里我学得飞快,周考月考一次次迎面而來,我的成绩从中游逆流而上,高考虽然没能创造奇迹,终究也算是拼尽了全力。
  对了,还有那个我在自习室认识的兄弟,我在录取信息表里找到他的名字,他去了中戏学戏剧文学,而我则学起一门与化学完全无关的文科专业。我仍然很羡慕他,可以继续享受他喜欢的生活。
  我在大学同样遇到了很多当初学竞赛的人。我开始发现,竞赛光环其实并不能保证什么。能在竞赛中获得成功的那些人自然是拥有一些让他继续成功的品质,然而没有在竞赛中获得成绩的人,未必就不拥有这些品质。
  我们总是看到最终的结果,但不要因此忽略我们歪歪扭扭挣扎走过的路,那是我们为梦想偏执过的证明。
  听说从我们这届之后便迎来了“竞赛寒冬”,很多自主招生项目都被取消了。但我知道,仍然会有人想选择那些不属于大多数人的路,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之处。你当然可以绕路前行,只要你千万不是掉头逃跑。
  【心理解码】
  用欣赏为自己转身
  ◎文/龚仁坤(重庆育才中学)
  追逐在竞赛的道路上,既有勇士般在沙场拼搏的快感与荣耀,也有苦行僧般的坚持与付出。每一个竞赛生都渴望着能拿到理想的结果,来证明自己付出的价值。可灿京也让我们看到了竞赛岁月中的迷茫与权衡、坚持与怀疑、短暂的成功与消磨的自信。所有的一切看似如此矛盾,但仍有万千学子前赴后继,征战赛场。直到故事的最后,灿京的竞赛岁月在一场大哭中静止在了我们的回忆之中,冰冷的结果也仿佛冰冷了我们的心。
  是不是我们的努力不被证明就失去了价值,是不是我们的梦想没有到达成就失去了意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老人一夜归来,破烂不堪的船上只剩下筋疲力尽的他和一只硕大的鱼骨架。老人没有如预期一样满载而归,甚至没能做到平安归来,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人生中的这段波澜壮阔、传奇篇章。我们都曾努力地追逐梦想,而梦最美的地方也许不在于实现,而在于我们爱上了自己逐梦的样子。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念一人生。当灿京回首再看往事,不再局限于竞赛的结果,沉浸于失败的情绪,反而肯定了对于梦想的偏执和永不退缩的青春。我在想:也许这是灿京与自己做的一个和解,是对他多年执念的一次转身。这一转,他更好地接纳了自己,也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生而为人,我们总有一些让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这一念,我想请你用欣赏为自己转身: 我想请你去欣赏那个努力的你,拼搏的你;也去欣赏那个疲惫的你,焦虑的你,无助的你。因为所有的你都刻上了追逐梦想的样子,都让我们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编辑/张春艳
其他文献
2017年,我在一中读高三,没有遇见谁。  每天陪伴我的只有满天飞的卷子与辅导书、老师喷洒的口水,及家长殷切的目光。  老师认真地在讲课,我假装认真地在听课。偶尔目之所及会瞥到前桌男孩干净的白色毛衣,内心忽然就柔软得一塌糊涂。嗯,我又想起你了。  2014年,我读初三,云淡风轻,遇见了你。  万恶的体育中考,我们到你的学校去考。跑完八百米后,我站在芒果树下喘气,你递了一瓶水给我:喜欢水吗?  我的
等我长大了,我想做个自由自在的老板娘,在镇子附近的初中或高中找间小店面,开一家书店,书店的名字就叫作“时光书店”。part1  我要做一个幸福的老板娘。早晨推开门的第一刻,阳光洒进来,空气里的尘埃一粒一粒的,在我眼前跳动。狭小的空间贩卖各种名著、杂志、漫画。当然,其中还会掺着卖琳琅满目的教辅资料。比如“五三”、“黄冈名师”……  书店开在学校的某个小角落,但绝不能与垃圾为邻。书店的大门一定要古朴木
我上初中的时候,学校没供暖气,空调也不常开,一到冬天就被冻得犯鼻炎,整天“哼哧哼哧”个不停,卫生纸成了同课本一样的日常必备品。为此,我特地找了一个提袋来安置它。可就是这样,我还会遇到纸资源短缺的情况。于是,我结识了同样爱流鼻涕的小姜。  小姜大名姜忆航,他生得浓眉大眼,体格健壮。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壮的他也如此不扛冻。  刚认识的时候,我们都还十分矜持客气。  “姜忆航,你能借我点儿卫生纸吗?”
我从小就很喜欢江南。究其原因,大抵是因为诗词和小说的影响。我总觉得武侠小说里的一流剑客,不是在漠北,就是在江南。游戏《江南百景图》的出现,更增加了江南对我的吸引力。  我常常幻想着有一天,我能到江南去。泛舟莲花湖上,边喝着茶,边听着江南小曲,岂不快哉!  然而,我只是幻想,有的人却把关于江南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这个人就是《租一条船漫游江南》的作者——许佳。出于对江南水乡的向往,她打算租一条船漫游
袁一湛,本名袁千益。喜好热闹且有趣的人和事,哪儿有好玩儿的就往哪儿蹿,日常为“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美好日子而努力奋斗。  人人都道少年好,我道少年皆是宝。  万花丛中过,我独爱这几位少年。  “鄙人不在江湖,可江湖总有鄙人的传说。”  我是袁一湛,拥最飒的少年,写最野的行文,欧耶!  老张看我不爽很久了。起源是在好多年前,我们班上美术课,胖胖老师要每个同学都对着美术课本的某一页画一幅威尼斯的素描,两
摘要:以贵州省龙里典型性暖性草原为对象,研究典型草地、不围栏、割草管理、灌丛管理4种不同管理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方式对典型暖性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具有明显影响;不围栏管理导致土壤碳密度显著下降,同时在灌丛管理下地质地貌条件的差异同样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产生影响;对典型草地进行围栏可以提高土壤碳密度,促进土壤有机碳积累、固定,同时也有利于退化草地的恢复。 
摘要:针对人工去虾头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虾仁易受细菌污染,以及机械一刀切式对虾去头方法虾肉浪费严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高转速刀片对虾去头装置。根据对虾的体型特征和生物特性,利用仿形“V”形槽对对虾定位夹紧,利用去头圆盘刀对对虾产生的摩擦力和离心力实现对虾的去头工作,并进行原理分析。针对分级后长度为 130~150 mm的新鲜南美白对虾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高转速去头圆盘刀进行对虾去头的成功率高
摘要:为了研究c-KIT在不同毛色山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与定位并探索c-KIT在毛色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以黑山羊、白山羊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其相对表达量,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c-KIT表达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山羊皮肤组织中,c-KIT主要分布在皮肤上皮部、汗腺、皮脂腺、毛囊漏斗部以及内外根鞘。c-KIT在黑山羊、白山羊毛色皮肤组织中表达部位、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表明c-KIT
“亲爱的闺女……”打下这行字,她叹了口气,鼻子一酸,“啪哒”眼泪就掉在了键盘上。跑到厕所,拿了毛巾捂在眼上,在马桶上坐了很久才松开。她回到女儿的卧室,对着电脑继续打字。  “又快到春节了,电视上开始讨论孩子压岁钱的问题了,我也想你了。就在你的邮箱上给你写一封信,再发给你,不知你能不能收到。  “我记得有一次你说了很长很长一段话,说昨天睡觉的时候,你感觉咱家楼下有一列火车开过,冲你不停地鸣笛,好像你
韦一航认识马小远是在一场cosplay主题的追悼会上,因为逝者生前喜欢cos,作为癌症患者,大家又见证了太多死亡,不想搞得那么悲伤。  本来韦一航不想去,但耐不住妈妈想帮他交朋友的心,他只能在活动时无语地看着周围“七彩头发的杀马特”们给妈妈开视频:“你看这些人才不正常……”话音未落,手机被人撞飞进马小远扮的熊里,语音还被外扩了:“就算你觉得他们不正常,也要跟大家好好相处。”  韦一航想溜,妈妈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