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对学校的面貌和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工作不仅是一种岗位,而且更是一种责任;仅靠时间和汗水是不够的,单凭热情和干劲去工作,只会成为一个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者,还需要用科学与艺术,需要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积淀育人智慧,用理论武装自己,才不会失去育人的契机。在本文中,结合作者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觉得做好班主任工作应具备“五心”。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责任心;宽容心;公平心;爱心;细心
一、要有责任心,勤于奉献
强烈的责任心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基础、前提。班主任工作肩负着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还要对家长负责。班主任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智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执行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选择、确定正确的教育方法、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定自己奋斗的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班主任应自觉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他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常常对学生有着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给学生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可以影响他的一生。“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更要严于律己,严格要求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班主任要爱岗敬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育人为乐,逐渐提高自己的信誉和威望。
二、要有宽容心,海纳百川
爱因斯坦曾说:“善于宽容也是教育修养的情感问题,宽容中所蕴涵的了解、信任、期待,表明了教育对自己和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浸透了一种于事业、于孩子真挚的爱。”作为班主任必须砥砺自己,加强道德修养,拥有一颗坦荡宽容的胸怀,管理教育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须知学生正处于成长期,思想不够成熟,一时糊涂难免犯错误,对于学生的一些不甚理想的表现,作为班主任更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树立善于宽容,正确引导的教育理念。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但是,宽容并不是纵容、放任,并不是不需要必要的批评和指导。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注意换位思考。学生犯错心情沮丧,拍拍他的肩膀;学生思想出轨时,予以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劈头盖脸、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批一通。这样,学生就能做到主动承认错误,积极改正错误,并能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三、要有公平心,一视同仁
班主任一定要树立牢固的平等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班主任在工作中无论对人、对事都要公允、平等、正直。对班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处理班集体中的每件事都要公平合理,而决不能分亲属、抱成见、拉关系和感情用事。具体地说,班主任在对待班干部和群众上,在面对优生和后进生上、在运用批评和表扬上、在实施奖励和惩罚上、在处理问题和事件上、在给予关心和照顾上、在评写操行和鉴定上、在推举先进和模范上、在提供条件和机会上,以至在某些细枝末节问题的处置上都要出以公心,处理公正。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应有的威信,才能赢得班集体全体学生的拥戴,才能让他们感到班级的温暖。
四、要有爱心,润物无声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确实,没有对学生真诚的爱,就没有激情,没有热情。只有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教师职业之所以神圣而伟大,就在于无私奉献;教师职业之所以崇高而愉快,就在于博大的师爱。爱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净化心灵的泉水,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亲其师而信其道。”爱是教育的灵魂,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班主任的爱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尤其是对那些因为暂时处于后进而被歧视的学生,更需要班主任的爱。“白天鹅”惹人爱,而“丑小鸭”更需要爱。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并不是无原则地溺爱与迁就,而应严格要求,做到严与爱的有机统一。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班主任应掌握分寸,严而得当,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
五、要细心,察言观色
古语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彰显智慧,精于细节管理的班主任就是有智慧的育人高手,也正是班主任工作的魅力所在。做思想工作必须细心,才能使学生动心,从而使学生明白班主任的用心。也只有细心做工作,才能使学生明理,明理则顺心,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作为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体现在处处留心、事事细心,体现在对全班学生的仔细观察和深入了解。观察好的学生,在于进一步发掘他的潜力,使其获得更大的发展;观察中等生,在于发现其优势,促进他发展;观察后进生,在于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促其醒悟,使其转化。作为班主任,只有细心,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的进步得到肯定,并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只有细心,才能及时发觉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把不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也只有细心,才能制定出合理的班规,让学生的行为每时每刻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通渭县文树学校)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责任心;宽容心;公平心;爱心;细心
一、要有责任心,勤于奉献
强烈的责任心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基础、前提。班主任工作肩负着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还要对家长负责。班主任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智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执行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选择、确定正确的教育方法、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定自己奋斗的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班主任应自觉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他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常常对学生有着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给学生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可以影响他的一生。“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更要严于律己,严格要求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班主任要爱岗敬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育人为乐,逐渐提高自己的信誉和威望。
二、要有宽容心,海纳百川
爱因斯坦曾说:“善于宽容也是教育修养的情感问题,宽容中所蕴涵的了解、信任、期待,表明了教育对自己和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浸透了一种于事业、于孩子真挚的爱。”作为班主任必须砥砺自己,加强道德修养,拥有一颗坦荡宽容的胸怀,管理教育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须知学生正处于成长期,思想不够成熟,一时糊涂难免犯错误,对于学生的一些不甚理想的表现,作为班主任更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树立善于宽容,正确引导的教育理念。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但是,宽容并不是纵容、放任,并不是不需要必要的批评和指导。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注意换位思考。学生犯错心情沮丧,拍拍他的肩膀;学生思想出轨时,予以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劈头盖脸、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批一通。这样,学生就能做到主动承认错误,积极改正错误,并能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三、要有公平心,一视同仁
班主任一定要树立牢固的平等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班主任在工作中无论对人、对事都要公允、平等、正直。对班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处理班集体中的每件事都要公平合理,而决不能分亲属、抱成见、拉关系和感情用事。具体地说,班主任在对待班干部和群众上,在面对优生和后进生上、在运用批评和表扬上、在实施奖励和惩罚上、在处理问题和事件上、在给予关心和照顾上、在评写操行和鉴定上、在推举先进和模范上、在提供条件和机会上,以至在某些细枝末节问题的处置上都要出以公心,处理公正。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应有的威信,才能赢得班集体全体学生的拥戴,才能让他们感到班级的温暖。
四、要有爱心,润物无声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确实,没有对学生真诚的爱,就没有激情,没有热情。只有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教师职业之所以神圣而伟大,就在于无私奉献;教师职业之所以崇高而愉快,就在于博大的师爱。爱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净化心灵的泉水,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亲其师而信其道。”爱是教育的灵魂,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班主任的爱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尤其是对那些因为暂时处于后进而被歧视的学生,更需要班主任的爱。“白天鹅”惹人爱,而“丑小鸭”更需要爱。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并不是无原则地溺爱与迁就,而应严格要求,做到严与爱的有机统一。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班主任应掌握分寸,严而得当,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
五、要细心,察言观色
古语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彰显智慧,精于细节管理的班主任就是有智慧的育人高手,也正是班主任工作的魅力所在。做思想工作必须细心,才能使学生动心,从而使学生明白班主任的用心。也只有细心做工作,才能使学生明理,明理则顺心,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作为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体现在处处留心、事事细心,体现在对全班学生的仔细观察和深入了解。观察好的学生,在于进一步发掘他的潜力,使其获得更大的发展;观察中等生,在于发现其优势,促进他发展;观察后进生,在于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促其醒悟,使其转化。作为班主任,只有细心,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的进步得到肯定,并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只有细心,才能及时发觉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把不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也只有细心,才能制定出合理的班规,让学生的行为每时每刻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通渭县文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