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EI的典例干热河谷区——四川省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变化分析

来源 :山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系统脆弱,不当的开发利用会加剧水土流失,影响下游的生态安全,需要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评价以辅助生态环境治理.相比于其他研究方法,依托于遥感数据的RSEI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可以实现快速、大范围、多时相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四川省攀枝花市是金沙江流域典型干热河谷区,也是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流失防治的核心区域,需要开展大尺度、高时效、综合性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本文选取攀枝花市作为研究区域,利用1996—2020年期间6期的Landsat TM/OLI影像生成描述生态环境质量的绿度、湿度、温度以及干度4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新型遥感生态指数RSEI,分析干热河谷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攀枝花市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一般水平.6期的RSEI均值最大为0.599、最小值为0.505,总体呈现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2)研究区内生态环境质量以无明显变化为主体,变好(RSEI变化值大于0)区域占比大于变坏(RSEI变化小于0)区域面积,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发展;(3)干热河谷地区的RSEI的变化可能与降水量存在密切联系,干旱可能是导致自然地表RSEI值减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成果可为攀枝花市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为其他干热河谷地区开展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了分析和评价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样品前处理技术及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本文总结近10年相关实验文献,对不同方法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吹扫捕集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是测定挥发性有机物最常用的前处理方法,且具有较高的回收率;质谱检测器的灵敏度高于其他检测器,是检测范围广、灵敏度高的检测器.气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质谱法是目前较成熟的检测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
以西安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胶体与界面化学课程为例,探讨本科生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针对胶体与界面化学课程的特点,主要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创建多元化评估方式3个方面,讨论对本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改革的方案、措施和建议.经过2018—2020学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开展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现有研究多利用统计数据或者单一指标探讨秦巴山区生态环境状况,但难以揭示研究区内部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整体性.本文选取2002—2020年的MODIS系列遥感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提取遥感生态指数并探究秦巴山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异特征,综合地理探测器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影响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驱动力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绿度、热度、湿度以及干度的第一主成分贡献率均高于50%,说明基于第一主成分提取的遥感生态指数能够较好地表征秦巴山区的
云南省蒋家沟是中国西南典型泥石流频发区,区内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和泥石流启动.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土壤入渗过程的分析及其对泥石流启动过程的影响,对不同植被类型坡面的入渗特征及入渗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涉及较少.本研究对云南省蒋家沟裸地、草地、灌丛和林地的基本土壤物理性质进行比较,利用双环入渗法测定4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入渗过程,通过4种入渗模型进行拟合并比较其在泥石流频发区的适宜性,分析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因素,补充并完善了泥石流频发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坡面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结果表明:(1)4种
太行山区生态地位重要,过渡性地理空间导致生境多样,生态资源比较丰富,但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而生态补偿是解决区域间不公平、缩小差距的有效手段.目前太行山区的补偿方式多以“输血式”的横向或纵向财政支付为主,惠农性差,具有不可持续性,探讨可持续的“造血式”生态补偿模式是实现山区生态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太行山区河北段28个县为研究对象,测算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补偿量并探讨其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经济价值—生态服务价值—生态补偿量”(GDP-ESV-EC)的分类原则,将研究区分为发展区
水沙变化研究主要关注径流和产沙总量的变化,对水沙变化的过程要素如降雨、径流和产沙三者间关系的演变特性的研究相对不足.赣江为鄱阳湖流域的最大支流,其输入鄱阳湖的水量和沙量均占总量的60%以上.赣江水沙变化驱动分析,过去主要以定性评估为主,只有少数研究采用了基于定量的归因分析.本文收集了赣江流域1970—2015年期间的水沙变化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进行水沙序列数据的趋势分析;基于带虚拟变量的回归方法确定降雨、径流和产沙间关系的变异;借鉴“水文法”的思路进行了水沙变化的归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从吉林省自然资源、湿地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在科学调查和评估论证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和功能区范围调整的方案,即将该保护区的部分边界调整至与镇赉县的对应边界重合,将缓冲区、实验区中的社区用地和实验区中的基本农田用地划出保护区范围.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和功能区范围调整后,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减小为127482.21 hm2,核心区面积和缓冲区面积占保护区面积的比例分别增大为43.46%和43.97%,实验区面积占保护区面积的比例减小为13.45%.
空心化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分析农村空心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深入了解农村人口迁移、探讨如何破解其空心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更多的是以全国或某一特定村为研究对象,关于不同类型村落空心化的比较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具有地域特色的特定区域,如某些特定县市的农村人口迁移和空心化有何特点、空心化的动力机制等的探究尚有不足.本文以位于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这一地形复杂多样、少数民族众多、地域特色突出且处于人口加速转移期的山区县为研究对象,基于村庄和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其人口迁移特征及该区域
滑坡变形的定量预测是滑坡预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滑坡变形受其自身地质条件和众多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具有动态、复杂和非线性等特点.针对目前滑坡累积位移—时间序列分析研究中随机性位移无法分解与预测、传统预测模型难以模拟滑坡动态演化特性等问题,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组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神经网络的复合性滑坡位移动态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时间序
耕地撂荒遥感监测是推进撂荒地整治、保障粮食安全的常用手段.遥感影像解译易受到不同地物光谱信息的干扰而影响提取精度,并且难以区分轮休与撂荒.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为研究区域,在分析该地区撂荒地光谱特征及农作物物候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决策树与时序NDVI变化检测耦合的方法,以Landsat系列数据作为数据源,对区域内2000—2019年的撂荒地进行提取和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特征上看,研究区内撂荒地面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2015年撂荒率达到最大值27.94%;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