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活体肝移植的胆道重建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z28859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胆道重建以降低活体肝移植(LDLT)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病率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自2001年1月-2005年12月施行的32例LDLT患者(8例儿童,24例成人)进行分析,32个供肝移植物(其中右半肝24个,左半肝6个,左外叶2个)断面共有43个肝管开口,因此,共行43个肝管开口的胆道重建,胆道重建采用了显微外科技术,其中胆管对端吻合21个吻合口及22个肝管空肠吻合中的13个吻合口采用了手术放大镜下吻合,另外9个肝管空肠吻合口采用了手术显微镜下吻合.结果术后2例受体发生了胆道并发症,1例系在手术放大镜下行肝管空肠吻合,术后第3天出现吻合口漏,行再次开腹引流后痊愈,另1例于术后3个月发生轻度胆管对端吻合口狭窄,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在活体肝移植中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胆道重建,特别是对非常细的肝管(直径≤2 mm)行肝管空肠吻合时采用手术显微镜下吻合,有助于降低LDLT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病率。

其他文献
股骨粗隆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处理不当,常遗留髋内翻、下肢短缩和外旋畸形.研究表明高龄人群发生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概率较股骨颈明显增高[1].目前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很多,选择创伤小、固定坚强、早期活动更适合老年患者,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骨骨折及平台骨折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而报道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文章较少.我们采用闭合复位、改良小切口、DHS微创植入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开发,肝移植的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胆道并发症仍是肝移植术后的一个常见问题,是目前导致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高达5.8%~24.5%[1].因此,正确认识胆道并发症并采取有效对策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2-5]。
期刊
随着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技术的进步和可脱性弹簧圈栓塞系统的不断升级,在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中,使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适应证不断扩大,相关学科医生及患者群体对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认识增多,使更多颅内动脉瘤患者通过血管内介入治疗获得治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与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在2004年4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Hunt-Hess Ⅰ~Ⅴ级破裂动脉瘤患者63例,64个颅内动脉瘤,并对其中
期刊
体外循环及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均可导致全身及心肌局部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目前均将抑肽酶加入预充液中以抑制体外循环及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炎性反应,而直接加入灌注液中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将抑肽酶直接加入灌注液中,观察停跳前后各时点冠状窦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8(IL-8)、肌钙蛋白Ⅰ(cTnI)和心肌内三磷酸腺苷(ATP)水平的变化以及抑肽酶对以上指标的影响,探讨含抑肽酶灌注液的心肌
期刊
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病变食管切除、食管重建术,临床上常用自体结肠、空肠、胃等重建食管,手术创伤大,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坏死、反流等并发症多,并且以牺牲部分消化道功能为代价.应用人工材料行食管重建,又面临着人工材料与宿主组织相容性差、上皮化不理想、免疫及炎性反应等诸多问题.因此,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更加适宜的食管替代物."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新的
期刊
病历摘要  患者女,30岁,孕3产0,因"停经5个月,胸闷、憋气2个月,无尿1个月"于2005年7月25日入院.月经规律,4~6/30 d,量中,痛经(-),末次月经为5个月前.停经3个月起自觉胸闷、憋气,近1个月加重,夜间不能平卧,每日尿量少于100ml。
期刊
目的 系统评价谷氨酰胺双肽用于营养治疗对外科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并由中科院图书馆检索SCI数据库,并鉴定随机对照研究(RCT)的质量.按Jadad质量评分进行评定.用RevMan4.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1074篇相关文献中,共13个随机对照研究符合全部纳入标准.感染率:纳入10个研究.谷氨酰胺
期刊
一项最新研究证实:左室功能不全仅能识别少数存在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危险的患者。
期刊
病历摘要  患者,16岁,社会性别为女性.因月经初潮未来于2005年7月19日入院.患者自幼以女孩身份抚养,身高增长速度与同龄人无异,但力气强于同龄.5年前开始出现乳腺发育及腋毛阴毛生长,3年前开始出现声音嘶哑,变粗,1年前出现喉结突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