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例停经-胸闷、憋气-无尿-妊娠合并尿毒症、肺动脉高压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x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历摘要   患者女,30岁,孕3产0,因"停经5个月,胸闷、憋气2个月,无尿1个月"于2005年7月25日入院.月经规律,4~6/30 d,量中,痛经(-),末次月经为5个月前.停经3个月起自觉胸闷、憋气,近1个月加重,夜间不能平卧,每日尿量少于100ml。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海马突触体外周型苯二氮革受体(PBR)水平对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D-半乳糖组.D-半乳糖组动物连续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mg/kg,每日1次)56次,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利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后制备海马突触体,测定PBR最大结合容量(Bmax)和平衡解离常数(K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半乳糖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
如何延长寿命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界的研究热点,尽管早在1986年就有研究表明长期限制热量摄入能够延长啮齿类动物的寿命,但这种方式是否会影响人类长寿和氧化应激的生物学标记物,机体代谢率是否可以降低到超出体重减轻的预期水平,目前仍不清楚.新近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普林顿生物医学研究中心Eric Ravussin博士领导的工作小组对此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上(JAMA,20
期刊
循证医学的中心理念是医生在处理临床问题时应该将当前最佳的研究证据与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起来,根据病人的需求,在诊断、预后和治疗等方面作出最佳决策.循证医学强调临床医师应在仔细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文献检索,并对其进行评价,找到最适宜和有力的证据,通过严谨的判断,将最适宜的诊断方法、最精确的预后估计及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于对每个具体病人的服务。
期刊
Arnold-Chiari畸形为一组先天性疾病,其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对该病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一致.我们总结了北京天坛医院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行显微手术治疗的Arnold Chiari畸形98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
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在常规矫正器质病变的同时,施行右心房迷宫术、右心房孤立术及各种心房迷宫手术,以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并发房扑/房颤(atrialflutter/fabrilation,AF),但此类手术较为复杂,并且术后其他手术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显著增加[1,2].我们自2001年10月至2005年1月,对器质性心脏病并发持续性AF患者,尝试用改良房切口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与常规房切口手术进行对比,以
期刊
股骨粗隆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处理不当,常遗留髋内翻、下肢短缩和外旋畸形.研究表明高龄人群发生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概率较股骨颈明显增高[1].目前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很多,选择创伤小、固定坚强、早期活动更适合老年患者,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骨骨折及平台骨折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而报道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文章较少.我们采用闭合复位、改良小切口、DHS微创植入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开发,肝移植的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胆道并发症仍是肝移植术后的一个常见问题,是目前导致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高达5.8%~24.5%[1].因此,正确认识胆道并发症并采取有效对策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2-5]。
期刊
随着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技术的进步和可脱性弹簧圈栓塞系统的不断升级,在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中,使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适应证不断扩大,相关学科医生及患者群体对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认识增多,使更多颅内动脉瘤患者通过血管内介入治疗获得治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与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在2004年4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Hunt-Hess Ⅰ~Ⅴ级破裂动脉瘤患者63例,64个颅内动脉瘤,并对其中
期刊
体外循环及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均可导致全身及心肌局部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目前均将抑肽酶加入预充液中以抑制体外循环及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炎性反应,而直接加入灌注液中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将抑肽酶直接加入灌注液中,观察停跳前后各时点冠状窦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8(IL-8)、肌钙蛋白Ⅰ(cTnI)和心肌内三磷酸腺苷(ATP)水平的变化以及抑肽酶对以上指标的影响,探讨含抑肽酶灌注液的心肌
期刊
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病变食管切除、食管重建术,临床上常用自体结肠、空肠、胃等重建食管,手术创伤大,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坏死、反流等并发症多,并且以牺牲部分消化道功能为代价.应用人工材料行食管重建,又面临着人工材料与宿主组织相容性差、上皮化不理想、免疫及炎性反应等诸多问题.因此,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更加适宜的食管替代物."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