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一种创新,随着独立学院的增多,对独立学院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却较少,本文在独立学院的背景下,分析了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措施,对独立学院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创新
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是更好更快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截至2007年4月4日,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共318所,这些独立学院在保证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大多数的独立学院都是依托母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模式,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使独立学院的学生毕业时没有自己的独特就业优势,所以独立学院的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理念的创新是教学管理创新的先导,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则是高校教学管理理念的基础。在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就是把培养社会所需求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而高校往往没有把教学的中心放到学生,只重视教,而没有重视学。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理念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就是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依靠人。尊重人,就是要在高校内部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制,健全、规范和完善教学管理程序和监督机制。关心人,就是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重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积极完成教学和教学管理任务,要设立教学督导制度和高校教学评价中心来评估教学质量;设立学生信息员制度来反馈教学情况;同时教学管理人员要关心教师,重视教师的建议、意见和要求。理解人,就是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加强沟通和了解,相互配合对方的工作,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合理要求,不损害学生的合法权利,教学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依靠人,就是指要在教学管理上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依靠青年教师,以教授为核心,依靠学术精湛,治校有方的优秀人才,同时也要以老带青,通过导师制等方法促进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1.实施因材施教、分类教学
根据独立学院现阶段的生源实际情况,学院应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来保证教学质量。如学院可制订公共外语和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根据学生水平不同,对其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不仅是教法问题,更是施教原则。随着教学的发展,可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都实施因材施教,并且要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和个别指导,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专业特长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2.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独立学院应倡导教学中采取适合行为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场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使专业课程知识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动脑、动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均有所增强。
3.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独立学院应重视教学现代化建设,设立电教中心、网管中心,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为信息化、数字化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教师选择多媒体教學提高条件。同时学院应灵活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比赛、竞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重视实践教学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应该将教育观念由传统的专业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树立了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学科理论与教学方法相结合,不仅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又造就学生坚实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基础理论、科学素养、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变革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5.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独立学院中应大力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外科技活动中,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有利于增加好奇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的机会,增加同国内外兄弟高校学生的交流,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三、扎扎实实搞好课程建设
1.开展重点课程建设,打造优秀课程
课程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规格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独立学院把抓好课程建设作为一项工作重点。由于独立学院很难申请到国家、省级精品课程课题,学院应制定院级优秀精品课程,通过优秀课程的示范作用来带动各系的课程建设,促进教师对教学进一步改革。
2.抓好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
独立学院应根据市场和社会的变化及时制定和更改教学大纲。根据人才需求调查、教学评价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的结果,在对课程目标、内容体系与教学大纲、教材和课件、课程实施方案及实施效果进行审视的基础上,修改、完善教学大纲, 以确保课程质量,保证学院教学工作能规范进行。
3.扎实推进教材建设
学院要重视教材建设,把教材建设作为教学内容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制度来保证教材编写、评价、选用与征订工作。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用教材,不能一味跟随母校的教材。因现在适合于独立学院的教材很少,学院可以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来鼓励本院教师编写适合自己学院情况的教材。不仅资深教授可以出版有影响力的教材,青年教师也可在教授的带领下编写教材,通过编写教材,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
四、国际化合作办学
国际化合作办学,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通过同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质性合作办学,可以借鉴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而可以改革我们自己的办学体制和机制。有条件的独立学院应当尽可能让部分学生出国去一流大学或一流大公司学习一段时间的机会,也欢迎国外一流大学的学生来中国交流,增强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提升,有效增强就业竞争力
独立学院要通过“ 两课”教学的主渠道、形势和政策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每学期的素质教育计划实施,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教育必修课、选修课、讲座,以及学生心理咨询和文艺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优化,突出了核心课程的教学和核心能力的培养。坚持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企业要求来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努力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较大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学院根据自身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基础,除了必修课以外,还要在任意选修课中开设相当一部分计算机、网络类、应用英语等的实用课程,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进行强化教学。通过对学生计算机、英语、技能证书等方面的要求,来激励学生学习。再通过毕业实践阶段的锻炼,将理论、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增长才干,为毕业后直接顺利上岗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郝建平,王成涛.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3)
[2]蒲龙云.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创新研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8)
[3]戴涛.改革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推进创新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4)
[4]刘冰,陈伟.高效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5]陆潜秋.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是提高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6(4)
[关键词]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创新
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是更好更快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截至2007年4月4日,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共318所,这些独立学院在保证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大多数的独立学院都是依托母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模式,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使独立学院的学生毕业时没有自己的独特就业优势,所以独立学院的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理念的创新是教学管理创新的先导,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则是高校教学管理理念的基础。在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就是把培养社会所需求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而高校往往没有把教学的中心放到学生,只重视教,而没有重视学。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理念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就是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依靠人。尊重人,就是要在高校内部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制,健全、规范和完善教学管理程序和监督机制。关心人,就是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重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积极完成教学和教学管理任务,要设立教学督导制度和高校教学评价中心来评估教学质量;设立学生信息员制度来反馈教学情况;同时教学管理人员要关心教师,重视教师的建议、意见和要求。理解人,就是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加强沟通和了解,相互配合对方的工作,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合理要求,不损害学生的合法权利,教学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依靠人,就是指要在教学管理上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依靠青年教师,以教授为核心,依靠学术精湛,治校有方的优秀人才,同时也要以老带青,通过导师制等方法促进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1.实施因材施教、分类教学
根据独立学院现阶段的生源实际情况,学院应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来保证教学质量。如学院可制订公共外语和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根据学生水平不同,对其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不仅是教法问题,更是施教原则。随着教学的发展,可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都实施因材施教,并且要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和个别指导,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专业特长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2.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独立学院应倡导教学中采取适合行为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场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使专业课程知识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动脑、动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均有所增强。
3.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独立学院应重视教学现代化建设,设立电教中心、网管中心,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为信息化、数字化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教师选择多媒体教學提高条件。同时学院应灵活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比赛、竞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重视实践教学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应该将教育观念由传统的专业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树立了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学科理论与教学方法相结合,不仅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又造就学生坚实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基础理论、科学素养、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变革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5.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独立学院中应大力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外科技活动中,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有利于增加好奇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的机会,增加同国内外兄弟高校学生的交流,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三、扎扎实实搞好课程建设
1.开展重点课程建设,打造优秀课程
课程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规格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独立学院把抓好课程建设作为一项工作重点。由于独立学院很难申请到国家、省级精品课程课题,学院应制定院级优秀精品课程,通过优秀课程的示范作用来带动各系的课程建设,促进教师对教学进一步改革。
2.抓好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
独立学院应根据市场和社会的变化及时制定和更改教学大纲。根据人才需求调查、教学评价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的结果,在对课程目标、内容体系与教学大纲、教材和课件、课程实施方案及实施效果进行审视的基础上,修改、完善教学大纲, 以确保课程质量,保证学院教学工作能规范进行。
3.扎实推进教材建设
学院要重视教材建设,把教材建设作为教学内容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制度来保证教材编写、评价、选用与征订工作。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用教材,不能一味跟随母校的教材。因现在适合于独立学院的教材很少,学院可以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来鼓励本院教师编写适合自己学院情况的教材。不仅资深教授可以出版有影响力的教材,青年教师也可在教授的带领下编写教材,通过编写教材,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
四、国际化合作办学
国际化合作办学,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通过同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质性合作办学,可以借鉴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而可以改革我们自己的办学体制和机制。有条件的独立学院应当尽可能让部分学生出国去一流大学或一流大公司学习一段时间的机会,也欢迎国外一流大学的学生来中国交流,增强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提升,有效增强就业竞争力
独立学院要通过“ 两课”教学的主渠道、形势和政策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每学期的素质教育计划实施,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教育必修课、选修课、讲座,以及学生心理咨询和文艺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优化,突出了核心课程的教学和核心能力的培养。坚持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企业要求来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努力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较大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学院根据自身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基础,除了必修课以外,还要在任意选修课中开设相当一部分计算机、网络类、应用英语等的实用课程,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进行强化教学。通过对学生计算机、英语、技能证书等方面的要求,来激励学生学习。再通过毕业实践阶段的锻炼,将理论、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增长才干,为毕业后直接顺利上岗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郝建平,王成涛.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3)
[2]蒲龙云.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创新研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8)
[3]戴涛.改革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推进创新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4)
[4]刘冰,陈伟.高效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5]陆潜秋.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是提高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