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桐组培苗造林技术研究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华林桐是泡桐的一种,其免疫力和抗性均高于普通泡桐。本文通过对华林桐育苗方法和造林技术的介绍,为公众提供一种育苗周期短、见效快、操作方便、易推广应用且经济效益显著的一种快速育苗、造林方法,以期为林农提供有益的指导,为华林桐营林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泡桐;华林桐;组培苗;造林技术
  0  引言
  泡桐(Paulownia spp.)因其生长速度快,成为中国重要的速生用材和绿化树种之一,大力发展泡桐对改善生态环境和缓解中国木材供求矛盾等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1]
  华林桐是华林桐牌泡桐的简称,是河北禾道国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等通过泡桐组培脱毒技术和免疫增强技术培育而成,在全国多个地域均有引种栽培,并实现了规模化量产。华林桐系列苗木较传统泡桐优势明显:在抵抗丛枝病方面华林桐比一般泡桐抵抗力都强,造林1~5年,丛枝病发病率低于0.3%。耐盐碱能力适中,能在含盐量0.2%~0.3%的土地上生长,在贫瘠沙荒地上也能正常生长。抗旱能力高于其他品种。抗寒性方面,华林桐一年生苗木能耐低温-15℃,两年生以上苗木能耐低温-20℃,低温会导致华林桐树顶末端枯死,但第二年会自然接干,即在枯枝下会长出侧枝代替主干,极端低温则会导致地上部分枯死,但根部成活第二年会萌发新芽。同时耐火性较强,可做其他林地防火林带。
  本文通过对华林桐育苗方法和造林技术的介绍,为公众提供一种育苗周期短、见效快、操作方便、易推广应用且经济效益显著的一种快速育苗、造林方法,以期为林农提供有益的指导,为华林桐营林生产提供参考。
  1  组培育苗
  1.1  方法步骤
  组培苗较其他方式育苗的苗木能除去绝大数植物的病毒、真菌和细菌,植株生长势强、抗逆能力强,树木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可进行周年工厂化生产,不受自然环境影响,生产效率高。
  组培育苗的步骤:
  1.2  栽培管理措施
  1.2.1  外植体选择与消毒
  选取一年生休眠期的华林桐苗木块根为外植体,苗木须生长健壮无病害。块根经清洗、消毒、晾干后剪成20cm的小段备用。华林桐块根需经PCR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组培快繁。
  1.2.2  一级组培苗育苗栽培管理措施
  组培瓶苗经过1~3d炼苗后,经洗苗后移栽于装有消毒过的基质进行培养,在保护地开放培养,30~45d后培育成一级组培苗,苗株高10cm左右。
  瓶苗移后可通过频繁的喷雾处理增加空气湿度,加盖遮阳网等方式降低光照强度,以防阳光灼伤小苗,减少小苗叶片的水分流失。约5~7d后,当小苗茎尖有新的生长量时,可减少喷水次数,将拱棚两端打开通风,使小苗适应湿度较低的条件,逐渐加強光照,促进小苗光合作用,增强抗性。约15d后揭去拱棚上的薄膜,并给予水分控制,逐渐减少浇水,促进小苗茎部生长粗壮。
  1.2.3  二级组培苗育苗栽培管理措施
  一级组培苗培养15~25d后,茎中部直径5~8mm,25cm高6~8张叶片即可定植。
  准备好二级组培苗所需生产资料如穴盘、培养底盘、培养基质、无纺布袋等,培养基质成分为泥炭、珍珠岩、蛭石。将基质按比例配好后加一定水并搅拌均匀,装入穴盘中并平整基质,然后在基质中间开4~5cm直径的种植孔,将一级组培苗带完整基质脱模后压入种植孔中,与基质齐平并压实,最后将移栽后的穴盘移入二级组培苗培养大棚,然后浇透水,在全日照条件下进行日常栽培管理。
  二级组培苗培养期间光照强度应为全日光照,在移苗后2~3d内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培养期间需观察基质干湿程度及时进行灌溉管理,每次灌溉需浇透水,整个培养期间需要施800~1000倍水溶性复合肥两次,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进行施肥。
  2  造林技术
  2.1  选地
  华林桐生长适宜区域较为广泛,北京以南的各省、市、丘陵区和平原区皆可种植。南方地区海拔1500m以上的山坡及有台风危害的地区均不宜栽种,重茬地不宜栽种。
  华林桐根系呼吸强度高、穿透力差,因此,造林地应选择疏松透气土壤,土层厚度1m以上,地下水位高于2m的宜林地。华林桐喜阳、喜水肥、怕涝,北方注意浇水防旱及防冻。盐碱地小苗不可以生长,大苗可在土壤含盐量低于3‰,PH6~8条件下生长。种植地忌洼地,高地需要水源充足。幼苗生长需土壤温度在零下5℃以上。
  2.2  整地栽植
  深挖浅栽,疏松土地增强土壤透气性,利于华林桐快速生长。整地和栽树要遵守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必须慎重选择符合华林桐适生的立地条件和整地方式。
  栽植时间:容器苗适合雨季栽植,因此栽植时间为4月下旬~6月底为宜。
  栽植方法:栽植前,要先对容器苗浇一次透水,易于组培苗土球成坨,便于移栽,防止组培苗种植脱水死亡。初植株行距以3 m×3 m为宜,种植时挖直径20cm左右栽植穴,将容器外包装减掉,连土坨一起轻放种植穴中,覆土至与周围相平后压实,种植后立刻浇定根水。栽植第三年可形成郁闭,然后疏移株行距变成6m×6m。
  2.3  日常管护
  2.3.1  浇水
  浇水量对于树苗来说十分重要,华林桐需水但不耐水涝,通常连续三天水淹,根部就会腐烂。新栽幼苗浇水量过大,会使土壤中的含氧量降低,根系呼吸受到影响,加之厌氧菌的繁衍,将会致使树根腐烂。北方地区春季多干旱多风,4月下旬~7月底,栽植幼苗后须及时浇定根水,浇透但不能积水,半月后再浇一次,之后视当地气候情况和土壤墒情适当浇水,坚持土壤八成墒即可。   秋后北方地区华林桐叶片脱落后浇一次封冻水,一般在11月底或12月初土壤封冻前进行。不宜过早、过晚,过早会推迟苗木进入休眠期,过晚苗木容易出现冻害。封冻水可结合秋季施用基肥,施肥后浇封冻水可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有利于植株越冬后健壮生长。
  大地回暖后应及时浇返青水。根系开始活动,苗木开始发芽需要大量水分,返青水一般在室外10℃时开始浇灌,浇足浇透。为确保浇水效果,浇灌完毕待穴土略干时及时加盖土壤保墒。
  2.3.2  施肥
  整地时,应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或有机肥,且每年追肥1次。北方雨季开始前施肥,一般为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每次施追肥量为0.5~1kg/株的尿素或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栽植后每年1次,每次施肥量按1~1.5kg/株的尿素或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追肥管护三年。每次施肥前,应提前清除掉树周围杂草,防止杂草与树苗争肥。施肥后需及时浇水,保证追肥成效。
  2.3.3  平茬复壮
  容器苗造林在第二年萌芽之前需进行平茬,平茬后第二年苗高可达6m以上。方法是在华林桐植株基部根茎交接处将树干平茬,伤口要平滑,随即用土埋好。随后浇一次萌动水,待萌芽生长至20cm左右时,保留一个生长健壮的幼苗,其余全部去除。平茬复壮对同一株华林桐只需操作一次。
  2.3.4  抹芽及修枝
  抹芽:华林桐苗生长过程中,在节间或叶腋处会萌蘖出新的小芽,应及时抹除主干上除叶片的所有侧芽,有利于树干的通直饱满,增加出材率,提高华林桐木材品质。
  修枝:为培育通直无节的良材,应对华林桐植株侧枝进行及时的修枝处理。华林桐修枝一般在主干生长第3年时进行,保持树干高度5~6m。修枝的方法:用刀具疏除多余侧枝,枝叶过多影响植株通风透光,导致华林桐长势弱,并且易于发生病害[2-3]。操作中應要防止把侧枝基部周围主干上的树皮撕破。修枝后可在修枝口上涂上石硫合剂或蜡,以防止枝口遭受病虫危害和霉烂。
  3  病虫害防治
  华林桐自身适应性和抗性较强,有一定的抗病虫害抵御能力。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病虫害症状,立即对症下药,严防病虫害蔓延。常见病虫害有泡桐网蝽、云斑白条天牛、草地螟等。
  泡桐网蝽一年发3代,第一代成虫出现于6月中旬,第二、三代分别出现于7月下旬和8月下旬。第二、三代危害最重。防治泡桐网蝽应在五月下旬喷施3%的高渗苯氧威40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3000倍液,20d喷一次;严格检疫苗木,秋末清除林间枯枝落叶,集中销毁。冬季深翻土壤,消灭过冬成虫,降低虫源。
  云斑白条天牛2年发生1代,跨3年。以幼虫和成虫在树干内越冬,越冬成虫翌年4月中旬开始飞出,5月成虫大量出现。第1年以幼虫越冬,次年继续为害。至8月中旬化蛹,9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即在蛹室内越冬。防治云斑白条天牛应在九月中下旬喷施40%国光必治乳油800倍液、国光依它800~1000倍液,严格执行检疫,防止苗木、木材传播
  草地螟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年发生2~4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吐丝作茧越冬。第二年5月下至6月上旬进入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从越冬地迁往发生地,在发生地繁殖1~2代后,再迁住越冬地,产卵繁殖到老熟幼虫入土越冬。防治草地螟是“以药剂防治幼虫为主,结合除草灭卵,挖防虫沟或打药带阻隔幼虫迁移危害”。应急防治区应以药剂普治三幼虫为主,重点挑治区应以除草灭卵、挖沟或打离带为主,对幼虫聚集危害的地块进行重点挑治。
  参考文献
  [1] 范国强,王安亭,王国周,等.接干和施肥对不同初植苗高泡桐幼树主干生长影响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0,13(6):628-633.
其他文献
摘要:西藏地区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其具有丰富、成分复杂的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的类型和成分,对土壤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西藏农业的发展,还能进一步推动西藏的经济发展,提高西藏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阐述西藏土壤肥料的研究现状,对西藏土壤肥料工作展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借此推动西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西藏地区的农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西藏;土壤肥料;发展展望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摘要:在我国江苏属于西甜瓜种植大省,但是在种植过程中经常存在病虫害,如果不进行有效防治,则势必会威胁到西甜瓜的产量,甚至是质量。现阶段,一些研究学家认为:在对设施栽培西甜瓜重要病害进行防治时,应对综合防治原则进行严格遵循,同时对相关绿色防治技术进行不断应用,比如化学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技术、物理机械防治技术以及生物防治技术等。基于此,文章對设施栽培西甜瓜重要病虫害种类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详细阐述了主
摘要: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在本篇文章中,重点分析了林场林业工程中有关造林质量的因素,以及就如何提高造林质量提出了建议,强调了坚持做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统一,才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有力的措施。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对策研究  0 引言  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工程是非常重要的,而林业工程要想得到有效的提升,
摘要:总结新形势下绥德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下基层找问题,对症突破制约农机化結症;加大购机惠补力度,确保老百姓买得起农机;重视农机人才培养,确保老百姓用得了农机;加大农机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扩大新技术应用;培育农机服务组织,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等建设性意见,为扩大农机覆盖率、提升农作效率献计献策。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示范点;推广服务  1 绥德县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摘要:农机作业可提高种植效率,提高产量,但农机在使用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做好冬修工作可以避免出现安全问题,本文就对农机冬修开展情况进行简单阐述,希望为此项工作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农机;冬修;问题  1 农机化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拖拉机拥有量达到3800台,总动力为8.1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810台,小型拖拉机2970台,联合收割机26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905部,小型拖拉机配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的迅猛发展,对土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肥技术需要科学合理的施肥,对土壤条件加以改善,增加农业产量,提升农民收入,先进的土肥技术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帮助土壤在较短时间里尽快的恢复肥力,而且也减少了土壤污染,能够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土肥技术的运用能够减少病虫害问题,农户的损失降到了最低,起到良好的推动效果。土肥技术需要及时的解决土肥技术推广时出现的问题,联系农村的具体情
摘要:本文阐述了现在石林县石林镇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区现在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试探性的措施和方法。同时也论述了农业机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机服务组织;农业技术;农业机械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加快推进全
摘要:饲料保质期与饲料配方、包装物、储存条件及生产日期等因素均有密切关系。针对科左中旗域内所销售饲料标示保质期的不同,通过对影响保质期因素的分析,理清饲料保质期的合理性与经济性,为生产与销售环节提供技术支持,避免或减少饲料霉变造成的经济损失,为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饲料;保质期;生产日期;防霉剂;包装物  1 基本情况  1.1 科左中旗饲料市场容量情况  科左中旗地处内蒙古、吉林
摘要:风景园林工程建设对促进我国城市文明形象的展现以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理念的提出是能够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以及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措施。将生态理念融入到风景园林的施工当中,能够实现园林整体施工效益与呈现效果的优化。基于此,本文以风景园林施工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将生态理念融入风景园林施工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态理念;风景园林;园林施工  風
摘要: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增长,尤其是饮食方面,鱼类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物,也因此促进了水产养殖中的淡水鱼养殖业的发展。在进行淡水鱼养殖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困扰着养殖户,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一些淡水鱼常见病害问题,本文对淡水鱼常见病害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对应的病害防治措施,以期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淡水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