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思想并进,想象随文字起飞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wwwbushi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的要求以及部编版语文新教材的学习目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分别从想象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古诗文的重要性、在诵读古诗文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依据古诗文的具体文本想开去等方面,阐述了在新课程教材背景下的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古诗文想象力的意义和重要性及其做法。
  【关键词】古诗文 想象 方法 再创造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110-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新教材增录了许多古代诗词文赋,目前共计有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人教版语文教材增加了55篇,而这些古诗文可谓是中华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精华。古诗文语言精简凝练,意蕴悠远,富有情趣,与此同时,它却也因为创作时代久远,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大相径庭,而让知识储备及阅读经验不足的小学生们难以理解、把握。为了攻克这一教学难关,笔者经过多次教学实践、听课学习及总结反思后认为,通过激发学生想象,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把枯燥陌生的文字转化为形象丰富的画面,由此激发学生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调动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还能在愉快且多样化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提升古诗文的阅读质量。“想象”在古诗文学习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想象是推动人类进行创造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的讲,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因素。”知识可以借助想象这双“翅膀”飞跃、发展,而想象力则是知识进化的先导。部编版语文新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能力尤为重视,以六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为例,教科书中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即为“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而第七单元的要素为“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对培养学生阅读想象能力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想象是古诗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依据细节展开想象
  无论是古诗文还是现代文,细节描写总是能够更加生动准确的把握事物特征,是让描写更加传神、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性的存在。把握住细节去展开想象,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及文章想表达的思想情感。
  以六年级上册的《书戴嵩画牛》一课为例,在读到杜处士“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时,单从字面上看,“锦囊玉轴,常以自随”对于学生而言是很有距离感的,不理解其含义,更无法明白这八个字如何就能体现杜处士对于《牛》一轴的喜爱程度。于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锦囊玉轴”中“锦”是怎样的锦?“囊”做工如何?“玉”是什么样的玉,为何用玉做画轴?而读到“常以自随”时,则引导学生想象杜处士吃饭时、睡觉时、与朋友饮酒作诗时、游山玩水时,都时时将画带在身上,一刻不见,如隔三秋,食不知味,心不在焉。通过展开想象,使学生从这仅仅八个字的细节描写中体会到杜处士对这一轴图画“尤所爱”的程度。
  再如教学古诗《宿建德江》时,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野旷”“江清”的意思,想象“天低树”“月近人”的画面,放眼望去,原野和江水是怎样的?为什么在诗人眼中天比树还低,月亮却和人如此亲近?由这些细节展开想象,让学生从寥寥数字的描写中体会到在一片空茫与寂静的月夜中,诗人强烈的孤独感,仿佛被世界遗忘,孤苦无依。由此,更深刻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联系生活实际,由相关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
  阅读时,既要立足于文本,又要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去展开想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是他人无法替代的,联系自己生活中相似的经历去展开想象,更能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产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阅读体验。
  在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一首古诗时,作为生活在南方城市的孩子,夏天没少经历过雷阵雨,因而当读到“黑云翻墨未遮山”时,可引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下雷阵雨来临前天空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云是什么样子的?空气如何,温度又如何?读到“白雨跳珠乱入船”时,可以回想暴雨时雨点什么样子的,是否像诗人描述的那样?及至“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则可以联想到一幅完整的瞬息万变的夏日雷阵雨场景,由此体会到大自然的变幻莫测,既神秘又可爱。有孩子联想到大雨后,原本闷热黏腻,令人难受的空气霎时变得清凉舒爽、清新怡人,就如同吃了冰淇淋一般舒服,难怪诗人觉得连周围景色都变得特别美了。这种个性化的阅读感受便是由学生联想自己相似的生活经历而得来的。
  在阅读《书戴嵩画牛》一课,当读到杜处士“曝书画”这一情节时,则引导学生联想一下平时面对自己最珍贵最宝贝的东西时,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由此想象杜处士在曝书画时,洋洋得意的神情,赞不绝口的语言和小心翼翼的动作……丰富了人物形象,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杜处士对这幅画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三、联系以往的阅读经验展开想象
  读书,犹如一次次神秘的旅行;读好书,犹如与高尚的人谈话。阅读体验是孩子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不同的阅读经验,则形成了孩子们在读古诗文时不同的联想与想象。
  在读《江南春》这一首古诗时,本人引导学生们回忆各自曾经读过有关江南春天的文学作品,并进行融合想象,再创造一幅更生动的江南春日画面。有孩子由“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联想到了“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诗句,想象出了一幅遍地鲜花绽放,莺歌燕舞的江南春景。也有孩子联想到了近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春》,从而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草长莺飞的画面。有孩子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联想到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构想出了一幅细雨绵绵,如烟雾笼罩着的江南大地的朦朧美景。但还是这个诗句,也有学生联想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认为这美景正如唱着《后庭花》的商女一样,表面看着一切都祥和美好,却不知道这美好的背后暗藏着的许多汹涌危机。   这种联系以往阅读经验展开想象的方式,锻炼了孩子们对阅读文本的整合能力,也形成了孩子们与众不同的阅读感受。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独立的个体,学生之间没有“好”“差”之分,只是发展道路不同的人,教师要做到心中无“差生”,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也尊重他们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四、通过创编故事、画连环画等方式展开想象
  作家萧乾曾说过:“想象本身是兼有着挑剔、剪裁、弥补的作用的。”在教学古诗文时,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编或改编故事,并对故事进行洗练、剪裁、补充,构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从而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而对于低年段的孩子及个别对绘画有兴趣爱好的孩子,则不妨打破学科壁垒,让孩子们以绘画的形式展现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一)创编故事
  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展开故事。
  如《舟过安仁》一诗,依据文中“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想象事情发生的地点,人物是谁?这是两个什么样的孩子?他们在做些什么?“怪哉无雨都张伞”一句,想象当时天气如何?风如何?景色如何?“不是遮头是使风。”这句诗更像是“两小童”的回答。于是可以引导学生由此想象诗人与“两小童”是如何对话,如何一问一答的。最终将这些情节串联起来变成一个趣味横生的故事。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如《书戴嵩画牛》一课,从第三者的角度展开想象,则重在于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是一个观察者的角度;以“杜处士”的角度展开想象,则可以添加许多杜处士自身的心理活动,如:当他听到牧童指出画中错误之处时,他内心想些什么,为何会“笑”起来,之后他对待这幅画的想法与态度是否有所改变;以“牧童”的角度展开想象,则可以依据牧童的年龄特征多出许多好奇心。从不同的角度去展开想象,则会生出许多不同的感受与体验,由此更加深入地去体会古诗文中的每一个人物,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3.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丰富故事,深化主题。
  除此之外,在创编故事过程中,可鼓励学生尽可能将故事写具体。故事越具体,需要孩子们想象得更细致,甚至推动孩子们主动去了解这些古诗文的创作背景或其他相关资料。也可以鼓励学生适当增加和创造部分“配角”,使主要人物形象更为突出,中心更为明确,主题更加深入。
  (二)创编连环画
  在教学《舟过安仁》一诗时,也有部分学生依此诗画了一个小连环画:碧波荡漾的江面,两条小船舟行驶其间。船中正是诗人与那两小童。江边芦苇丛生,正被风吹得压弯了腰……学生们不仅认真刻画了景物及人物细节,连人物的每个表情、动作,脑袋瓜中蹦出的想法及对话,都一一展现了出来。如此,以想象丰富画面,又以画面带动想象,形式活泼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创作兴趣,也展现了学生的爱好和特长,降低了理解古诗文的难度,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阅读古诗文的信心。
  五、借由表演的方式展开想象
  小学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和直观思维比较强,对于活泼有趣的课本剧表演尤为感兴趣。若想把简短凝练的古诗文生动地表演出来,必将经过许多努力,这中间可以锻炼到学生们诸多方面的能力。为了将古诗文改编成一个小剧目进行表演,学生们要努力地透过文字展开想象,并且不停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想象,使其在脑海中形成可具现化的画面。而在对每一个情节的设计,每一个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打磨过程中,必然会加深学生们对该篇古诗文的理解。
  笔者在教学《伯牙鼓琴》一课时,学生们主动提出了要将故事表演出来。孩子们不仅演出了伯牙与钟子期相识、相遇、相知的场景,还通过补白想象的形式将两人心心相惜、互相欣赏的相处场景一个个给表现出来,由此,更理解文中表达出的知音难觅以及伯牙失去知音后悲痛不已的情感。
  六、借助课内外资料或其他资源,开拓视野,展开想象
  部编版语文新教材较之前人教版教材而言,版面更清晰,插图更精美,在课后也添加了许多阅读链接或补充阅读材料,这些也是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打开想象的重要辅助。此外,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有数不尽的资源可供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使用,如相关音频、图像、视频、电子书刊等,还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其他人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评价等。积极引进这些教学资源,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展开想象。 如教学《伯牙鼓琴》时,在《高山流水》的背景音乐中一边诵读,一边想象伯牙古朴幽美的琴音,让学生说一说下仿佛听到了什么;教学《书湖阴先生壁》时,引导学生通过课本插图想象湖阴先生的居住环境,再让学生说一说仿佛看到了什么;教学《元日》时.补充一些传统年俗文字及视频资料,说一说仿佛感受到了什么;教学《示儿》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诗人的生平及本诗的创作背景,再联系诗人其他衷心卫国的诗作,说一说仿佛感受到了什么……让儿童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让符号学习与生活连接;用美的愉悦唤起情感,在熏陶感染中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用情感生成内驱力,让情感伴随儿童的认知活动;在广远的意境中,通过想象开发儿童潜在智慧。择美构境,境美生情,以情启智,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儿童在情境中学、思、行、冶的儿童情境学习范式,显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 小学阶段的孩子,本就处于天真浪漫、富于幻想的年纪。通过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一次次的训练,使孩子们打开了想象思维的闸门,让想象尽情奔涌,使古诗文不再生涩难懂、枯燥乏味,将古诗文真正读懂了,读进去了,读出其中的艺术境界了,读出花样,也读出兴趣了。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甚至通过想象进行再创造,既加深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又锻炼了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搜寻和整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笔者认为,这种古诗文教学方式实用性高,且可操作性强,教学效果也十分显著。让语言与思怨并进,让想象随文字起飞,让孩子们的古诗文学习更有效、更轻松、更有趣。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 [M].2019,07
  [3]陈先云浇灌未泯童心回归语文本真一一于永正“儿 童的语文”教学思想探析U]江苏教育,2018 (33):14- 17 23.
  [4]曹书生给古诗文教学插入想象的翅膀U].课程教育研 究,2013(06):97-98.
  [5]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 fMl.2019,07
  [6]李吉林,“意境说”导引,建构儿童情境学习范式U].课 程,教材,教法,2017,37(04):4-7 41.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研究不停歇的话题。阅读教学占据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但走进课堂,我们发现教师的处理却更多地只是在单一地把课文一字一词读懂,并没有关注到学习语文最终是指向于生活,能正常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最起码满足基本的听说读写。最后学生的每次写作只是在“隔空取物”,生硬、乏味,又不得法。这分明就缺失了我们语文书当中选取了那一篇篇优美的文章的价值了。为此,我们将从如何更好地关联阅读与写
【摘要】 本文以听障学生语文学习情况为出发点,结合视觉素养的概念,根据教学实践,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听障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准备,整合各种视觉学习材料。在视觉学习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感知、类比分析和构建表达,以形成良好的视觉素养。而在视觉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也要重视其他感官的调动以及视觉语言环境的布置。   【关键词】 听障 语文 视觉素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
【摘要】 幼儿时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利于想象与创造的环境材料和表现机会,采用有效的实施策略,使幼儿在玩乐中愉快学习打击乐从而提升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关键词】 打击乐教学 幼儿 想象与创造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
【摘要】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能够有助于学生英语全方面能力的提升,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利用绘本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方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课本内容。因此,在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对绘本进行有效应用,体现绘本价值,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帮助学生提高阅读体验,拉近学生与英语课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全方面英语能力的提升。   【关
【摘要】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供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本文根据插图的工具性、有序性、形象性、多样性等特点,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借教材插图,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字】课文插图 语文教学 学习能力 着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35-02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057-01  几十年的语文教育,让我爱上了语文,更多的也让孩子跟我一样爱上语文,这样的潜移默化,让我引以为荣。不过我也常常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道路上有的放矢、有路可寻。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尤为重要。我曾经接手一个基础较差的班级,学生拼
【摘要】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成果为导向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分析学情和教材,有机整合单元教学内容,选定单元的教学主线和教学重难点。恰当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思维可视化工具辅助和优化教学,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产出学习成果,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培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应提升。本文将阐述如何结合学前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中学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促成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还要促使学生的思想进行升华,以及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但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开展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教学活动,不论学生对所讲的内容理不理解,教师还是一味地进行授课,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以达成教学目标为目的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此背景的影响下,便需要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
【摘要】 当今不断提出弘扬文化自信,为了让文化自信走进校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德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应该在传统文化中以民俗礼仪、家训家风、传统节日和历史建筑、传统工艺的提炼下,结合中小学的校本课程、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微课的运用,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中小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小学德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智慧课堂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5-178-01  “互联网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