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的巧结合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uh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研究不停歇的话题。阅读教学占据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但走进课堂,我们发现教师的处理却更多地只是在单一地把课文一字一词读懂,并没有关注到学习语文最终是指向于生活,能正常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最起码满足基本的听说读写。最后学生的每次写作只是在“隔空取物”,生硬、乏味,又不得法。这分明就缺失了我们语文书当中选取了那一篇篇优美的文章的价值了。为此,我们将从如何更好地关联阅读与写作展开探究,最终促进读写融合,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关键词】读背结合 故事介入 日记相辅 开放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069-02
  语文学习,写作是一大难题,但又是一个重点、日常的事情了,撇不下,那做学生的习作指导就十分必要了。针对中高年级阅读与写作在教学中平分秋色,我认为,以课内阅读作为切入口,用好课本中一篇篇的文本,那便是水到渠成之内的事了。
  第一,读背结合,相得益彰
  读,启慧明智。打开网页上搜寻,关于读的好处便一条条地弹出来:“大声朗读,有利于开发右脑,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大声朗渎,能改变孩子的性格”“大声朗读,有利于改变自卑、记忆材料、形成感知能力、提高写作能力……“读的好处多多。那就从读人手,借助课本,指导学生充分地开口读,可以的,一篇篇背诵下来那更是妙处多多。无论哪个年级,很通顺地读,很响亮地读,很流利地背下来,一个人,或俩三个甚至五六个学生一起背,都行,让他们有充分时间地读那些优秀的文本。慢慢地,你便会发现你的学生口头上交流的变化,忽然之间,他们会说像“蒲公英的种子,随着风儿到处生根发芽”,“只要明天是个好晴天,我们必会带上……”“”一句句优美的话语便突然来到了学生们的嘴边、笔下了。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我们的习作要求是写一处景。刚开始学生的思路都打不开。于是,我让他们回到本单元的文本当中,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看别人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介绍的顺序如何,理清楚再仿着说,学生说不了就老师先说,慢慢地僵面打开了,脑子转得快的同学学着说了,到后来其他同学也都慢慢说来了,然后一篇篇好文章便出品了。其实很多学生就是刚开始开头不会写,你帮他理顺了,那他们也就都成小作家了。所以就有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
  特别是中年段三、四年级。从语文课程标准我们看到,三年级开始对篇章教学,所以语文书中选进的文本无论是从文章的结构、文章的脉络,都是十分有针对性的。背了,在习题训练上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忆并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然后在进行习作时适当地勾起学生的那段“记忆”,那对后面的习作教学就是大大的惊喜了。
  第二,抓准时机,故事介入,日记相辅,变“要我学”到“我要学”
  学生一听写作便有无明的压力。但学生自来就对故事有莫名的兴趣。既然如此,故事介入,便能让学生暂且忽略掉习作的压力,愉快写作了。
  一方面,借助精彩的课本进行改编或再创造,或人物角色,或故事结局。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三组课文《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是一组关于童话的文章,这就刚刚好了。我们或故事发展的起因,或故事推进的过程、结局,总是突如其来的发生“意外”,学生突发其想的应对,一个新的故事诞生了,一个人物塑造出来了,他们即时执笔写下自己的一个个突发其想,就在这样的不知不觉中,学生的一篇篇童话故事出现了。这时我们顺势一来,以我们班级为本,设定了一个大背景——森林里,有44个可爱的小动物,他们正跟着斑马老师学知识呢!然后把我们校园生活的每一个小场景中都加入到这个大故事中:那天,正是我们小动物们的大课间时间,猫头鹰、小蚯蚓都在嚷着口渴,斑马老师便偷偷潜回教室,为大家带水去了。因为为迎接大课间比赛,我们的确也都一个下午在操场上暴晒了;课堂上,调皮的大黄蜂闯进了教室,说是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小动物们也收起了要与大黄蜂玩耍的心,安静地听老师讲课……这组课文教学之后,我们分小组对课文片段或同学们的再次创作进行了课本剧的展演,收获甚多。而我们的班级故事集也没停下,每天一写,从刚开始的老师写到举手谁要写,最后到人人轮着写,从刚开始写三句,到最后的写上一大段。今天写了,明天分享,既“放大”表扬写得好的地方,又提出小建议。花了时间,收到成效,这就是成功;既学了知识又学了感恩,既是老师又是“老友”,其乐融融,这也是成功。
  另一方面,坚持做一件事——写日记,并要舍得花点评的时间。三年级教写日记,而开了头,便让他们一直写下去。当时记得刚好讲到《品与社会》当中“观察绿豆的生长过程”的小实验,于是二者合一,边写边点评,有据可依了,他们也好写,有材料写。好,写完这个内容了,接下来怎样呢?给他们立个题目写日记,等再到一定程度了就可以试着让他们自己立题来写。因为你给他们个题目,尽管刚开始说会不知道写什么,这时老师适当地解解题,再来,第二天收上来,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交流、点評,这样学生就更有劲头写了,而且我们还可以与班级的评比结合起来,那学生的劲头就更足了。
  第三,开放思想才能得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只是开放的思想才能最大可能地创造奇迹。孩子的思维力量不是我们能想象的。或许你给他一根棍子,他真的能撬动整个地球。把学习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去掉那陈腔滥调的讲解,让学牛在阅读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有所思考,让他们在思维的碰撞中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正道。所以,在教学中,我更多地只是做一个推动者,或者是“放火“之人,剩下的”疑难杂症“”断壁残垣“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去弄懂。一节充满活力的气息在课堂中流淌。一个词语、一个标点都是他们关注、谈论的话题,我乐见这样的场面。“老师,平常我们都说‘有的……有的……还有的’,为什么这个句子却是‘有的……有的……有的……’?”我们正要求学生再次阅读课文进行查缺补漏,学生的一句话语打破了课堂的宁静。当时的我一下没反应过来,别的同学也没更好的想法,于是冷静下来的我说道:…有的……有的……还有的……’就是这三种情况,而用‘有的……有的……有的……’却让读者有再想的空间,或许除了这三个样子外,还有更多的样子。”或许我当时这样的解释略欠科学,但那位发现的同学却得到了鼓舞,课堂的“眼光独到”屡屡出现,别的同学在他的带动下也积极发言,让课堂更显活力。而有了敢想、敢说,那落笔就会有如滔滔江水,源源不断了。
  当然,处在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懂得了些许,那如何做好后期动力的“源源输入”呢?课外阅读的链接不可缺少。一节课上,不单纯的分析文本了,从一本书、一篇文章带出多篇文章、多本书,拓展了孩子们的课外阅读的量度与深度,最后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而在这种情况下,轻松的环境的创设又是很重要,既要允许每一位学生讲出心中的疑惑、自己的看法、想法,让每一个孩子打破那种教师的权威性,敢向老师质疑、发问,这样才能让每一孩子都能敢于、勇于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做一个有自信的孩子,做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又要在一定时间后组织反思、小结,互评自评,指出更好的学习方法,提出更好的建议,促进学生自觉学习。
  除以上三点,在努力让学生习得更牢固的读写能力时,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小细节上更大效度地加大这个速度与保证这个牢固度:(1)课前一分钟新闻播报与每日阅读是一个十分有效的补充。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分享是孩子们的乐事。课前一分钟新闻播报便能让孩子们的这些需要得到满足;阅读,让人发现到有趣的事情,人便有分享的欲望,你给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来分享,进而让他知道他的发现竟然是大家所喜欢的,他分享的东西竟然是大家第一次听到的,强烈地给了他们再阅读的动力,于是他们再次更有滋味地投入到阅读当中,接着又更开心地站在分享的“舞台”上,如此有益地循环往复了,既提高了阅读的质量,又保证了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这真是一件喜事。(2)诗歌,背,每周由科代表指定两首诗;作,一定的时间一周创作一周交流,不求份份佳作,只求让诗歌浸染每个孩子们那颗希望的心。人的生活怎能缺掉诗歌呢!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有效开展读写结合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19424)】
  【参考文献】
  [1]谭旭东,周思,语文课与儿童读写能力提升[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2]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3]小学语文教学通讯[J],2020.3C.
其他文献
【摘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为目的,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我校通过2019年(学生2363名),《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从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耐力指数、柔韧力量指数和速度灵巧指数中,发现了学生的身体各项体质指标有所下降,特别是心肺肌能、速度力量、耐力素质明显下降趋势。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对这些资料
【摘要】 FPV穿越机集光、电、机械、材料、信息技术等于一体的高新装备,是学校开展STEM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青少年中开设FPV穿越机课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航空航天科技人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初中 FPV 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是当下新课程改革的全新要求。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以有效提升,真正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创造性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9-099-01  前言:现阶
【摘要】我国新课标要求,初中英语学习要转变旧的方式方法,以素质教育代替传统式教学,传统教学中的重知识,轻能力是不能满足英语学习的要求,也无法满足当今的社会要求,所以要求教师转变思想,转变理念,从重知识转变到重能力,这也是多年来英语教学工作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传统的英语学习是机械式的复读学习,毫无模式而言,学生主要是跟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学习方式无法持久,掌握的知识也很快就会被遗忘,而当今社
【摘要】 在我国小学的体育教学课程中,跳绳运动是比较受学生们喜爱的一种运动,跳绳作为一种大众性的运动,简单易学并且不受场地限制,对学生来说,可有效的锻炼身体,提高协调,灵敏等各方面能力。   【关键词】 跳绳能力 提高 小学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107-02  一、提高小学
【摘要】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尤其是在小学这个学生可塑性最好的阶段,良好的阅读教学将会培养起学生科学的阅读习惯和优秀的阅读能力,这将会对学生以后的各方面的学习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对以往阅读教学的分析和研究,结合新课改的理念,探索出一套新的更加高效的阅读教学道路,从而帮助学生在人生起跑线上获得良好的助力,为学生的发展保
【摘要】 在当前的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较为关键的,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做好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小学音乐教学进行渗透,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让学生能够在小学音乐学习中陶冶情操,让学生的心灵和身体能够得到放松。因此在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一下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
【摘要】小学美术新课标强调了要将美术教学融入到生活实践教育中,这种教育观念与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不谋而合。一直以来,美术虽然在小学阶段不是主流学科,但是其对小学生形成正确审美取向、价值观念有着重要影响。如今,不少美术教师开始着眼于生活化教学,思考如何发挥美育的生活实践效果,让学生能够养成发现美、感受美、实践美的好习惯。基于此,笔者将利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打开生活之窗,让学生在美术生活化教学
【摘要】生物科学作为初中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始,培养学生的探索世界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养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初中生物 科学素质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103-01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生物课程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摘要】 思維导图作为一种有效思维工具,在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复习内容多,时间紧的情况下,借助思维导图既能准确、清晰地表达我们的思维,又能组织概念,勾勒知识结构图。本文借一节课堂案例来展示思维导图如何用来提高复习效果。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复习课 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