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加强小学生计算教学,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呢?
  一、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又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关键是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要做到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讲清算理是关键
  新课程标准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得24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三、思维训练是核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呢?
  1.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现在稍为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此必须给学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如在教混合运算74 100÷5×3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让学生说出:这道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可引导学生这样说:这道题有加法、除法和乘法,先算100除以5的商,再乘以3的积,最后求74与积的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2.加强直观,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如:根据0和1在计算中的特征,在掌握简便算法的基础上可进行口算。象240×300 、110×60。又如102与78相乘积是多少?可引导学生探究:102×78=(100 2)×78=7800 156 =7956。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重视估算,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如693扩大8倍大约得多少?693×8应等于5544。要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积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准确判断,693接近700,用700×8等于5600,693小于700,积小于5600是正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四、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根本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其他文献
遥夜沉沉如水.rn这是秦观一首如梦令中的句子.恰是在夜里,开了台灯,淡黄的光欲语还休地柔柔地撒了一地.心尚有些躁,没能从白日的喧嚣烦躁里完全遁出,便只好握了杯热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杂技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形式,就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渐渐成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明朝时候达到杂役艺术的鼎盛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对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具有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我们必须加强作文教学.高水平的作文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去饱览群书,从而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又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方法,必须指导学生紧紧抓住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这也是数学教学中的最重要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0.概述胜利油田井下作业公司在土库曼斯坦施工已多年,随着施工的不断深入,施工难度和要求也愈来愈高,在近年大修和侧钻井的施工中表现尤为明显,同时,由于该区块的采注严重不
期刊
1987年,我听从师长们“先跳出龙门”的劝告,放弃报考普通高中,考进了县城的师范学校.我以及我的很多同学患得患失,觉得人生没有了奔头--毕业后明摆着是当一名小学教师.我尽管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学校提高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更是青年教师能迅速适应高中课堂教学、站稳讲台和适应学校教育发展形势深入探索的核心校本课题。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之关键在于教师通过一定的历史素材,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渗透用多元史观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同时获得知识沐浴下人文素养提升、人格魅力升华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 提升打造有效  初中历史教
在现存的表演艺术中,戏曲构成了其中很关键的艺术方式.与此同时,戏曲表演本身也蕴含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从艺术形象的视角来看,通过运用戏曲表演可以呈现多样化的戏曲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