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阅读素养培养的绘本故事教学案例研究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boy2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素养,阅读素养支撑学生阅读的持续性发展。英语阅读素养由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方面组成,包含文本概念、阅读策略技巧、阅读体验等多个要素。小学英语教师可尝试立足绘本阅读教学,从精选素材到延伸活动,对学生阅读素养培养合理规划,采用呈现书本结构、培养音素意识、巧设任务、分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持续阅读,开展过程性评估和延伸活动,以形成阅读品格。
  关键词 小学英语 绘本故事 阅读能力 阅读品格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英语阅读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因此,引导学生开展英语阅读、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素养成为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王蔷和敖娜仁图雅在“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框架”中提出,阅读素养由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方面组成,阅读能力包括文本概念、解码能力、语言知识、技巧和策略等,阅读品格包括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2]19。以培养英语阅读素养为目标的阅读教学,是一种重在体现“素养”的教学体系,不但重能力,而且重品格[2]22。
  本文以绘本故事“What Did You Get?”为例,探讨教师以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素养为教学目标开展的课堂教学。
  一、精选素材,合理规划阅读素养培养
  (一)分级阅读,循序渐进
  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只有为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才能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所谓“合适”,是指教师所选择的素材既要富有童趣、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又要符合他们的阅读水平。阅读素材難度太大,让小学生难以形成阅读品格,太简单又失去提高阅读能力的作用。分级阅读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它不以学生的年龄或年级作为分级标准,而是根据学生一定范围的阅读水平数值推荐书目[3],这些书目既有趣味性强的故事类绘本,也有科学严谨的社科类绘本。
  本文选取的绘本故事“What Did You Get?”选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一级下),其故事情节是:小猴子告别妈妈去摘水果,一路上他摘了苹果、橙子、香蕉、西瓜、草莓和桃子。但是,每一次他都是丢下手中的水果又去摘其他的。最后,他带回家给妈妈的是路边捡到的一颗小石头。这个故事语言简练,在文本主体部分采用了相同的句型结构,易于被儿童接受,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语感。同时,此绘本所隐含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学生感知文化差异,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积极的阅读体验。
  (二)基于教材,丰富阅读素材
  教材是英语学习的范例,但仅仅依靠教材提高学生阅读素养是不够的,教师需为学生精选与教材融合的阅读素材,为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提供支架式的帮助。选择阅读素材不能脱离教材,它应该是教材的延伸和补充。笔者执教的一年级学生使用广州版英语口语教材,在第二学期第六单元“I Want An Ice-cream”中学习了有关食物的单词,其中有几个是水果单词。绘本“What Did You Get?”集中出现水果名词和描述性形容词,恰好与教材话题匹配,这有利于丰富学生对水果话题的英语表达。
  二、立足绘本阅读教学,提高英语阅读素养
  (一)深入绘本,提高阅读能力
  1.呈现书本结构,建立文本概念。文本概念包括书本、字母单词、标点符号等,学生在阅读前需对单词、句子、段落、篇章、书本建立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绘本故事内容。英语绘本独立成册,包含完整的书本信息,如封面、封底、扉页、绘本故事作者、插图作者等,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阅读体验,有助于学生建构文本概念[2]20。在阅读前,教师可先让学生浏览由绘本封面和封底组成的整幅图(如图1),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图文,了解书本信息,大胆预测绘本内容。
  T: What do you see from the cover?
  S1: The title is “What Did You Get”.
  S2: The writer and painter is Coral Walker.
  T: Yes, and the book is one of the series at Level One.
  S3: The story is about fruits.
  S4: I can see a little monkey.He is puzzled.
  S5: Maybe he can’t eat fruits.
  …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还掌握了书本题目首字母需要大写等知识,以及书本应该包含作者、出版社、出版号等信息,从而建立文本概念,提高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
  2.培养音素意识,提高阅读流畅度。英语是表音文字,由26个字母通过排列组合来表示单词的读音。学生如果掌握了字母和字母组合发音的规则,建立音素意识,就能基本上将所学单词拼读出来。
  绘本“What Did You Get?”的主题是水果,教师针对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形象记忆为主的学习特点,在不同类型的水果图片上标出字母(如图2),让学生运用字音、字形搭配规律解码单词读音。如学生看到字母“p”就知道它在单词中一般发/p/,字母“i”在闭音节发/i/,字母组合“ck”发/k/,学生通过拼读/p/-/i/-/k/,掌握“pick”的读音是/pik/。学生通过小组拼读、单独拼读等多种形式反复练习,达到朗朗上口的程度。学生掌握拼读规律和语言知识,对提升阅读文本的流畅度有一定的帮助。
  3.巧设任务,自主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阅读是一种高级的心智活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觉运用如提取信息、推断关系、思考分析等策略和技巧,达到阅读目的[4]。低年级学生自主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的阅读素养尚未形成,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巧设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阅读素养。   例如,教师出示绘本内页(如图3),先不急于呈现新知,而是提出了两个问题:“What colour are the bananas?”“Can we eat?”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香蕉的颜色、形状,结合生活实际,进而学习和理解单词“ripe”。接着,教师再次设问:“When the little monkey sees the red apples, he picks some.When he sees the nice oranges, he picks some.Now, what will happen?”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觉联系前几页绘本不断重复的句子“The ...are/look ... ”“He picks some”,推断出此页的英语描述是:The bananas are ripe.He picks some.
  又如,教师出示6幅图片(如图4),让学生排列先后顺序。学生认真观察,根据6幅图片含有的元素,找出它们的相同或相异之处,细心思考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把图片正确顺序(ecadbf)排列出来,从而理解了绘本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建立起文本内在的逻辑联系。
  
  以上两个活动都以培养学生阅读素养为目的,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寻找绘本中的显性信息,推测或判断文本大意,理解文本的意思,评论文本的意义,逐步把有意识的任务活动内化为无意识的自主阅读策略和技巧。
  4.合作互动,提升阅读效能。阅读是读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阅读素材中新的信息进行对话交流的思维过程,由此达到读者与作者共情[5]。由于每一个读者的已有信息量不一样,对阅读材料中新信息的敏感度也不一样,因此,对同一篇阅读素材,单纯的个体阅读千差万别。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有显著作用。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但能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交往能力,还能通过交换思想,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从而提升阅读的效能。
  学生4人为一组,在图片和关键词的提示下,每人轮流复述绘本“What Did You Get?”其中的部分内容,直至把故事全部完整复述。小组成员有共同目标,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学优生会主动承担较难的部分进行复述,也会主动帮助学困生掌握复述的要点;学困生在学优生的帮助和鼓励下也会努力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快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依托绘本,形成阅读品格
  1.持续阅读,形成习惯。持续阅读,保有阅读兴趣,是一种重要的阅读素养。在绘本“What Did You Get?”课堂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指读文句、分角色朗读、整篇默读等持续阅读活动,阅读时长占课堂时长55%以上(见表1)。
  指读文句是为了培养低年段学生认读词句,手脑协调,不漏字、不添字的良好习惯;分角色朗读是让学生再现绘本故事人物的表情和感情,以此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诵能力;整篇默读能留给学生集中注意力、独立思考的空间,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必不可少的方式。
  持续阅读能读出英语单词的韵律、英语文句的节奏,能令学生身心愉悦,保持阅读的耐心和兴趣。充足的阅读时长、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能积淀学生英语语感,促进学生英语阅读品格的形成。
  2.过程性评估,促进正向阅读体验。过程性评估着眼于学生的阅读状态,调控学生的阅读情绪,激励学生的阅读意志。在绘本“What Did You Get?”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过程性评价表(见表2)。学生对课堂学习中自己和他人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对阅读的个体感受进行积极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中开放性的内容设置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真实表达的渠道,由此提高了过程性评价的信度。包含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个维度的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阅读观,提高阅读质量和兴趣;良好的阅读体验又继续支撑着学生课后以至日后的持续阅读。
  3.重视延伸活动,延续阅读兴趣。为了避免学生陷入碎片化的学习状态,教师应该重视有质量、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的延伸活动。延伸活动包括课后作业的设计,课后阅读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落实等。绘本“What Did You Get?”阅读课的课后作业是:给父母读出整篇故事内容;与父母一起演一演故事;用英语描述尽量多的水果。教师在同级的绘本中选取相关的内容作为延伸活动,如推荐同为食物话题的绘本“Guess! What Are These?”“Let’s Eat
其他文献
现阶段一些初中历史教师建构的知识体系仍旧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主要表现为对知识的概括不够全面,对深度和外延的挖掘不到位等.文章以《两次工业革命》为例,对如何运用纵横
文章通过对历年选考真题的研究,结合历史学科新课改的相关主旨,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制定出了能够贯彻落实的浙江省选考一轮复习方案,并对教学立意和历史逻辑等顶层设计制定出
摘 要: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要发展学生的这一核心素养,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还要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特点设计探究类作业.本文将探讨设计探究类作业的策略,引发更多的实践探索.本文探讨初中物理探究类作业的目的、设计原则,结合具体的作业案例,提出探究类作业的设计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类作业;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摘 要]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微课及其资源库有助于突破教学瓶颈、提高教学效率,当然也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探讨将微课及其资源库应用于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及作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优化微课及其资源库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微课;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深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本文以“浮力”复习课为例,巧妙地利用三个苹果,将浮力部分的知识点串联.通过深度备课,精选实
摘 要 证据推理是实现从感性到理性提升的重要科学思维过程和方法,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基于证据推理的内涵,深入挖掘并梳理初中化学课程中的“证据推理”相关内容,探索发展学生证据推理素养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核心素养 证据推理 教学策略  著名的化学家傅鹰曾提出:“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1]这说明,实验对于化学学科来说是非常重
物理教学以实验为主,实验的分解与整合是必要的教学策略.然而只分解不整合,教学会偏离核心概念建构与关键能力提升的目标.本文先分析实验整合式教学的重要意义,再介绍物理实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以学习能力的提升为目的,让刚学的和旧有的知识发生碰撞,从而迁移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乡土案例教学策略如下:更新理念,设置提升地理核心素
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落实初中生科学思维培养的侧重点可放在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上.笔者通过分析全国各地区的部分中考试题,在课堂教学中以初中物理实验探究为载
[摘 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顺应了“互联网 ”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呼应了国家关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诉求。文章结合中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的具体实践,探索基于“微课 SPOC”的“互联网 ”混合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微课;SPOC;“互联网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4-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