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律者为俊杰

来源 :青春期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shi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布斯曾说:“自由从自信来,自信从自律来。”这位成功者明确告诉我们:人首先要学会驾驭自己,才能获得自信;有了自信之后,才能获得驾驭万物的自由。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讲究自律的民族。孟子首倡且深得人心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中的一个“善”字,便体现出自律与向善乃是国人最为崇尚的品格。
  泱泱华夏,能自律者自古以来便不乏其人。东汉名臣杨震在任荆州刺史时,曾因王密才俊而举荐他任昌邑县令。后来杨震调任东莱太守,夜宿昌邑,当晚,王密拜谒,为感谢当年的知遇之恩,特“携十斤金奉之”,并以“幕夜无知者”为说辞劝恩人收下。杨震闻后,正色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无知者?”
  读罢这则故事我不由想起了李斯,想起了他文采斐然的《谏逐客书》,也想起了他受腰斩被灭族。李斯缺乏自律,见利忘义,放弃操守,最终让他连“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这样一个寻常百姓皆可享受到的天伦之乐也成了一种难以实现的奢望。可叹李斯满腹的文韬武略只因难以自律而终成浮云,更可叹的是这一沉痛的教训并未被后人所借鉴。远的不谈,就看当今,因未能自律而从青年才俊堕落为贪官污吏的实在不乏其人。
  昔人的“四知”言犹在耳,振聋发聩;今人更应明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时时处处“自律”向善,从而变得“自信”和“自由”。
  但是,世上能拥有绝对的信仰、敬畏心中的道德法则的人少之又少,也鲜有人愿意如古之君子一般“日参省乎己”。所以,在各种诱惑面前,多少人难以自持,以致一步步滑向深渊。而要保持身心的康健,抗拒各种“病毒”的侵袭,就必须让自律与自己相伴,让自律成为我们的良好习惯。
  习惯有着我们难以估量的巨大力量。好的习惯可以将一个平凡的人磨砺成一个巨人,而自律就是这样一个足以成就巨人的好習惯。幼年的鲁迅因上课迟到被先生责骂,他便用小刀在桌子的右上角刻了一个“早”字,并暗暗许诺:以后绝不迟到。此后,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他再未迟到过。而这个“早”字,这种雷厉风行的行事方式,亦慢慢地融入了他的精神和灵魂,砥砺着他在人生路上奋勇前行,进而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先行者。
  自律不光可以让我们修身,还可以让我们深得人心,为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唐代张九龄也说:“不能自律,何以正人?”我们只有严格自律,才能得到他人发自内心地敬重,乐于相处,从而使我们周围活跃着一群积极向上的人。
  一个自律的人会影响一群人,一群自律的人会带动一个社会,全社会的人自律则会造就一个强大无比的民族。所以,自律的人是民族的脊梁,而这千千万万根脊梁铸就了民族的底气和精神!
  能自律者为俊杰!
  [点评]:
  本文以严密的推理和论证,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能自律者为俊杰。作者以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和经典史实为论据,结合实际,正反对比,阐述了自律的意义以及自律的不易。正因为自律不易,所以我们必须从生活细节做起,养成自律的习惯;正因为自律意义重大,我们才必须从我做起,进而影响全社会,打造自律自强的民族精神!
其他文献
Active control of bending waves in a periodic beam by the Timoshenko beam theory is concerned. A discussion about the possible wave solutions for periodic beams
“往年从除夕夜就开始扫炮皮,一扫就是一宿。今年却主要是厨余和生活垃圾,轻松不少。大家新年一出门,看见干净整洁的街道,心里也敞亮!”环卫工人一席话,道出今年不少城市的新風尚。北京新修订的《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第一年实施;天津外环线以内迎来第一个“不闻鞭炮声”的春节;海南发布最严“禁燃令”,各县市落实不力将被问责;刚刚成立不久的雄安新区也实施了严格限制燃放的规定……“狗年的春节静悄悄”,有网友
期刊
【主题导语】  论剑华山书豪气,文坛令誉声隆。今朝含笑永归踪。昔人墨犹在,万古忆音容。 风云叱咤天涯路,金戈风马胸中。江湖恩怨瞬间空。大名留后世,侠义冠西东。  据新华社报道,经金庸身边工作人员确认,著名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昨晚(2018年10月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消息甫传,互联网漫天弥漫的尽是缅怀。不由让人想起金庸给自己的墓志铭:“这里躺着一个人,在20世纪、21世纪,他写过十几部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流行语热起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说出了不少人对诗和远方的憧憬;体内爆发的“洪荒之力”,点燃了不少人挑战自我的“小宇宙”;而“新四大发明”,更是带火了“秒杀”“刷脸”“抢红包”“高铁游”等一批热词……这些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的发展进步,也折射出人们的精神气质。  语言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表达思想的手段,影响着人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六
期刊
4月23日已经过去了,“世界读书日”所唤起的全民阅读热潮,依然令人感动着。“世界读书日”相关活动的初衷,以及这些活动所取得的成效,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过,读书毕竟不是一日之功,更应该是一种恒久的坚持和沉静的坚守。  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静”字。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诗中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里提到的,就是一种远离喧嚣和忍受孤独的读书方式。实际上
期刊
人活在世上需要房子,人死了也需要房子,乡下的要做棺、拱墓,城里的有骨灰盒。其实,人是从泥土里来的,最后又化为泥土,任何形式的房子,生前死后,装什么呢?  有一个字,囚,是人被四周围住了。房子是囚人的,人寻房子,自己把自己囚起来,这有点投案自首。  过去的地主富农,买房买地,现在一般的农民省吃俭用,第一个建设就是盖房,活着没有盖所房子,好像一个总统没有治理好国家一样,很丢人的。时下的房地产很热,大款
期刊
在上周末进行的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活动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别出心裁,分别将多个物理公式和黑洞等天文现象精心艺术化设计后,做成了井盖涂鸦,成了“网红”。在大多数公众觉得可爱、有趣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写:在井盖上涂写公式,纯属作秀,还污染环境、影响市容。理解公式、推崇公式的人应该潜心书斋,穷经皓首。  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配合活动需要涂鸦井盖是否
期刊
亲戚家的小表妹今年毕业,她兴致勃勃地向我讨教写作技巧和方法。我把自己的经验和习惯倾囊相授:每天至少要保证一个小时的阅读,阅读的时候要把案例和理论归类整理……  还没等我说完,她就迫不及待地插话:姐,我又不是外人,忽悠人这套就别给我用了吧,把你压箱底的秘诀拿出来分享一下。我在网上看见过不少写作课程大纲,一个月包会,哪有你说的那么复杂?  我哭笑不得:写作这种持续的输出,一定要建立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
期刊
老谢是我们村子里唯一开杂货铺的人,平常大家伙儿家中缺个啥的,都到他那里去买。老谢人也不小气,盛酒的时候有时会给别人多盛一勺,还会给馋嘴的小孩们分些零嘴。  老谢家的屋子和我们家离得很近,后门只隔着十步远,前门却相隔了大半条街。  小时候家里管得严,不许我吃零食,家里也没有电视机,一回到家便要写作业,写完了作业哪儿也不许去,只能在家里待着。当然,我才不会乖乖就范,不让我吃零食,我偏要吃,不让我看电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