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现状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m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不详,目前认为与上消化道动力功能障碍、内脏感觉过敏关系密切,精神因素和应激因素也与之有关。近年来,有关中医外治法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将近几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的新展作以收集整理。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 外治法 综述
  【中图分类号】 R24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336-0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2006年5月美国胃肠病协会正式发布了罗马Ⅲ诊断标准[1],建议诊断之前症状至少存在6个月并且后3个月符合诊断标准,并将FD分为两种亚型: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中医虽没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名,但FD多可归属于“痞满”、“胃脘痛”、“呕吐”等病。
  针灸治疗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以下是本文对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论著进行检索,选择资料相对完整、全面的文章进行概括和总结。
  1 针灸对FD治疗相关机制的研究
  1.1 关于FD胃动力的研究
  陈建永[2]等将9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与安慰组,各30例。治疗组用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穴治疗,对照组口服普瑞博司,安慰组口服麦滋林-S颗粒,分别对3组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胃电图检测,结果表明针刺能较明显改善FD患者的胃动力。
  1.2 关于内脏敏感性的研究
  姚筱梅等[3]将30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通过观察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机械性胃扩张内脏感觉的影响, 发现针刺能够显著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等容机械性胃扩张的内脏敏感性。
  1.3 关于胃肠激素的研究
  唐胜修[4]等通过探讨针刺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动素和胃电参数的相关性,得出针刺可提高FD患者血浆胃动素值和胃电主功率值,针刺组三型胃电主功率值的变化与血浆胃动素值的变化具有对应性的结论。
  2 针灸治疗FD在临床的应用
  2.1 固定穴位手法治疗FD
  唐胜修[5]选取62例F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治疗组32例,药物对照组30例。针刺组以固定穴方及手法治疗,取双侧足三里、内庭等穴位;药物组患者服用多潘立酮,观察两组疗效,发现针刺能显著提高FD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改善FD患者的正常胃电百分比,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2 两组穴位交替治疗FD
  赵会玲等[6]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两组主穴 (1)中脘、足三里、期门;(2)胃俞、脾俞、肝俞,并随证加减,对照组30例服用多潘立酮。采用症状记分法,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80%(P<0.01)。
  3 针灸在FD动物模型方面的研究
  3.1 关神经递质的研究
  李瑞午等[7]利用大鼠不规则进食的方法造成胃电节律失常的模型,模拟临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情况。通过针刺足三里和胃俞后观察胃肠肌间神经丛NO神经元数量和灰度的变化来研究针刺作用的机理。结果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神经元的密度下降,灰度值上升,而对上段小肠的影响不明显。
  3.2 相关胃肠激素的研究
  方正清等[8]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电针组、中药组及电针加中药组。电针组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穴,均连续7 d;取大鼠血浆、胃窦、空肠及下丘脑组织,检测各组织中MTL的含量,观察各组大鼠胃动素(MTL)水平的变化,发现模型组血浆和胃窦、空肠及下丘脑组织中MTL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各治疗组血浆和胃窦、空肠及下丘脑组织中MTL含量均显著性升高(P<0.01);电针加中药组胃窦组织中MTL含量显著性高于电针组(P<0.01),下丘脑MTL含量显著性高于单用电针组和中药组(均P<0.01)。
  4 总结与评述
  综上所述,针灸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已取得了显著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临床研究大都停留在临床经验总结阶段,缺乏符合随机、对照、双盲等严格科研设计的前瞻性研究,疗效的判定上缺乏统一的标准, 大部分实验采用的研究手段是以物理测量方法测定和计算胃排空率,部分实验涉及胃肠激素和神经递质方面的测定,从现代客观化检测指标探讨中医药治疗FD的作用机理的报道不多;②动物实验方面,对于外治法治疗FD的物质基础方面还有待更深一步探討;③近期疗效报道较多,对远期疗效、复发率及预后的报道较少;对此,今后的研究中应尽可能组织严格、科学的临床实验,增加对针灸以外其他外治法的研究,加强对远期疗效的观察,应用现代检测技术,建立统一的疗效标准,开发合理、实用的动物模型,从激素、神经递质、内脏感觉、中枢神经等方面深入研究中外治法疗FD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Douglas A. Drossman, Guest Editor 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a III process. 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459.
  [2]陈建永,潘锋,徐建军,等.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及胃电图的影响.浙江中医杂志,2006,(7):314
  [3]姚筱梅,姚树坤,张瑞星,等.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内脏敏感性的影响.针刺研究,2006,31(4):228
  [4]唐胜修,梁列新.功能性消化不良针刺分型治疗胃动素和胃电参数的相关性.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85
  [5]唐胜修,徐祖豪,唐萍,等.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对照研究.四川中医,2006,24(4):101
  [6]赵会玲.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陕西中医,2007,28(7):883
  [7]李瑞午,李翠红,郭莹,等. 针刺对大鼠胃肠肌间神经丛NO能神经元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2002,21(4):40
  [8]方正清,张育琴,许冠荪.电针和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素的影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5):379
其他文献
2003年7月4~5日在江淮地区沿梅雨锋有一系列中尺度对流系统相继生成和强烈发展,导致了江淮地区特大暴雨的形成.该研究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这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
利用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异常模式的30a模拟结果,对模式ENSO的变化性及多重时间尺度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建立了一个ENSO循环多重时间尺度过程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相似模型,并提出了ENSO2主周期形成的
本文用WKBJ方法得到了低纬重力惯性波的方程组,讨论了它的发展和传播,并与中纬的重力惯性波作了比较,给出了低纬与中纬环境场对各自的重力惯性波影响的差异。
目的:研究并分析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82例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
The feasibility of the fabrication of coatings for elevated-temperature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by laser cladding MoSi2 powder on steel was investigated. A dens
期刊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急剧涌现,尤其是因药物损害所产生的医疗事故纠纷屡见不鲜,而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2009年12月26日新出台的《侵权责
利用气象铁塔的风、温梯度资料,对陆面上近地层湍流拖曳系数CD和总体输送系数CH的大小和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陆面上较粗糙的地表,CD和CH可以比海面上大一个量级左右。而且存在着明
应用数值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东亚冷涌期间低纬环流和降水的形成。结果表明:低纬积云对流作用加强了东北季风和东北信风,但阻滞了热带辐合带进一步南移,印尼和澳大利亚北部季风降水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江苏省镇江市传染病医院在2014年1月-11月收治的12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单独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健康方式采纳率、相关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配合度(98.7%)、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