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玉米倒伏的原因
拔节期水肥过大,出现过旺生长,植株节间细长,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引起茎秆倒伏;片面追求高密度增产,株行距过小或间苗不充分,引起株间拥挤,节间细长,组织疏松,引起茎倒或茎秆折断;拔节期大量追施氮肥,促使茎秆伸长过快,抗风能力下降引起倒伏;整地质量差,使玉米根系不发达、入土浅、气生根少或不发达等,遇风雨易出现倒伏;抽雄前生长过旺,茎秆组织嫩弱,遇风即出现折断现象;拔节期间或抽雄前病虫危害茎秆引起倒伏。
2.防止玉米倒伏的途径
2.1适当深耕 深耕能促进玉米根系发育,促使根数增加,加深根系入土深度,增加根系支持力度,扩大吸收力,提高抗风能力。
2.2合理密植 生产中一定要按照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一般生产条件下,尽量不要超过品种推荐种植密度的上限。通常紧凑型品种亩留苗4500株左右,平展型品种3500株左右,通过适当密植或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方式可改善植株个体发育。
2.3合理施肥 根据生产潜力和土壤供肥能力,实施氮、磷、钾配方施肥,结合玉米需肥规律,确定适宜的追肥时期和追肥量,以增强茎秆强度,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可有效防止倒伏。
2.4及时中耕培土 玉米中耕培土可使根系发达,特别是拔节期以后的培土,能促进玉米生长出大量的支持根,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2.5肥地蹲苗 对水肥较高田,拔节前采用控制水肥的方法进行蹲苗,促使根系下扎和茎秆健壮。另外,可采用中耕断根和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进行蹲苗,从而有效防止玉米倒伏。但进行蹲苗的地块。一般适合于地力较好、土壤墒情好和作物有旺长趋势的地块,蹲苗时间不宜太长,在拔节之前一定要结束,否则会影响果穗分化。
2.6采用化控技术 种植密度比较大、有倒伏危险的地块,可在拔节以后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来控制株高。一般在玉米5~6片叶时喷洒15%的多效唑1000倍对水,亩用药液50kg,也可在抽雄前喷施玉米壮丰灵,起到防倒伏作用。但在应用化控技术时,一定要根据药剂说明书来严格掌握药剂用量和施用时间,否则也会造成减产。
2.7病虫害防治 应及时做好玉米螟、茎腐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拔节期水肥过大,出现过旺生长,植株节间细长,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引起茎秆倒伏;片面追求高密度增产,株行距过小或间苗不充分,引起株间拥挤,节间细长,组织疏松,引起茎倒或茎秆折断;拔节期大量追施氮肥,促使茎秆伸长过快,抗风能力下降引起倒伏;整地质量差,使玉米根系不发达、入土浅、气生根少或不发达等,遇风雨易出现倒伏;抽雄前生长过旺,茎秆组织嫩弱,遇风即出现折断现象;拔节期间或抽雄前病虫危害茎秆引起倒伏。
2.防止玉米倒伏的途径
2.1适当深耕 深耕能促进玉米根系发育,促使根数增加,加深根系入土深度,增加根系支持力度,扩大吸收力,提高抗风能力。
2.2合理密植 生产中一定要按照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一般生产条件下,尽量不要超过品种推荐种植密度的上限。通常紧凑型品种亩留苗4500株左右,平展型品种3500株左右,通过适当密植或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方式可改善植株个体发育。
2.3合理施肥 根据生产潜力和土壤供肥能力,实施氮、磷、钾配方施肥,结合玉米需肥规律,确定适宜的追肥时期和追肥量,以增强茎秆强度,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可有效防止倒伏。
2.4及时中耕培土 玉米中耕培土可使根系发达,特别是拔节期以后的培土,能促进玉米生长出大量的支持根,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2.5肥地蹲苗 对水肥较高田,拔节前采用控制水肥的方法进行蹲苗,促使根系下扎和茎秆健壮。另外,可采用中耕断根和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进行蹲苗,从而有效防止玉米倒伏。但进行蹲苗的地块。一般适合于地力较好、土壤墒情好和作物有旺长趋势的地块,蹲苗时间不宜太长,在拔节之前一定要结束,否则会影响果穗分化。
2.6采用化控技术 种植密度比较大、有倒伏危险的地块,可在拔节以后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来控制株高。一般在玉米5~6片叶时喷洒15%的多效唑1000倍对水,亩用药液50kg,也可在抽雄前喷施玉米壮丰灵,起到防倒伏作用。但在应用化控技术时,一定要根据药剂说明书来严格掌握药剂用量和施用时间,否则也会造成减产。
2.7病虫害防治 应及时做好玉米螟、茎腐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