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b158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经验,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结合;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并在交流中生成新知识,求得新发展的过程。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如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活动的新模式、新方法,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新关系,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要处理好教师的作用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和协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教师的主导作用,重点体现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目标。在充分了解本班学生认知水平和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营造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主导就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知识的顺利建构,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课堂教学如果过分强调学生的自我建构和能力培养,放任学生无目标、无主题的发散思维,课堂教学管理有可能出现失控,不仅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更难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如何把握好教师的作用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我认为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学大纲,在备课上狠下功夫,科学设计符合教材内容的数学问题作为引例,引入新课。其次,老师应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注重思维的过程性教学,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三,教师应重视知识的运用,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磨炼。课堂教学要在保证完成本课时教学任务,学生有意义构建新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潜移默化地予以培养,切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二、把握好备课预设与课堂教学“生成”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教材及课程标准组织备课活动,备课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重难点,备教学方法,备学法指导,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备作业设计,备课堂组织。备课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合理地创设问题情景,预设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新课程理念倡导“生成”。学生在自主知识建构中,都带着自己的理解、经验和兴趣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背景下进行有意义的知识构建;在课堂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合作中不断有与“预设”不一致的新问题、新思维产生,这就是课堂的“生成 ”。新课程理念提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资源,使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出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民主的,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建构知识。
  “生成 ”是学生思维的“火花”,有价值的“生成”能完善和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预设”;无价值的“生成”不仅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资源,也影响学生的知识建构。因此处理好备课的“预设”与课堂教学“生成”的关系,是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要在备课的“预设”上下功夫,在“预设”中孕育和促进“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捕捉有价值的“生成”,努力使教师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注意知识传授与学生情感激发的关系
  新课堂理念倡导问题式、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等“活动式”教学方法,反对“满堂灌”的传统式教学方法,目的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学生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在辨析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数学的学科特点是严谨和抽象。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有现成的、直观的模型,数学学科对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演绎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没有一定的数学素养,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是难以通过自学掌握好数学学科知识的。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阶段,绝大部分学生是需要在教师引导、剖析、启发、点拨和归纳下才能较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建构起抽象的数学知识结构,以及运用数学知识的思维方法。这说明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知识传授教学是必要的。
  过分强调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不仅耗时,也冲淡了学习任务和主题内容,热热闹闹的课堂活动不等于学生都能有意义地建构知识,因此处理好知识传授与学生情感激发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老师要努力把握好传授教学的“度”,要克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同时要精心设计传授教学的关键之处,讲所当讲,讲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易混处,使传授教学与课堂活动达到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处理好解题技巧与生活经验运用的关系
  数学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中解题教学占据了主导地位。通过大量练习来学习数学,通过大量的模仿性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题方法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和解题技巧,忽略了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应用方法,这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数学作为各学科的基础已是不争的事实,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无不呈现出数学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并已成为人们文化素质最重要因素之一。数学应用教育不仅能开发学生智力和潜能,使学生能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各学科的思维中去,也有调节学生的心理倾向,激发其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追溯知识背景和原则的作用,使其思维发散、张扬个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体现数学的社会价值,使数学服务于社会。
  五、把握好学习过程与提高学习效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改理念三维目标中重要的一维,新课改理念重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力求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让学生体验探索知识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并在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不能过分强调过程,这样容易造成简单问题复杂化,教学重点不突出,教材内容轻重不明显,学生越学越糊涂,越学越懵懂。新课程理念需要的是有意义的知识形成过程,教师要抓住对知识体系有重大影响、对学习方法和探究问题有指导意义的过程,对无意义、多余、学生认知上暂时存在困难的过程应删除或暂时回避。充分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在保证学生有意义建构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着重给同学们介绍中学阶段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五点是个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在近年来新课改教学理念下的一些粗浅体会,不妥之处敬请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作者简介:
  杜同法(1968-),男,汉,工作单位:内乡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职称:中学一级,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数学应用。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这与其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较低的生活质量有关。CKD往往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容易
目的:探索事件相关电位N400在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中的价值,为AD和MCI 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摘 要:与管理学中的激励机制概念略有不同,这里更加关注于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因此,激励目标的实现也主要依靠教学资源的内在支撑。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互动的激励机制,本身就广泛性和艺术性的特点,这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得于充实。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互动;激励机制  本文将就教学互动中的激励机制构建进行讨论,该讨论结果也能为其它学科的教学提供启示。之所以提出该命题,可归因于这样几点考虑:(1)教学互动
摘 要: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传统式与探究式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区别。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关键词:生物实验;传统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比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以实验为载体的探究是生物教学最显著的特征。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生物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方面,起到了非实验教学
摘 要:长期以来,我们任何一位老师都知道阅读理解的重要,但我们很少去探讨什么是阅读理解?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怎样才能使它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与它实际所发挥的作用成正比例变化?如何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阅读训练中获得终生受益的技能,以及促进他们人格的完善?本文就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理性化作探讨。  关键词:阅读 认知 技能 兴趣  长期以来,英语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上,会出现暂时中断的情况,就是教学没有按照备课即预设的流程进行,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中断,教学进程出现停顿。这其中有很多原因,通过对语文课堂上出现中断现象的研究,找到其成因和应对方法,对初中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思维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 中断 原因 对策  一、初中语文课堂中
摘 要:现代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运用于大学课堂上,而英美文学课上多媒体的运用改变了传统单调的教学方法,使课堂面貌焕然一新。本文探讨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从而达到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英美文学课;有效  引言  英美文学课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学生通过文学课的学习,可以了解英美文学史、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