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对慢性骨髓炎患者患肢功能及伤口细菌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1,给予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和观察组(n=31,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植入治疗)。对比两组换药次数、使用抗生素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细菌检出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使用抗生素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有统计学差异(93.55%vs 74.19%P <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踝关节功能评分(Baird-Jackson)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细菌检出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6.45%vs 32.26%P<0.05);两组治疗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不仅能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减少致病菌,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