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样培养2~3岁幼儿良好思维习惯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dan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习惯是孩子迈向成功之路的前提和基础。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将有助于孩子从正确的角度和方面思考问题,有助于孩子能力的锻炼、知识的获取。
  [关键词]思维习惯 家庭教育 习惯养成
  
  良好的习惯是孩子迈向成功之路的前提和基础。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习惯的养成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晓云先生曾经说过:“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迹,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
  基于2~3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家庭教育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幼儿发展良好的思维习惯,让他们学会“爱思维,会思维”。
  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有意识尽早培养幼儿“爱思维”的习惯
  
  很多父母非常注重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但对幼儿思维习惯的训练却不是很重视。习惯在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必须从小开始培养,有意识地加以训练。2~3岁时幼儿的重要转折时期,父母不要因为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成人话语,还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认为孩子太小还不懂得思考的重要性而放弃早期的训练时机。
  转变观念,要求父母能够重视幼儿各种习惯的平行发展,对于思维习惯的养成来说,2~3岁幼儿刚刚萌生思维能力,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让幼儿“爱思维”,培养幼儿思维的兴趣,让幼儿懂得动脑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二、提高自身素质,身教重于言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影响极大。因此,父母自身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未来。英国著名教育学家约翰
其他文献
[摘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修正,更需要具有高层次知识素养的教师,需要综合素质好的教师,需要前沿信息较丰富的教师,需要实践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因此,探讨多元化的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应是多样和有成效的。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实践教学 能力培养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这是教育界的共识。面向新世纪、面向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
[摘要] 独立学院在建校之初由于自身资金的限制,在实习基地的投入上严重不足,甚至没有独立的实验室。要改变这种现状,独立学院必须增加实验课时,建立配套的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独立学院可在各董事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和实验室,也可以和附近其他高校共建、共享实验室,使学生的实习、实训、实践更加贴近实际,体现办学特色。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实习基地 实验室建设  独立学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德育教育,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班主任,更是肩负班级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班主任如何利用课堂对学生做好德育教育,笔者从班主任开展主题教育课的必要性、如何开展主题教育课两方面阐述。  德育教育 主题教育课 班主任 学生  素质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其主渠道是课
摘要:“真实、质朴、和谐”的原生态课堂是自然生成的,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美。从音乐课堂要真不要假、音乐课堂应实不应虚、音乐课堂宜简不宜繁三个方面,对音乐“原生态”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 “原生态” 真实 质朴 纯净 自然  “原生态”,一种新生的文化名词,最近广泛地流传于各种媒体之间。人们对原生态非常喜爱,原因就在于她的真实与质朴、纯净与自然。那么,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呢?当我们静下
Abstract: There is a na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language. Language reflects how the people of a nation form the unique way of life and the way of thinking. Therefore, English teaching ne
[摘要]针对目前中职学生思想行为的现状与问题,探讨如何通过《Photoshop》学科的教学特点寓德育于教学中,使学生学到知识和本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正确思想和科学理论的熏陶,获得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中等职业人才。  [关键词]《Photoshop》教学 中职学生 德育    教書育人,在教书中育人,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责任,是教师职业本能的体现。教书先育人,若管教不管导,教书不育人,则严重
[摘要]一直以来,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在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但此方面的探索仍局限于教育体系内部,对于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的培养较少涉及开发。本文以政府—高校模式为例,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论证了“社会导师制”这一社会参与大学生培养的新模式是“多赢”的;并在此基础上,对“选、配、育、带、评、改”等环节进行了细致思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项目运作方案。  [关键词]社会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出现了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的情况。在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不少“空巢”家庭和“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也显得较为普遍。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是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主要结合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教育的特点,以亳州地区农村中学辍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家庭、学校及辍学学生本人的走访调查
[摘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独立、自主和谐互助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平衡的追求体味学习的快乐,从中获得一种从事创造性劳动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感来扩大学习的自主性,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出强大的激情。  [关键词]高中美术 新课标 新方法    美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通过美术教育去营造一个适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摘要]如何在大学教育阶段进一步实践好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育人理念?浙江大学外语学院通过家长委员会平台整合家庭、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本文以浙江大学外语学院的实践为例,分析大学教育中家委会的定位和作用,探讨家委会发挥作用的机制建设,并提出一些思考。本文的实践和思考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家长委员会 大学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