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废水回用为目的,采用自制的荷正电复合纳滤膜处理褐藻酸钠生产废水,对影响纳滤过程的因素,如操作压力、料液流速、膜的清洗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该纳滤膜对废水中的总溶解
【机 构】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废水回用为目的,采用自制的荷正电复合纳滤膜处理褐藻酸钠生产废水,对影响纳滤过程的因素,如操作压力、料液流速、膜的清洗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该纳滤膜对废水中的总溶解性固体、盐度、硬度、CODC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废水经纳滤处理后,出水的CODCr为21.4mg/L,去除率为93.0%;对硬度的去除率为88.3%,能很好实现废水的软化和有机物的去除,出水可回用于生产工艺。
其他文献
系统研究了稀土ErCrO3铬氧化物的结构与磁特性,结果表明,室温下实验样品ErCrO3呈正交的单相结构(Pbnm群);从热磁曲线M-T结合不同温度下的磁滞回线结果发现,在T〉133K的高温区体
随着汽车电子的飞速发展,对其应用的嵌入式系统性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从现行汽车网络设计现状看,CAN现场总线多会被引入其中,其能够满足节点实时通信的要求。本文将围绕这种CAN
从政策分析的角度看,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高等教育模式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精英型走向大众型时期;管理体制改革新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与深化改革时期;面向21世
以氢氧化钡、氢氧化锶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低温煅烧(300~500℃)法合成了钛酸锶钡(BST)纳米粒子。用XRD、SEM、TEM和IR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用TG—DTA对前驱物的热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变形是绘画艺术中一种常用的造型手法。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变形手法在绘画艺术中的应用,以期能理解和把握艺术作品“似与不似之间”的妙韵,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满足人们广泛
γ-苄基-L-谷氨酸-N-羧酸酐(Bz—L—Glu-NCA)在二烯丙基胺的引发作用下进行阴离子开环聚舍得到端烯丙基-聚谷氨酸苄酯(A-PBLG)。通过红外、氢谱、GPC等手段对A-PBLG进行了表征,结
以不同粒度SiCp和电解铜粉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SiCp增强Cu基复合材料。研究了SiCp和基体铜粉粒度的变化对材料拉伸性能和断裂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体铜粉粒度为
抽象艺术作为西方现代主义的产物,一些中国艺术家在对抽象艺术的实践中存在诸多概念与观念误区.文章通过对其现象与原因的阐释,提出解决这种争论的关键是建立适合中国本土的
研究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借鉴过往,把握未来。在评述本书以前,我想到了另一部史学著作——《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