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灵动起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刚开学的时候,我在课堂上询问学生对语文课有什么要求。学生回答说:“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只有不无聊就行了。”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而且应该说在各门学科中,语文的人文性相对而言比较强,但在许多学生心目中语文科目竟然和无聊两个联系在一起,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在教学过程中,常规、单调、固定的语文教学模式,讲讲、读读、背背,完全以应试为目的,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缺乏动力,因此教学效率低。要想扭转这种局面,结合课堂具体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情境是个好办法。
  情境教学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概念——情境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是人为创设的教育环境、人际环境、活动环境、校园环境,渗透着教育者的意图,富有教育内涵、美感的充满智慧和乐趣的空间。
  
  一、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的有些情境是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的。例如我们给学生讲短语语法知识,语法知识可以说是枯燥的,但在课前设计时,可以把书中的一些课文的标题全都选取过来,设计这样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用课文的标题让学生作短语分析,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趣盎然,而且会让他们产生一种相互间的竞争,他们会为又分析出一个文章题目的标题而感到自豪,内心也会感到满足。又如在讲课文《我的五样》时,我们可设计让学生也选择他们生命中重要的五样,让他们和作家毕淑敏一样,一样一样地删,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同步的情感体验,这样在理解文章的时候,学生就能感同身受。
  
  二、根据课堂情况随机设计教学情境,增强学生自身体验
  
  但是,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整个教学过程并不会全如我们所预设的那样,一点都没有偏差地进行下去。学生的个体是有差异的,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对事物的体验都是不一样的,课堂上有很多的不定因素。针对情境教学设计,我们应把课堂的这些不定因素转化为情境教学的一个契机,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临时设计一定的情境,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临时创设能够增强对文章内容理解的情境,使学生像演员一样进入自己的角色去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如在教授《劝学》这篇文章时,学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时,学生对“跬”和“步”的意义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表演何为“跬”何为“步”,这样既形象又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对这两字的理解自然就没有那么难了。
  又如在分析试卷的时候,阅读理解中有这样一篇文章《带着村庄上路》,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永远是村庄的累赘。”要你如何理解“累赘”这个词。这时我们就可以临时设计情境,进行情感的迁移,让学生感受同类的情感体会“累赘”这个词的意义。可以这样问学生:“当你说你是父母的累赘这句话的时候,你是怎样的情感?说明你父母对你如何?”学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文中的情感,问题迎刃而解。
  
  三、创设情境要以学生为本,以学习内容为纲
  
  课堂情境绝非仅仅是为了博得学生的掌声、笑声,它旨在追求知识与情感两者结合的美妙境界,使知识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制胜的力量,从而唤起学生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究未来的热情,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有很多时候,我们在设计教学情境的时候有很多不恰当的地方,往往把情境设计当成一件很漂亮的外衣,不是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就是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完全脱离,仅仅是为了情境而情境。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而非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要以学生为本,以学习内容为纲。创设一个情境,要使得这个情境成为问题的发生地、问题解决的支撑点,而不能让情境来支配左右教学。
  如《十八岁和其他》这篇文章是父母写给孩子的一封信,在设计情景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父母看文章,然后也给孩子写一封信,与孩子作情感交流的情景,还可以设计成孩子模拟大人的口吻,让学生也来写一封给十八岁的孩子的信的情境。这第二种情境设计就是一个失败的情境设计。十六七岁的孩子没有那种阅历,自然就无法写出真实的情感体验,写的东西自然就是编造一下,应付一下老师罢了。创设情境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为情境而情境,不盲目而一味地追求情境。
  情境设计要以感性为情境,以理性为导向。
  
  参考文献:
  [1]亓学荣.语文学习情境的创设.现代教学,2006.5.10.
  [2]中学语文,2005,(9).
  [3]中学语文教学,2006,(1).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对《爱玛》两个中译本中部分译文的比较分析入手,就异化和归化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问题进行了阐述,强调了在文学翻译中应该慎重对待文化因素,避免造成文化误读。  关键词: 小说《爱玛》中译本 翻译方法 异化法 归化法    一、前言  异化(foreignizing)和归化(domesticating)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于1995年第一次在其The Translator’s I
摘 要: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艾利斯·沃克的短篇小说集《爱情与困惑:黑人妇女的故事》中的一篇。从表面看,该小说没有直接涉及黑人白人冲突问题,男人女人问题,只是通过两床被子展示了家庭内部的琐碎争论。但是通过深层阅读,不难发现关于两条被子的争论事关几个人物角色的身份认同,以及如何对待黑人文化遗产的问题。通过对比《外婆的日用家当》中家庭人物的性格和观点,艾丽丝·沃克展现了理解当代生活
摘 要: 在高考评卷场上看到的作文语言表达大多不丰富。因此如何加强写作教学中语言的文学素养,是中学语文教学永恒的话题。作者认为加强写作教学中语言的文学素养离不开读与写。  关键词: 写作教学 加强文学素养 多读 多写    作文一直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在高考评卷场上看到的作文语言表达大多不丰富。因此如何加强写作教学中语言的文学素养,是中学语文教学永恒的话题。我认为
摘 要: 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强大动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就思想、课堂及课外活动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重点说明了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最主要的场所,详细提出了通过多条途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
一  新时期思想品德教学生动活泼,很多教师能够摆脱旧模式,运用新方法,这是可喜的。但在探索改革思路与实际教学时,往往一些老师虽然能运用新形式和方法,但不能正确把握好度,使有些课的教法陷入了新的误区,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警惕,走出误区,提高实效。  (一)走出只注重课堂活动形式而忽略教材实用价值的误区。确实有不少老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一改过去只是强迫学生掌握具体知识、严格要求学生背熟、记牢有关概念的
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实验是薄弱的一个环节,很重要的原因是物理实验器材的不完善。  尽管农村初中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目前农村初中物理实验设施状况不容乐观:一是实验器材、设备短缺。很多农村学校的仪器配置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三类标准,不能开齐所有的初中物理实验,师生想做实验做不了。二是实验器材陈旧,老化严重。很多器
摘 要: 小学英语教育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然而目前的小学英语教育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首先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予以解析,其次对小学英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就出现的这些问题分别给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小学教育 英语教育 兴趣教学    1.小学英语教育的任务解析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
在真核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只有占基因组DNA总量的10%-15%具有为氨基酸编码的功能,而其余的DNA序列没有编码功能。这些DNA包括基因之间的间隔区和内含子,中度重复序列和没有表型效应的转座子,高度重复序列,特别是占总DNA 1%-3%的卫星DNA。而且有些DNA序列都是非转录的,它们既不为氨基酸编码,又不能转录成RNA。这样人们就无法用已知基因的功能来解释真核基因组如此之大的DNA含量,这称
摘 要: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就要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只有按照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才能提高成绩。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有没有最好的学习方法,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 学习方法 事理 适合    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当前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学习,想方设法提高学习成绩。当然,每一位同学都希望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成绩,至少在老师和家长面前很有面子。那么如何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一、前言  随着人们对发展智能的日益重视,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提问成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并非所有的提问都具有实用性,某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还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提问中出现的问题  (一)提问浮于表面而不重视引导  学生时常听到老师提问,受到老师指点,才能在不知不觉之中学会遇到书籍文篇知道如何下手,才能知道它的意思,而得其中的要领。一位老师在讲授《音乐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