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与疾病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12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有着高度发达的中枢神经系统及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情绪在人类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主导作用,而且,大脑皮层对情绪活动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即受意识的控制。
  专家认为,人的大脑机能是心理活动及内脏的生理与病理活动的指挥棒。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会出现不同的生理、生化反应。如精神愉快,血流中便增加一种有利于健康的化学物质。相反,悲伤、忧郁、焦虑不安,尤其情绪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会严重地干扰人体各器官功能,引起新陈代谢失调,生理活动紊乱,甚至罹患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糖尿病及癌症等病的发生,心理因素在所致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物遗传与代谢倾向、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但精神紧张或情绪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原因。各种引起精神紧张的情绪因素,特别是愤怒、恐惧、焦虑,均可使血压升高。强烈的精神刺激,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可使心跳加快,外周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长期忧心忡忡、焦虑抑郁,神经血管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胆固醇和脂质易于血管壁上积聚,而形成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并且在情绪激动时,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塞。
  此外,在心理和情绪作用下,心脏代偿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急性心衰。血小板的黏滞性升高,从血小板释放出血栓烷增多,形成微血栓导致心肌梗塞。
  溃疡病情绪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当情绪激动时,胃的紧张性和运动都将减弱。有人把胃肠称为“情绪器官”。如“垂涎三尺”、“望梅止渴”等都说明了消化液分泌具有“心理性”的例子。
  精神因素致病应激学说认为,沮丧、紧张、恐惧、暴怒等强烈的精神刺激,通过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通路分泌出较多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使胃酸分泌增加,胃液的酸性增强,从而引起溃疡病,或抑制溃疡面的愈合,加重溃疡病的病情,甚至出现溃疡急性穿孔、出血。
  糖尿病在情绪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中,包括垂体前叶激素释放增多,胰岛素分泌减少,这是引起糖尿病的生理生化基础。
  情绪紧张状态时,血液中糖的浓度升高(所谓情绪性高血糖),并可引起糖尿。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血糖的途径是交感系统通过肝神经直接兴奋肝细胞,并通过内脏神经——肾上腺髓质的途径,而发生高血糖效应。如果情绪紧张持久,机体在调节高血糖的过程中,由胰岛制造更多的胰岛素以应需要,最后终于使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因工作过度而衰竭,逐渐趋于退化,从而形成永久性糖尿病。
  癌 症大量的临床证明,人的个性特征和情绪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英国医生调查了250例癌症患者,发现其中有156人在患病前有过重大精神打击。其机理研究认为,重大的精神刺激,会使已经变弱的免疫系统更加削弱,防御机能降低,因而容易致癌。动物实验发现,处于紧张状态的动物,白细胞减少,胸腺、脾、淋巴结的重量减轻。
  祖国医学关于心理与疾病的关系,远在两千多年前就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深刻的认识。强调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致病的重要因素。认为人的情绪波动过于激烈或持续长久,可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或者使正气耗损而易受外部所侵。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并认为在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伤心,心为五脏六腑的主宰,心藏神,心伤则引起其它脏腑功能失调。
  我们认识了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就要注意培养乐观的情绪,充分发挥内在的积极因素,去预防和战胜疾病。
  〖编辑:安然〗
其他文献
绿色生活理念的提出,在带动绿色消费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经过一段时间,我国的环保产
生态批评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显学,它基于生态思想的基本原则,即整体的、和谐的、多样化的、相互依存的原则,重新评价和判断文学作品,旨在弘扬那些关爱自然,崇
实验室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场所,但许多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笔者从如何充分利用物理实验资源,开展学校科技活动,使学生对科技感兴趣与乐学、体会探究与合作、挫折与失败、创新与成
春节来临,万家团聚.每当此时,人们都希望全家人能够喜气洋洋、快快乐乐地放松、休闲几天,同时也尽享天伦之乐.可是,总有若干人因不注意节日期间的保健而导致身心疾病.在节日
期刊
目的:分析高龄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流产原因.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62例高龄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
摘 要: 思维导图是一种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动模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具有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生物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是现阶段教学创新性的举措。思维导图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连续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思维导图 高中生物教学 应用  1.引言  高中生物课程大纲对衡量生物教学的效果提出了两个判断
芳香开窍制剂,尤其是麝香类制剂影响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的通透性、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和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等多项功能,在临床
作为第三产业,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生产要素,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改善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优化
目的:探讨分析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该院82例胎膜早破产妇,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给予观察组产妇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给予对照
新课改要求物理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物理实验、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物理实验情景和生活情景的设置和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