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素养视角下中英高中物理教材的分析与比较

来源 :物理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llyyi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是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英高中物理教材中技术素养内容的数量分布及呈现形式进行了分析与定量统计,比较了中英高中物理教材中技术素养的体现特点及其异同.然后结合英国高中物理教材对技术素养体现的可借鉴之处,提出我国高中物理教材编写应增加技术素养内容的数量,适当提高正文、实验和习题中技术素养内容的分布比重,注重技术教育内容的整体编排,增加技术与社会方面的课题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探索基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物理规律课教学,以“交变电流”教学为例,通过学生对发电机的模型建构,并进一步采用降维、逻辑推理、理论与实验契合等科学方法对模型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审辨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即以物理课程作为培养资源,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提出核心问题”、“实验探究,构建物理概念”、“善于解释,形成物理观念”3个环节建构物理概念,形成初步的物理观念.
尤金·维格纳(Eugene P.Wigner,以下简称维格纳)是20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但他的名字在学术圈外却鲜为人知.本文从维格纳物理学研究的一个方面出发,通过对其家庭背景、求学经历、科研道路上的挑战与机遇等的介绍,展现了他发现对称性原理在量子力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将群论严格应用到量子力学的历程,并分析了其内在及客观动力.
物理情境是实现高考评价体系中“四层”“四翼”考察内容和要求的载体,对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具有关鍵作用.本文通过移动分压和限流接法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并非由暗到亮均匀的变化,由此给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的学习探索问题情境,再利用DIS将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变化通过图像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进而突破滑动变阻器的选取这一教学难点.